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淮河流域佛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3:46
本文关键词:南北朝淮河流域佛教研究
【摘要】:淮河流域在南北朝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地处南北政权地域上的交接地带,因而成为战争最经常的发生地之一,持久的战乱使得其地的社会动荡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为我们研究战乱与佛教发展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本文主要分三个层次来考察南北朝淮河流域的佛教。首先通过对佛寺、佛像、摩崖等佛教要素的分布,佛教义学发展所达到的高度以及佛教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等的考察,力图对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的分布与传播形成一个总体性的认识;其次通过南北朝淮河流域与其它地区在佛教上的交流以及其地佛教与隋唐佛教关系的考察,来认识南北朝淮河流域的佛教在中国佛教史上所占据的地位及其影响;最后通过对僧人从事方技以及与参与战争等本身不具宗教性色彩的社会活动的一些个案考察,来丰富对南北朝淮河流域僧人乃至佛教的认识。 通过三个层次的考察,我们发现,南北朝时期淮河流域佛教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和高度,但与更发达的地方比较起来却呈现出明显的流动性与过渡性。这说明战乱一方面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大环境,但另一方面在佛教具体传播与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却更多的是阻碍与破坏作用。
【关键词】:南北朝 淮河流域 佛教 战乱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49.2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Abstract5-6
- 绪论6-12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6-7
- 二 研究现状及学术史回顾7-9
- 三 本文写作的相关概念及所遵循的原则说明9-12
- 第一章 南北朝淮河流域佛教发展概况12-47
- 第一节 佛寺、佛像、佛塔及摩崖等佛教要素的建造与分布12-30
- 一 佛寺的建造与分布12-18
- 二 佛像、佛塔的建造与分布18-27
- 三 山东邹县境内的南北朝佛教摩崖27-30
- 第二节 佛教义学的发展概况30-39
- 一 佛经的翻译31-32
- 二 僧尼的讲、诵经及佛学论著32-39
- 第三节 佛教与社会各阶层的关系39-47
- 一 帝王与南北朝淮河流域的佛教39-41
- 二 官僚士大夫与淮河流域的佛教41-44
- 三 普通民众的群体性佛教活动44-47
- 第二章 南北朝淮河流域佛教的地位及其影响47-64
- 第一节 南北朝淮河流域与南北方佛教的交流——以高僧的活动为视角47-58
- 第二节 南北朝淮河流域佛教对隋唐佛教的影响58-64
- 一 律学研习的影响58-59
- 二 “成实学”研习的影响59-60
- 三 “毗昙学”研习的影响60-61
- 四 涅i醚а邢暗挠跋,
本文编号:84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4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