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感光双组分系统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大肠杆菌感光双组分系统的构建
【摘要】:双组分系统是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的信号传导系统,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组氨酸激酶(HK)和反应调控蛋白(RR),组氨酸激酶属于跨膜转运蛋白,可以感受外界的信号并进行自磷酸化,随后将磷酸基团传递给相应的反应调控蛋白RR,活化的反应调控蛋白可以结合到相应的启动子区域,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不同的双组分系统能够感受不同的外界信号,为了系统的研究细菌中的双组分系统,我们利用了光遗传的技术来重构组氨酸激酶,将感光基因Cphl的感光片段与组氨酸激酶的保守的组氨酸激酶结构域连接起来,形成感光的融合蛋白,从而使重构的双组分系统能够感受红光,用光信号代替原有的信号。感光组氨酸激酶的表达是双载体的表达系统,实验中我们通过筛选得到了 8种双组分系统的感光融合体系(UhpB-UhpA,PhoR-PhoB,YedV-YedW,RstB-RstA,GlrK-GlrR,CusS-CusR,PhoQ-PhoP 和 CpxA-CpxR)。为了进一步的应用,我们对UhpB-UhpA这组感光双组分系统进行了光频的实验,检测在不同频率的刺激下系统的响应情况。得出这组感光系统具有对于低频的信号有响应对于高频的信号无响应的特点,类似于低通滤波器的性质。我们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光对于研究细菌双组分系统的优势,并且为将来进一步系统的研究细菌双组分系统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全胜;双组分系统——细胞识别渗透胁迫信号的感应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年06期
2 赵清;尹一兵;;影响肺炎链球菌感受态形成的双组分系统[J];生命的化学;2007年06期
3 陈伟;袁俐;;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9期
4 郝艳华;张维;陈明;;细菌双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年02期
5 陈利达;黄彬;;铜绿假单胞菌的双组分系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10期
6 李文娟;张万江;;双组分系统与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7期
7 类延宝,宋松泉,傅家瑞,程红焱;植物的双组分信号系统[J];植物学通报;2004年02期
8 梁晨;张万江;;PhoPR双组分系统与结核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9期
9 陈伟;袁俐;;结核分枝杆菌双组分系统PhoPR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年06期
10 张晓丽;章金勇;邹全明;;幽门螺杆菌双组分系统耐酸相关蛋白ArsS的原核表达及纯化[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名荣;郭俊;朱红惠;;粤蓝链霉菌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一个双组分系统的功能初探[A];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李艳嫦;魏楚丹;陈雪凤;刘琼光;;水稻基腐细菌的双组分系统ExpS/ExpA基因调控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鑫;迟钝爱德华氏菌双组份系统EsrA-EsrB和QseB-QseC的毒力调控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超;双组分系统HPK1/RR1耐酸调控基因鉴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吴丽;大肠杆菌感光双组分系统的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李文娟;结核杆菌PhoPR双组分系统与新疆地区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4 梁晨;结核杆菌PhoPR双组分系统过表达对新疆地区耐药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5 娄素;恶臭假单胞菌CD2中双组分系统ColR-ColS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2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0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