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微地震事件的反演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06:12

  本文关键词:地面微地震事件的反演定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面微地震 射线追踪 单纯形替换 差分进化 联合反演 事件定位


【摘要】:地面微地震监测较井中而言是一种在微地震压裂监测领域更新、应用前景将更广的技术,能够实现储层压裂裂缝监测、注水注气后的油藏驱动实时监测,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的关键部分之一在于事件的准确定位,论文从正演理论、实现算法、微地震事件震反演定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了地面微地震事件的准确定位。 针对地面微地震接收信号特点,在讨论了现有逐段迭代法射线追踪算法在射线正演存在某些缺陷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方法对局部射线方程的求取进行了改善,不要求界面函数二阶可导,对射线方程直接求取最小值而不是一阶近似,适应性更强,稳定性更高。并对二维结构模型和三维结构模型进行了模型试算。 结合实际地面微地震信号,在分别讨论了单纯形替换法、差分进化算法及基于等效速度的定位方法等反演算法各自对微地震事件反演精度、适用性等问题后,综合考虑了上述反演算法的优缺点,运用基于单纯形替换的差分进化混合反演算法,较好地改善了反演过程收敛问题和较好的避免了反演所求解为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使反演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将基于单纯形替换的差分进化混合反演算法成功地用于地面微地震事件的初定位和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果联合反演的重新定位,减小了定位误差。 对实际资料中的地面微地震事件的定位通过建立恰当的的观测系统,利用测井资料建立速度模型,然后利用射孔资料和强事件对初始速度模型进行标定;最后对地面微地震事件的反演初定位和重新定位。结合事件的发育特点、聚散特性以及压裂地区的构造特征对地面微地震事件的解释。并与美国Microseismic公司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裂缝定位的可靠性,从而验证整套地面微地震反演方法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631.4;P618.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伟;胥颐;郝天珧;刘劲松;张岭;;利用DE算法反演地壳速度模型和地震定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2 万永革,李鸿吉;遗传算法在确定震源位置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5年06期

3 师学明;王家映;;地球物理资料非线性反演方法讲座(三) 模拟退火法[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4 师学明;王家映;;地球物理资料非线性反演方法讲座(四) 遗传算法[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5 高岳林;刘军民;;差分进化算法的参数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6 刘建中,王春耘,刘继民,赵玉武,刘志鹏;用微地震法监测油田生产动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2期

7 何桢;朱鹏飞;;基于模式搜索的渴求函数法在多响应优化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18期

8 高尔根,徐果明,赵焱;一种任意界面的逐段迭代射线追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年01期

9 王华忠,方正茂,徐兆涛,马在田;地震波旅行时计算[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2期

10 张山,刘清林,赵群,姜宇东;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299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299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