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基督教活动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6:16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基督教活动行为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 农民 基督教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农村社会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也出现了内部的结构裂变,出现了阶层分化,人际关系、道德伦理、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冲击,加之农村社会原有的痼疾,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迫切需要一个平静快乐的精神家园。而这时,本土化后的基督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民间信仰逐渐复苏。笔者不是基督教信徒,本文不是宣传基督教的文章,但也并非是一味地去批判基督教的作品。笔者只是选取了一个自然村,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农民参与基督教活动这个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基督教信仰,另一方面思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强大话语下,政府该如何平等地与基督教进行竞争,创建沟通农民心灵秩序和农村社会秩序之间的一个稳定桥梁,引导基督教信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笔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在调查地点C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在调查中,笔者结合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收集资料。其中问卷调查71份,访谈30人。作为一项专题性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基督教在C村传播的情况以及农民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二,在社会转型加速期背景下,农民参与基督教活动的宏观社会原因、中观家庭原因和微观个人原因;第三,在农村社会,农民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主要途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第四,农民参与基督教活动对个人、社会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最后,笔者提出三个问题,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基督教展开博弈,积极承担起广大农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责任,构建有利于现代农民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关键词】:社会转型 农村社会 农民 基督教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10
  • 1.2 文献综述10-11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11-16
  • 1.3.1 论基础11-16
  • 1.3.2 研究内容16
  • 1.4 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16-20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概念界定17-20
  • 第2章 溧水C村基督教活动的基本概况20-26
  • 2.1 基督教的传播20-21
  • 2.2 基督教在溧水C村的发展现状21-26
  • 2.2.1 C村基督教活动的内容21-23
  • 2.2.2 C村基督教活动的特点23-24
  • 2.2.3 参与基督教活动的C村居民的基本情况24-26
  • 第3章 农村居民参与基督教活动的原因分析26-36
  • 3.1 宏观系统——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社会变迁所产生的诉求27-32
  • 3.1.1 城乡之间和农村社会内部贫富差距的拉大造成了农民的心理落差27-28
  • 3.1.2 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落后导致农民心灵空虚28-29
  • 3.1.3 "去集体化"所导致的功利性需求和心理需求29-30
  • 3.1.4 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功能的消解导致农民归属感缺失30-32
  • 3.2 中观系统——社会转型背景下家庭变迁所产生的诉求32-34
  • 3.2.1 家庭结构核心化、碎片化导致家庭观念淡化32-33
  • 3.2.2 "空巢化"导致农村家庭养老情感功能的弱化33-34
  • 3.3 微观系统——世俗化功利性需求34-36
  • 3.3.1 出于祛病、消灾的目的34-35
  • 3.3.2 出于祈福、保平安的目的35-36
  • 第4章 农村居民参与基督教活动的途径分析36-39
  • 4.1 血缘关系36-37
  • 4.2 地缘关系37-38
  • 4.3 本章小结38-39
  • 第5章 农村居民参与基督教活动的功能分析39-45
  • 5.1 正面功能39-43
  • 5.1.1 心理调适功能39-40
  • 5.1.2 个体再社会化功能40-41
  • 5.1.3 社会互动功能41-42
  • 5.1.4 道德教化和社会控制功能42-43
  • 5.1.5 文化传播功能43
  • 5.1.6 政治功能43
  • 5.2 负面功能43-45
  • 5.2.1 易形成宿命论思想43-44
  • 5.2.2 易形成保守主义价值观44
  • 5.2.3 易产生迷信依赖44-45
  • 第6章 结语45-49
  • 6.1 小结45-47
  • 6.1.1 关于"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问题45-46
  • 6.1.2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46-47
  • 6.1.3 关于教会管理的问题47
  • 6.2 文章的不足之处47-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陈占江;;“基督下乡”的实践逻辑——基于皖北C村的田野调查[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3 廖洪兰;廖高平;;试论农村阶层分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J];时代教育;2006年12期

4 苏祥;;中国农民基督教徒信教原因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5 温钦虎;从近代教案看基督教和中国社会习俗的冲突[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6 傅国钧;基督教发展问题的典型调查与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杨宏山;皖东农村“基督教热”调查与思考[J];江淮论坛;1994年04期

8 侯松涛;洪向华;;关于北方农村基督教信仰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山东省T县为个案[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3期

9 杨红;我国宗教热潮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南都学坛;2001年01期

10 席升阳,马凌,宋清华,陈学智;河南农村宗教活动对基层政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699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99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