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信仰与社区融入
本文关键词:宗族、信仰与社区融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督徒家族在该研究中指家族90%以上人口都信仰基督新教,且是四代以上的信徒世家。基督徒家族与非基督徒村民(文中指崇拜祖先和民间神明的村民群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特殊的信仰文化和行为禁忌。这些禁忌文化往往与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存在明显不同和直接对立。作为家族宗教信仰,基督教义已融入他们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这个群体外在显性的文化特征。在同宗血缘背景下,基督徒家族与非基督徒村民这两个不同信仰群体的交往、融入以及共同生活社区的建构,成为一个可关注的问题。论文以闽南地区顶坛蓝姓畲族村的基督徒家族及其与非基督徒村民的社会关系与交往互动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做了探讨。该研究在实地调查取得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等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考察了顶坛蓝姓畲族村同宗不同信仰群体的社会关系与互动情况。通过调研,真实展现该村落民众的信仰情况,即非基督徒畲民的盘瓠图腾信仰、民间神明信仰,基督徒家族的基督教信仰等。研究这两个不同信仰群体的宗教文化和行为禁忌,对比建国前后基督徒家族与非基督徒村民间的“非正式”冲突和当下的和谐相处,通过详细阐述与分析,提出该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在这些看似不可协调的信仰文化张力下,非基督徒村民能如此接纳和认可本地的基督徒家族?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跨越了信仰文化的障碍,彼此接纳认同?通过研究分析,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宗教信仰的世俗化,基督徒家族的精英化,基督“圣爱”的实践以及宗族血缘情感的认同等等,共同构成了当地不同信仰群体的认同机制。研究发现,在以同宗族、共同血缘为基础的生活社区里,宗教信仰并不是最根本的显性差异。虽然宗教信仰特定的行为禁忌使得本地基督徒家族在宗族性社区生活融入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距离感,然而不同信仰文化的群体在日常接触和互动过程中恰好维持并清晰界定了彼此可以共同遵守的“边界”,从而和谐相处。从个案角度来看,该研究存有一定的局限,但对进一步研究同宗不同信仰群体的社会互动不无启发。
【关键词】:畲族 闽南 基督教 宗族性社区 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7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绪论11-21
- 第一章 闽南顶坛畲族村基本情况21-29
- 第一节 地理概况21-24
- 一、乡镇概况21-22
- 二、村落的行政沿革和族源人口22-23
- 三、顶坛畲族村族群信仰23-24
- 第二节 同宗不同信仰群体的经济状况24-26
- 一、村落的经济结构和收入情况24-25
- 二、不同信仰群体的经济结构和收入水平25-26
- 第三节 少数民族身份的认定26-29
- 第二章 顶坛村非基督徒畲民的信仰情况29-45
- 第一节 盘瓠图腾信仰29-31
- 一、盘瓠传说的来源29-30
- 二、盘瓠图腾的信仰活动与禁忌30-31
- 第二节“事死如事生”的祖先崇拜31-36
- 一、“事死如事生”的敬祖行为31-35
- 二、祖先崇拜中的禁忌文化35-36
- 第三节 多元化的神明信仰36-44
- 一、村落的神明和宫庙36-40
- 二、神明崇拜的日常表达40-43
- 三、神明崇拜中的禁忌文化43-44
- 第四节 鬼神信仰影响下的村民文化44-45
- 第三章 顶坛村的基督教和基督徒家族45-59
- 第一节 基督教在漳浦的传播历程与适应45-46
- 第二节 基督福音进入顶坛村46-47
- 第三节 顶坛畲族村的基督徒家族47-51
- 一、蓝氏A家族的概况和信仰传承48-49
- 二、蓝氏B家族的概况和信仰传承49-50
- 三、蓝氏C基督徒家族的概况50-51
- 四、其他的信徒家族51
- 第四节 基督徒家族的信仰文化与禁忌51-59
- 一、基督徒家族的信仰文化52-55
- 二、基督徒家族的信仰禁忌55-59
- 第四章 不同信仰群体的融合:从“非正面”冲突到和谐共处59-75
- 第一节 90年代以前的“非正面冲突”与调适59-65
- 一、因信仰活动产生的冲突59-60
- 二、因“份子钱”产生的冲突60-62
- 三、因信仰禁忌产生的冲突62-64
- 四、因信仰偏见产生的冲突64-65
- 第二节 90年代至今:和谐与调试65-75
- 一、歧视和偏见的消失65-69
- 二、信仰与世俗在日常中的和解69-75
- 第五章 和谐背后的认同机制75-87
- 第一节 社会环境的变迁:信仰自由的国家政策75-76
-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世俗化76-80
- 一、民间信仰的世俗化77-78
- 二、基督信仰的本土化78-80
- 第三节 信徒家族的精英化和“圣”爱实践80-83
- 一、信徒家族的精英化80-82
- 二、基督“圣”爱的实践82-83
- 第四节 血缘亲情的认同83-87
- 一、共同的历史记忆83-84
- 二、共同的血缘和祖先84-85
- 三、宗教信仰认同与宗族血缘认同的和解85-87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87-91
- 第一节 血缘与信仰孰先孰后抑或二者兼具87-88
- 第二节 尚存在的问题88-89
- 第三节 “田野”与“书本”的距离89-91
- 参考文献91-95
- 致谢95-9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97-98
- 附件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秉方;;论民间信仰的和谐因素[J];中国宗教;2010年02期
2 吴秋林;;中国土地信仰的文化人类学研究[J];宗教学研究;2013年03期
3 黄盛华;从哲学层面看信仰文化[J];长白学刊;1990年06期
4 逯慧敏;唐明丽;;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证明[J];神州;2012年23期
5 颜亚玉;闽南三平祖师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演变[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3期
