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载荷高精度相对位置测量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23:05

  本文关键词:分离载荷高精度相对位置测量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编队卫星 载波相位差分 相对距离 手机客户端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型的小卫星编队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卫星编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各卫星之间的基线的高精度测量。RTK(Real-Time-Kinematic)技术(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简称),是基于载波相位信息的动态相对定位技术,测距精度达厘米级,是编队卫星间基线矢量的高精度测量的主流技术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差分GPS技术的原理、分类,然后概要介绍了RTK技术实现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RTK技术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双差整周模糊度的求解,本文在调研了多种整周模糊度的解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各种方法的性能、应用场景、可实现性等方面,最终选取了性能相对较为优秀的LAMBDA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吉洪诺夫正则化的优化准则,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原LAMBDA方法中法矩阵存在的严重病态问题。本文最后探索性地将RTK技术实现在安卓手机端,通过选型合适的接收机,分别在几种场景下对手机客户端的RTK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证明,手机端的RTK也可以实现厘米级的测距精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V448.2;P22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波;胡修林;王新模;;伪码辅助载波星间自主测距技术[J];宇航学报;2010年06期

2 孙蕊;兰盛昌;徐国栋;;微小卫星编队的星间测距系统设计及精度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3 李祝莲;熊耀恒;何妙婵;郑向明;何少辉;伏红林;;云南天文台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原理[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8年03期

4 彭孝祥;张兴敢;;一种改进的脉冲式激光测距仪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6期

5 吴宝林;曹喜滨;任子武;;一种长期稳定的卫星编队队形优化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2007年01期

6 张科科;傅丹鹰;周峰;和涛;;空间目标可见光相机探测能力理论计算方法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06年04期

7 刘洋;易东云;王正明;;编队卫星的状态测量方法综述及可行的高精度星间基线测量方案研究[J];航天控制;2006年03期

8 陈玉茹;胡以华;芮键;;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作用距离的估算[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3期

9 佘世刚;王锴;周毅;申健;吴国富;黄欹昌;;高精度星间微波测距技术[J];宇航学报;2006年03期

10 魏二虎,刘经南,黄劲松;中国深空测控网建立方案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小军;再生伪码测距技术及实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陈树新;GPS整周模糊度动态确定的算法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01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01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