《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08 07:08
本文关键词:《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苑珠林》一百卷,初唐释道世撰。 《法苑珠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该书以类相从,辑录了 大量佛典的内容,尤其是《感应缘》部分,徵引了多则杂史稗史,笔记小说以 及时人讲述的有关故事,,阐明佛家的罪福因果关系,以弘扬佛法,这些故 事,涉及到佛教传人中国后的诸多方面。本文即以此类材料为主,重点考 察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观念在民间的流传状况。 一是观音信仰问题。观音信仰是两晋南北朝时流传于民间比较典型 的佛教观念。信观音可以给世人带来诸如不怕水火、免刑狱、祛病、延年益 寿、赐子等诸多实际益处。观音信仰的流行和当时净土信仰的盛行、佛家 宣称观音拥有无边法力、其信仰方式简便易行等因素密切相关。尤为重要 的是信观音每每灵验,一些偶然性的自然因素及人为作用、佛教徒及文人 学士们的编造、信仰宗教痴迷时产生的幻觉、崇信宗教给信徒以信心等因 素,是导致信奉观音之所以灵验的原因。 二是佛家的因果报应说与生死轮回观。崇信观音可以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种种困厄,而轮回之说则让世人死后无后顾之忧。通过托生可以使早 夭儿女再生,可以改变自己前生的性别等。由于众生处于轮回往复之中, 因而亦可能托生为畜生、饿鬼,信佛之人死后则可以再生为人,甚至升天。 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托生之说可以满足一部分急欲改变自己生 存境遇的庶族们愿望。托生之说在上层社会中亦有一定影响,一些达官显 贵,甚至皇帝,也可由托生而来。灵魂不灭的观念、通过托生可以改变自己 命运、关心死后之事等因素是人们得以接受生死轮回之说的重要原因。 三是泰山府君与佛家地狱。自汉代以来,地府之主是泰山府君。到两 晋南北朝时期,泰山府君的地位受到了佛家的挑战。泰山府君的衙署开始 一l 一 ”迁到地狱中,泰山府君及其属吏用佛家的善恶是非标准来审判地狱之鬼。 有时阎罗王直接出面处理地狱之中有关事宜。在佛教势力渗人泰山府君 领地的同时,中国民众也按自己的观念来重构地狱,两者互相作用,互相影 响。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走向民间是多种历史因素作用的结果。初传人 中土的印度佛教所宣传的因果报应说是来世的说教,和国人重视现世的观 念相冲突。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佛徒在因果报应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报 说,这样就为人们尘世和来世的各种问题的圆满解决提供了良方,因而获 得了务实民众的信奉。佛家所建立的一套以地狱为中心的惩恶扬善体系,。 不仅较之泰山府君的作法相对公平,更有一定的宽容性和威慑性,易为一 般的民众所接受。另外,佛家有满足社会中各阶层所需要的东西。尤其是 针对下层民众,推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同时又比较实惠的信仰,使得一般 的民众也信得起。再有,当时战乱的影响、最高统治者的扶植、一批游方僧 人的存在等因素也是促使佛教为当时下层民众所接受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通过对上述佛教传播过程中某些具体问题的考察,从而加深对佛教的 中国化以及与古代民间信仰的关系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观音 民间信仰 生死轮回 泰山府君 佛家地狱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关键词>4-5
- <英文摘要>5
- <英文关键词>5-7
- 引 言7-8
- 上篇 道世与《法苑珠林》8-13
- 下篇 《法苑珠林》所见两晋南北朝佛教在民间的传播13-34
- 一 观音信仰13-22
- 二 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22-27
- 三 泰山府君与佛家地狱27-34
- 结 论34-37
- 致 谢37-38
- <引文>3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娜;;《法苑珠林·感应缘》所涉及到的鬼的主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敏;唐代封禅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丽娜;《法苑珠林·感应缘》中的鬼[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金东;论阎罗形象的本土化历程[D];扬州大学;2010年
4 倪峗岳;从《法苑珠林》佛教传道故事看佛教对“地方”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秋尧;《法苑珠林》“感应缘”涉梦故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31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