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纳米材料的被动调Q固体激光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金纳米材料的被动调Q固体激光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被动调Q 金纳米棒 金纳米三角片 双波长激光器
【摘要】:在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的形势下,短脉冲激光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波长的激光具有不同的应用。1.06 μm激光常用于美容手术和材料加工;1.1 μm激光可用作倍频产生555 nm黄绿光;1.3 μm波段激光正好处于光纤的低损耗和低色散波段,因此可用作光纤通信里的光源。激光行业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对增益介质和饱和吸收体等器件的研究。金纳米材料是最近才引起关注的新型饱和吸收体,它的光学性质与它的结构尺寸有关,尤其是金纳米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位置和它的长径比大小有关,随着长径比变大,它的吸收峰能从可见光开始红移,最远可达到近红外波段。因此研究金纳米材料这种吸收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饱和吸收体,对工作在不同波段的激光器都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重点是不同波段的固体激光器使用金纳米材料饱和吸收体调Q的运转特性。论文中使用了两种增益介质:Nd:YAG和Nd:GYSGG,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光学特性。实验中以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使用Nd:YAG晶体实现了 1.06μm、1.1 μm和1.3 μm三种波段的激光器,并且1.3 μm激光器工作在双波长,所以文中还研究了双波长激光器运转的条件。使用Nd:GYSGG产生了 1.06 μm附近的双波长激光输出。然后使用金纳米材料饱和吸收体分别对这几种波段的激光器调Q,研究了它们的平均功率、脉宽和重复频率等特性。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了短脉冲激光器在最近几年的发展状况,讨论了金纳米材料的优点。对几种传统的饱和吸收体(Cr:YAG,SESAM)和几种新型饱和吸收体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材料做了介绍,然后又对金纳米材料最新的研究情况和它在激光器中的应用做了介绍。2.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Nd:YAG激光器中使用金纳米棒实现了脉冲运转的Nd:YAG 1064 nm激光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01.3 mW,最短脉宽为223ns,是目前使用金纳米棒饱和吸收体调Q的激光器所产生的最短脉冲。首次使用金纳米棒饱和吸收体对双波长1059/1062 nm Nd:GYSGG激光器调Q。获得了最短516 ns的脉冲,重复频率为110 kHz,平均功率为49.5 mW。3.通过对谐振腔输出镜的设计实现了 Nd:YAG 1112nm激光器的运转,研究了它在不同输出镜下的功率特性。然后使用金纳米棒对它调Q,分别产生了最短504 ns、120 kHz、1.5 μJ和619 ns、200 kHz、1.18 μJ的脉冲。4.本论文首次使用吸收峰在1280 nm的金纳米棒饱和吸收体对1319/1338 nm双波长激光器调Q,研究了双波长激光的运转条件。获得了最短404 ns的脉冲,重复频率为150 kHz,平均功率为147 mW。5.本论文首次研究了金纳米三角片在激光器中的调Q特性。论文中金纳米三角片的吸收峰在1.1μm左右,将其作为饱和吸收体放入1064 nm Nd:YAG激光器和1059/1062 nmNd:GYSGG激光器中,分别得到了最短275 ns、220 kHz、171 mW和374 ns、250 kHz、75 mW的脉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2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仕国,施冬梅,邓辉;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2 刘冰,任兰亭;21世纪材料发展的方向—纳米材料[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易楠;台湾纳米材料的研究与发展[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1年02期
4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6期
5 李瑶;纳米材料的特性、应用及制备[J];山西科技;2001年04期
6 ;纳米材料系列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汪焕林,王建宁,张军;纳米材料的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华宝;纳米材料的用途[J];青海科技;2002年01期
9 周小菊,张嫦,刘东,李永康,吴莉莉;纳米材料的性质及应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方静华,胡永茂,李茂琼,陈秀华,项金钟,吴兴惠;纳米材料的新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58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5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