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志性在宗教与哲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发布时间:2017-09-23 23:03

  本文关键词:志性在宗教与哲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更多相关文章: 宗教 哲学 志性 信仰 终极关切


【摘要】:对于宗教由来的经验主义解释未必确当,认为哲学仅为爱智慧之学也不免偏颇。二者都致力于表达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切,是志性心灵能力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在宽泛意义上说人人都有宗教情结或哲学情怀,只是其表现形式和深入程度等存在差别。宗教与哲学同属信仰领域,力图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超越局部而把握整体,超越现实而指向未来,奠定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石。不过宗教较多诉诸情感与想像,偏重于传达出世之思;哲学则较多诉诸理性和逻辑,通常兼顾彼岸与此岸、认识与实践的平衡。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可能逐渐以哲学代替宗教。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美学研究所;
【关键词】宗教 哲学 志性 信仰 终极关切
【分类号】:B91
【正文快照】: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有句名言:“人应该或者是有信仰的,或者是在探索信仰的,否则他就是个空虚的人(或译为“行尸走肉”——引者)。”[1]的确,信仰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石,让人的生活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并可能提供不竭的动力;如果没有它,就会造成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类创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宁湘;宗教本质新探[J];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2 裴振威;;蒂里希“终极关切”思想的内在逻辑[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周文彬;;略论心理本体论自由[J];江苏社联通讯;1989年03期

4 倪南;;宗教:有限与无限、神圣与世俗及其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郭淑新;;敬畏伦理初探[J];哲学动态;2007年09期

6 雒少锋;;终极关切:存在论对爱的诠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闫孟伟;终极关切:宗教与哲学的不同解答[J];南开学报;2002年03期

8 裴振威;;蒂里希“终极关切”思想的内在逻辑[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戴月华;;试论哲学的功能特性及其发生形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10 李丽琴;;宋代经学诠释与朱熹对儒学终极关切的构建[J];孔子研究;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瞿剑;死亡不属于孩子[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吉晓庆;人的完整的存在[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程朦;从彼岸到此岸[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显敏;启蒙与宗教启蒙[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07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907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7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