6 孙衍峰;越南人的城隍信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林继富;论西藏的天神信仰[J];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03期
8 袁书琪,郑耀星,陈维平,林芳;论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对促进祖国统一的作用[J];亚太经济;2003年03期
9 余美珠;闽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特征及开发对策[J];亚太经济;2003年03期
10 施云南;略论黎族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意义及其功能[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文;宋丹;;转型期民间信仰的和谐功用探究[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2 张祝平;;民间信仰:当下状态与应然路径[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麻健敏;;试论福建畲族民间信仰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4 张祝平;;正名与正行:民间信仰的社会控制及策略选择[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国宏;;从泉州民间信仰文化回传现象看闽台民族文化认同[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赣丽;;民间信仰在民众生活中的多种功能[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8 蔡惠茹;;闽台民间信仰交流现状分析——以漳州为个案[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林冿章;;_灹腤看松山Z阶嫘叛鑫幕奶貫轠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10 连心豪;;闽台民间信仰及其旅游[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论民间信仰的文化力[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萧放;当民间信仰成为一种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民间信仰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选择[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主持人:本报记者 林文君;民族民间信仰文化与“文化强国”战略的融合之路[N];贵州民族报;201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副所长 金泽;民间信仰在不断加减变化[N];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正名与正行:民间信仰的社会控制及策略选择[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岭南民间信仰文化需要重新被审视[N];南方日报;2012年
8 早报记者 田波澜;“信仰不可相混,却必须对话沟通”[N];东方早报;2012年
9 卓新平;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N];文汇报;2012年
10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叶涛;民间信仰与客家民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安静;布朗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阙祥才;农村民间信仰的知识社会学考察[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华忠;善的支撑[D];吉林大学;2012年
4 陈晨;岭南黄大仙信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王晶;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汝宾;民间信仰与村落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黄悦波;论耶和华信仰与古代以色列律法传统的形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白玛措;莲花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宪爱;唐宋之际敦煌作灶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明占秀;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桌桌神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韩沁雯;闽南挡境信仰对外出务工青年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4 朱琪;湖北省农村地区宗教信仰文化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丁丽娟;闽北练夫人信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蒋驰;福州九案泰山信仰及其祭祀空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凤娇;清代以来东天山地区汉族民间信仰变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娜米亚;京肯信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凤勤;浙南插花娘信仰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10 马向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陇南西和县汉族家神信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宗族、信仰与社区融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9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