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8 06:09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创世神话是讲述天地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中国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的创世神话。本论文着重研究中国创世神话早期与晚期的形态,揭示创世神话形态发展的内驱力,论证创世神话由原生态发展到再生态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系统神话,以此来否定中国神话贫乏论者所谓的中国神话零碎、残缺、不成系统的观点。 要研究创世神话,首先必须厘清众说纷纭的神话概念。本论文从民间信仰视角界定神话概念,认为神话主要产生于人类童年时代,即原始社会,部分产生于文明时代,是人类从神灵信仰出发,借助于原始思维,以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出的超自然神灵的幻想故事。本论文从考辨神话与民间信仰对象、观念、仪式、传承之间的关系入手,对所提出的神话概念进行了论证。本论文在考辨神话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创世神话的原生形态与再生形态。中国创世神话的原生形态主要产生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晚期至整个新石器时期。原生态创世神话情节单一,篇幅短小,往往只解释单一的事物的起源。中国原生态创世神话包含了最基本的创世方式,主要有五种类型:(1)自然形成型。自然形成型创世神话产生于早期人类的自然崇拜,此类创世神话将天地万物的形成与人类的起源当作自然演化或自然孕育的结果,包括自然演化、自然孕育、自然生人等类别。(2)化生型。化生型创世神话是讲述天地万物与人类由巨人或巨兽的身体各部分所化的故事,主要包括巨人化生与巨兽化生两大类。(3)制造型。制造型创世神话讲述创世大神制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故事,包括一神制造,男女神制造、众神制造等类别。(4)女子生人型。女子生人型创世神话讲述的是女子无需受孕而直接怀孕生子的故事。在女子生人神话中,没有对女子怀孕原因的解释,这是因为,在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时代,人们常常直接观察到女子生人现象,只会将女子生人与相关的器官如母腹、生殖器等联系起来,而不会去追寻女子怀孕生子的原因。(5)婚配型。婚配型创世神话讲述男女婚配或人与动植物婚配生人的故事。婚配型创世神话是在人类对于男女交配或雌雄动物交配繁殖新生命有了朦胧的认识之后才产生的。人们将婚媾或交配看成是人类诞生或人类再生的必要行为,并对其加以崇拜,从而产生了婚配型创世神话。主要有人兽婚、母子婚、兄妹婚等类别。中国再生态创世神话主要产生于文明时代早期,是原生态创世神话的再创造形式,或表现为对某种原生态创世神话主体的引申,或表现为多种原生态创世神话的组合。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混合型。混合型再生态创世神话是由多种原生态创世神话及其相关结构组合而成,为了故事情节结构安排的需要,参与组合的各种原生态创世神话往往会有情节上的某些减省和变形,但是各种原生态创世神话在新组合的故事中仍保留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并且仍显示出各自创世的基本方式。(2)化合型。化合型再生态创世神话是由多种原生态创世神话化合而成,参与组合的各种原生态创世神话在新的组合中已不再具有独立结构单元,而是成为新故事的构成要素,甚至已经不再保留其原生态的创世方式。(3)混合化合型。混合化合型是混合型与化合型相结合的形式,即在一种再生态创世神话中,既有对原生态创世神话的混合式组合,也有对原生态创世神话的化合式组合。(4)箭垛型。箭垛型再生态创世神话是指以原生态创世神话中的某个创世大神为基础,不断累积添加创世业绩甚至英雄业绩而形成的多个相对独立的神话。 中国原生态与再生态创世神话蕴含了多种二元对立深层心理结构,包括:(1)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结构:(2)生与死二元对立结构;(3)乱伦与禁忌二元对立结构;(4)阴阳二元对立结构。这些心理结构是推动中国创世神话由原生态发展为再生态的内在动力。 中国创世神话由原生态向再生态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系统创世神话的形成。中国系统创世神话主要有两种类型:(1)复合型系统创世神话。复合型系统创世神话是由多种原生态创世神话聚合而成,它往往既囊括了多种原生态创世神话的类型,吸纳了多种创世方式,又囊括了创世的多种内容,比如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起源、人类与氏族的起源、人类的再生、生产生活中的发明等,形成一个保罗万象的建构。(2)系列型系统创世神话。系列型系统创世神话是由多个彼此相关联的创世神话组合成的神话群,包括一种原生态创世神话和由这种原生态创世神话引申出的多个再生态创世神话。系列型系统创世神话中各个神话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的递进关系,并由一条贯穿线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贯穿线或为创世之物,或为创世之神与人。如女娲系列创世神话,即以女娲作为各个相关神话的贯穿线;水生系列创世神话,则由象征生命的水及水的变形物作为贯穿线。 中国系统创世神话的形成是中国创世神话成熟的标志,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系统创世神话一般由多个单一的创世神话组成。系统创世神话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有它的前文本,系统创世神话是各种创世神话的集大成之作,它不仅汇集了所有的创世题材,而且融合了所有的创世方式。(2)系统创世神话结构完整,篇幅较长,尤其是史诗形式的系统创世神话,篇幅更长。系统创世神话一般由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万物的形成及发明等创世的基本内容所组成,展现了一个完整世界的创造,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结构。系统创世神话曲折反映了人类由洪荒时代到耕种、纺织文明时代的漫长的历程,气象恢宏,结构庞大。(3)中国系统创世神话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创世神话群的形式。创世神话群包含多个神话,其中的每一个神话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神话都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创世故事,同时它们又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创世神话群中的每一个神话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来展开叙述。这种神话群的形式在世界上极为少见,它体现了中国系统创世神话所独具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创世神话 原生形态 再生形态 二元对立结构 系统创世神话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32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17
  • 引言17-33
  •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17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7-31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7-27
  • (二) 国内研究现状27-31
  • 三、选题意义31-33
  • (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31-32
  • (二) 选题的实际意义32-33
  • 第一章 神话与创世神话33-51
  • 第一节 狭义与广义神话概念33-36
  • 一、狭义与广义神话概念的提出33-34
  • 二、狭义与广义神话概念的局限性34-36
  • 第二节 神话与民间信仰36-46
  • 一、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观念与神话的深层内核36-40
  • 二、民间信仰仪式与神话的重要内容40-42
  • 三、民间信仰活动与神话的传承42-46
  • 第三节 创世神话与形态46-51
  • 一、创世神话的基本内容47-48
  • (一) 天地形成47
  • (二) 人类的起源47
  • (三) 日月星辰的起源47-48
  • (四) 万物的起源48
  • (五) 文化发明48
  • 二、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的形成48-51
  • 第二章 原生态创世神话51-80
  • 第一节 自然形成型51-63
  • 一、自然演化52-53
  • 二、自然生人53-63
  • 第二节 化生型63-65
  • 一、人体化生63-64
  • 二、兽体化生64-65
  • 第三节 制造型65-72
  • 一、女神制造65-69
  • 二、男女神制造69-71
  • 三、众神制造71-72
  • 第四节 女子生人型72-73
  • 第五节 婚配型73-78
  • 一、人兽婚73-74
  • 二、兄妹婚74-78
  • 小结78-80
  • 第三章 再生态创世神话80-98
  • 第一节 混合型80-82
  • 第二节 化合型82-90
  • 第三节 混合化合型90-94
  • 第四节 箭垛型94-98
  • 第四章 原生态与再生态创世神话的深层结构98-127
  • 第一节 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结构98-100
  • 第二节 生与死二元对立结构100-108
  • 第三节 乱伦与禁忌二元对立结构108-114
  • 第四节 阴阳二元对立结构114-120
  • 第五节 中国创世神话形态发展与二元对立结构120-127
  • 第五章 创世神话形态与系统创世神话127-155
  • 第一节 复合型系统创世神话127-141
  • 一、散文类复合型系统创世神话127-131
  • 二、韵文类复合型系统创世神话131-138
  • 三、天地开辟138-139
  • 四、日月起源139
  • 五、人类起源139-140
  • 六、洪水与人类再生140
  • 七、万物起源140
  • 八、文化发明140-141
  • 第二节 系列型系统创世神话141-153
  • 一、原生态水生型创世神话141-143
  • 二、再生态水生创世神话之一143-147
  • 三、再生态水生型创世神话之二147-149
  • 四、再生态水生型创世神话之三149-153
  • 第三节 系统创世神话的特点153-155
  • 一、整合性153
  • 二、完整性153-154
  • 三、隐形性154-155
  • 中外文参考文献155-156
  • 中文参考文献156-167
  • 科研成果目录167-168
  • 后记1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安;;中国神话与两河流域神话的文化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贺菁;吴妍;;创世神话的生态思想解读与生态价值传承[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段君;齐昕;;浅谈中西月亮神话[J];海外英语;2011年07期

