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习见凋落物分解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本文关键词:潮间带习见凋落物分解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摘要】:潮间带较高的生产力源于其较高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速率,凋落物作为连接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的重要媒介,在维持潮间带高生产力、物质循环与能量输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海水中凋落物分解过程的研究却极其匮乏。本文以潮间带海水中几种常见海源性凋落物(海藻、海草)、陆源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以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其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相对物质组成等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类凋落物分解行为不同,分解描述指标因种类而差异显著;有别于陆地生态系统中传统的负指数模型,海水中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模型倾向于线性模型;水体pH与DO等参数呈明显的阶段性,即分解过程中存在耗氧期与复氧期;水体CDOM与DOC浓度变化过程可视为溶释扩散与微生物代谢的动态平衡过程;分解过程中,营养盐在水体与凋落物之间的迁移通量与时间、种类以及营养盐赋存形态等有关,微生物代谢需求与机械扩散及吸附造成了其冗杂性,有待通过同位素标志进一步精确辨析。2)不同的分解描述指标对混合效应的响应不同。混合效应提高了凋落物中蛋白成分的相对含量,加快了水体pH和DO的恢复速率,影响了营养盐的迁移转化状态。3)分解初期,对凋落物密度反应不敏感,生态效应主要受微生物主导;分解后期,随着微生物的增殖,凋落物密度对分解过程中生态效应的控制作用加强。4)石药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有机物含量、Rp值、pH和DO的变化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高温的影响出现在溶释阶段,溶释过程在水体积聚CDOM 和 DOC。5)凋落物质量损失不受光照的影响,但光降解有效改变了凋落物的物质结构,加速了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光照对水体中CDOM和DOC浓度具有双重阈值作用;光照可通过影响水体微生物及微藻活性改变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水体理化性质。6)10 μg/ml的磺胺嘧啶、氧氟沙星,壬基酚对海水中石莼分解的影响表现出等同效应;分解后期,磺胺嘧啶、氧氟沙星,壬基酚均加速了凋落物质量损失,降低了水体DOC与CDOM浓度。7)次级凋落物对于分解过程中营养盐迁移通量有重要作用,所占比例最高可达80-100%;次级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盐迁移通量对凋落物种类差异的依赖程度减弱。潮间带海水中凋落物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极其重要而目前相关研究极度匮乏,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潮间带生态系统内部营养盐再生等机制的明确,受损潮间带治理、修复和重建等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安,邹碧,丁永祯,曹裕松;森林凋落物分解重要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4年06期
2 宋新章;江洪;张慧玲;余树全;周国模;马元丹;Scott X. Chang;;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年09期
3 王相娥;薛立;谢腾芳;;凋落物分解研究综述[J];土壤通报;2009年06期
4 曲浩;赵学勇;赵哈林;王少昆;;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年08期
5 许湘琴;林植华;陈慧丽;;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生物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1年06期
6 莫江明,孔国辉,Sandra BROWN,方运霆,张佑昌;鼎湖山马尾松林凋落物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1年06期
7 胡亚林,汪思龙,黄宇,于小军;凋落物化学组成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8 田茂洁;川中人工纯柏林凋落物分解动态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年10期
9 汪思龙,黄志群,王清奎,于小军;凋落物的树种多样性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J];生态学报;2005年03期
10 郭忠玲;郑金萍;马元丹;李庆康;于贵瑞;韩士杰;范春楠;刘万德;;长白山各植被带主要树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及模型模拟的试验研究[J];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如琼;;红树林凋落物过程与营养物质形式[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8 野生动物、湿地与自然保护区论文集[C];2009年
2 王斌;杨校生;;不同气候区4种典型地带性植被凋落物比较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蒋云峰;殷秀琴;王富斌;李晓强;;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混合凋落物对分解速率及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周海超;;秋茄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称单宁的转化及其对N循环的影响[A];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于淑玲;;腐生真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凋落物分解作用的研究[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林波;刘庆;吴彦;庞学勇;何海;;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7 宋博;殷秀琴;;红松阔叶混交林凋落物-土壤动物-土壤系统中Ca、Mg、Fe动态分异及土壤动物的作用[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8 梁晓兰;王进闯;王彦杰;李伟;张林;潘开文;;花椒的化感作用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A];中国第六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厚;三江平原湿地植物立枯分解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王振海;长白山针叶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动物在凋落物分解和元素释放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吕瑞恒;抚育间伐对针叶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王从彦;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凋落物分解的驱动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艳红;巨桉—台湾桤木混合凋落物分解特征及其土壤动物群落动态[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陈晓;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下真菌植被及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宫诗玮;松嫩草原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生物活性对增温和氮沉降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娟;宝天曼森林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呼吸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9 王晖;南亚热带四种人工林土壤碳固持及其主要相关过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10 张佳蕊;长江口典型淡水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及其对周边河口、海洋的有机碳贡献[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小刚;缙云山三种蕨类植物凋落叶分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毋洁;光辐射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余琴;青藏高原高寒沼泽化草甸不同微生境和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4 吴亚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凋落物有机碳原位分解动态[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何丹;马尾松、樟树凋落物混合分解及养分释放[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肖文娅;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丁彰琦;丘陵红壤林下植物根系生长与凋落物分解的互作[D];南昌大学;2015年
8 陆丽芳;珠芽蓼凋落物中酚类物质分解动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王文君;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马志良;模拟林地光照强度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78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7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