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冲击下液滴形态演化的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激波冲击下液滴形态演化的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激波 液滴 数值模拟 壁面 轴长比 波系结构 流动特征
【摘要】:激波冲击下液滴形态的演化问题是可压缩多相界面流动研究中的经典课题,在诸多科技和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中的典型流场特征,并揭示了相关的流动机理,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计算研究了竖直壁面对激波冲击液滴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发现壁面距离L的变化直接影响反射激波与液滴的作用方式,冲击激波马赫数Ms的增大会使得流动特征更为明显,液滴的变形也更为复杂。通过对四种典型算例中壁面峰值压力的监测,发现其最大值总是对应于第二极值,且均出现在对称轴附近,这一结果对于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研究结果表明,液滴运动总是先靠近壁面,然后远离壁面,在这个过程中不会与壁面相撞。(2)计算研究了液滴形状对激波冲击液滴运动变形的影响,发现对于不同形状的椭圆液滴,只有增大激波强度Ms,才会使波系结构出现明显差异。轴长比e和Ms的改变均会对长形椭圆液滴的变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形成分别由剪切作用和冲击作用主导的两种不同变形模态I和II;研究还表明液滴的流向变形率主要依赖于Ms,受e影响较小。另外,液滴的质心速度会随着e的减小而增大,且其阻力系数Cd因尾迹脱涡的影响而发生剧烈的抖动,但在变形早期会稳定在0.9左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谈谈液滴间不溶合现象[J];现代物理知识;2000年04期
2 林志勇;彭晓峰;;振荡液滴内部流态[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3 刘志鹏;徐进良;;T型微流控芯片中的液滴形成[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03期
4 孙炜;季杰;何伟;;人体呼出的污染液滴在空气中的蒸发和沉降特性[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崔洁;陈雪莉;王辅臣;龚欣;;撞击液滴形成的液膜边缘特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6 熊燃华;许明;李耀发;杨基明;罗喜胜;于勇波;赵铁柱;;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在冲击作用下的演变过程[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6期
7 张谨奕;薄涵亮;孙玉良;王大中;;三维空间液滴运动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李大鸣;王志超;白玲;王笑;;液滴撞击孔口附近壁面运动过程的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19期
9 王琪民,苏维,王文东,王清安;用高速摄影方法研究单液滴运动[J];高速摄影与光子学;1987年03期
10 E.Blaβ ,李素琴;气泡和液滴的生成和并合[J];力学进展;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子文;王军锋;霍元平;谢立宇;胡维维;;气流中荷电液滴演化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贺丽萍;夏振炎;;低流量微管末端液滴形成及破碎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熊燃华;许明;李耀发;杨基明;罗喜胜;于勇波;赵铁柱;;液-液两相介质中液滴在冲击作用下演变模式[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刘华敏;刘赵淼;;液滴形成与下落过程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哲敏;;液滴与液面碰撞时发生环形穿入的条件[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6 刘伟民;毕勤成;张林华;孟凡湃;薛梅;;液滴低压闪蒸形态和温度变化的研究[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存景;;微尺度下的液滴黏附力学[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陈雪;朱志强;刘秋生;;固体表面液滴热毛细迁移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郭加宏;胡雷;戴世强;;液滴冲击固体表面液膜的实验和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魏明锐;赵卫东;孔亮;沃敖波;;液滴修正零维蒸发模型的推导与分析[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小龙;新法可让液滴按需形成任意形状[N];科技日报;2014年
2 孙文德;液滴透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栋;液滴碰撞及其融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周源;蒸汽爆炸中熔融金属液滴热碎化机理及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璜;多液滴运动和碰撞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王志超;基于SPH-DEM耦合方法的液滴冲击散粒体运动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5 霍元平;荷电液滴破碎机理及电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6 范增华;基于疏水表面冷凝和振动粘着控制的微对象操作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王兵兵;电场下液滴界面输运与传热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8 严启凡;流动聚焦液滴生成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张博;液滴润湿行为与表面微纳结构关系的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饶莉;液—液分散体系中液滴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艳艳;液滴撞击倾斜壁面动力学过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方;微流控系统的高通量液滴检测[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龚翔;电场作用下液滴的聚结特性及高压静电破乳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李艳斌;工业厂房中敞口槽散发纯水液滴的蒸发和运动规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慧;液滴在随机粗糙表面的铺展动力学仿真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苏凤婷;基于单探针和液滴辅助的微构件转移方法和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雷庆;液滴与疏水和超疏水固体表面作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伍福璋;微米级别因素对动态接触角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李德伟;液滴碰壁铺展与振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志江;基于液滴喷射技术的塑料增材制造系统研究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86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86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