4 李泽琴;;永是神圣——论我国古代神话在文本中的神圣性建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潘其旭;;壮族布洛陀神话破除中国无创世体系神话的旧说[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6 刘心恬;;盖娅的崛起与盘古的觉醒——论中西创世神话的生态维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鄂崇荣;;昆仑与世界的对话——“昆仑神话与世界创世神话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8 王倩;;神圣的图像——神话图像结构性意义阐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邢植朝;;对高山族、黎族民间口头文学及人文价值的认识[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潘瑶;;中西方古典神话故事原型比较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柏松;;中国水生型创世神话流变系统论[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王小健;;有关远古女神崇拜的几种解释[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3 尹俊敏;;汉画《羿射十日》的艺术渊源及其寓意初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卢敏飞;;同饮一江水,都是岭南人——从布洛陀神话看毛南族族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5 张荷群;;浅析《司岗里》的文化意蕴[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晓龙;;如何认识四季星空[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普珍;;彝族葫芦民俗与三观求解[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8 巫锡成;匡邦郁;刘集生;匡海鸥;陈玉慈;;古今人类对蜜蜂的自然崇拜[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汪宁生;;佤族“司岗里”神话和沧源崖画[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桂秋;;麽渌甲新论[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大学教授 杨择令 郑州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孙志英;创世神话与奉献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石晶;解读佳能“神话故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3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叶舒宪;中国文化再认识:从解读神话编码开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王光明;神话故事包含特殊历史文化[N];深圳商报;2010年

5 李鹤;米尼克·希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创世神话与起源神话[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中央民族大学 爱达敏;创世神话:中华民族同源共祖的明证[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李红进;盖罐戏说神话故事[N];中国商报;2003年

8 中共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穆仁先;周口——中国“神话之都”[N];周口日报;2006年

9 冯飞勇;魅力来宾崛起广西[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安商;汉墓现地震痕迹:真有过“陷巢州”?[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炳僖;韩国神话历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汪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方芳;台湾海峡两岸射日神话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振伟;丝绸之路神话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李滟波;中国创世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元旦;藏族神话与《格萨尔》史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殷书林;论路易斯·格吕克对古典神话的颠覆性改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金菊;中日创世神话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存生;云南少数民族创世神话思维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钟向亮;走进民族意识的深处[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郭芬;中国上古民族复生神话中龟、蛇意象探究[D];云南大学;2010年

5 郑向荣;基于Hofstede文化价值观维度的中西创世神话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吴晓东;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卜会玲;神话中的蛇意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培俊;《穆天子传》中的神话及其特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陈鹏;李白诗赋与神话[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金五魁;中国文学中理想乐园混沌性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92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8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