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甘肃省泾川县佛教石窟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07:08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泾川县佛教石窟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宗教问题由来已久,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在21世纪亟待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区域之一,宗教在人们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除了伊斯兰教,佛教依然是西北地区教徒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深的宗教。佛教石窟艺术在我国历史上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流行起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容不仅寄寓表现了一定的时代与民族精神,更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内涵的体现,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文化象征。泾川历史悠久,佛教文化艺术资源尤为得天独厚,以现今掌握的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对泾川县的佛教石窟艺术研究略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泾川经济、政治、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石窟寺大多地处偏僻,所以学界长期以来对其缺乏关注,且研究重心主要侧重于石窟寺的造像研究之上,对石窟寺相关的历史背景、相关群体以及佛教发展情况则少有涉及。笔者认为,石窟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文化信仰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因此本文不仅对当地的佛教石窟寺形制、造像内容、艺术风格及地域特色等多个方面做了考察与研究,深度发掘了其历史背景,研究历史时期佛教石窟寺在泾川的分布及变迁规律,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全面认识当今泾川县宗教问题的由来、丰富泾川县的地方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研究的深入,并且在我国艺术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全国范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泾川 佛教 石窟艺术 遗产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9.29;J19
【目录】:
  • 内容摘要8-9
  • ABSTRACT9-10
  • 1 绪论10-17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10-11
  • 1.2 学术史回顾11-14
  • 1.3 本文研究内容14-15
  • 1.4 研究理论、方法及创新点15-17
  • 2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17-21
  • 2.1 泾川县概况与历史沿革17-18
  • 2.2 佛教与泾川的历史渊源18-21
  • 3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研究21-40
  • 3.1 泾川佛教石窟开凿背景及分布规律21-28
  • 3.1.1 丝路开拓、佛教传入与泾川佛教石窟21-24
  • 3.1.2 泾川佛教石窟分布及规律24-26
  • 3.1.3 泾川百里石窟长廊26-28
  • 3.2 王母宫石窟寺28-34
  • 3.2.1 概况28-29
  • 3.2.2 石窟的形制及造像内容、结构布局29-33
  • 3.2.3 造像的艺术风格、思想及地域特色33-34
  • 3.3 南石窟寺34-40
  • 3.3.1 概况34-36
  • 3.3.2 石窟形制及造像内容、结构布局36-37
  • 3.3.3 造像的艺术风格、思想及地域特色37-39
  • 3.3.4 弥足珍贵的南石窟寺之碑39-40
  • 4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价值与保护40-48
  • 4.1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价值40-43
  • 4.1.1 艺术价值40-41
  • 4.1.2 文化价值41-42
  • 4.1.3 历史考古价值42
  • 4.1.4 经济价值42-43
  • 4.2 泾川佛教石窟艺术的保护43-48
  • 4.2.1 对保护理念的认知43-44
  • 4.2.2 石窟寺环境的保护44-45
  • 4.2.3 石窟寺艺术的保护措施45-48
  • 结语48-49
  • 图版49-56
  • 参考文献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和公开发表论文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佛教石窟寺与陵藏[J];法音;2006年01期

2 宿白;;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J];文物;2010年08期

3 张甜颖;;浅析我国南北佛教石窟的差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4 彭华士;;谈佛教石窟寺摄影[J];华夏考古;1990年02期

5 纳光舜;中国佛教石窟艺术[J];中国宗教;1996年03期

6 周建江;佛教石窟分布的汉文化因素[J];江海学刊;2000年06期

7 项一峰;试论天水与四川佛教石窟之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2年02期

8 李光明;;北魏佛教石窟中的飞天艺术[J];佛教文化;2008年02期

9 王红娟;;陕北佛教石窟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佛学研究;2011年00期

10 吕荔;;中国佛教石窟与西方基督教堂装饰艺术的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仲高;;龟兹文化的研究视域[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欣华;陕西甘泉发现唐宋佛教石窟[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记者 程伟邋通讯员 吴生斌 薛亮;甘泉新发现唐宋时期佛教石窟[N];陕西日报;2008年

3 张一方;中国十大佛教石窟[N];云南政协报;2001年

4 纳光舜;绚烂多姿的佛教石窟艺术[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马世长;吐鲁番的佛教石窟[N];新疆日报(汉);2003年

6 黄里;保护长城,还有很多的事要做[N];四川日报;2006年

7 胡同庆;亦尊亦卑说龙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胡同庆;藻井龙与皇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9 本报记者 刘修兵;201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记者 杨雪梅;2010 六大发现 考古丰年[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o矍,

本文编号:437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37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