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阅读神经机制的元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文阅读神经机制的元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文阅读 语言 发展变化 脑功能 功能磁共振
【摘要】:中文阅读的脑功能研究表明,相比于英文,中文有其特有的加工机制。以往的研究较为一致地发现,额中回、顶上小叶以及右侧颞枕区等在中文阅读加工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这些脑区在阅读中的功能如何受年龄、实验任务等因素的影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由于各研究受实验范式、任务设计以及被试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研究在阅读加工过程中的激活区域有所不同。而基于激活似然估计(ALE)的元分析方法,可以最小化实验设计和被试差异在组内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使用ALE分析方法,通过整合不同研究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分别探讨不同年龄、不同任务下的中文阅读的加工机制,并考察中、英阅读发展的差异。首先,研究了年龄对中文阅读神经机制的影响,我们对34个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其中包括25个以成人为被试的研究,9个以儿童为被试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组共有的激活脑区为: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双侧梭状回以及左侧枕中回。而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右侧区域激活增强,如右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以及右侧枕中回。这些区域的激活增强,可能是在阅读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字形的依赖增多,对字形的加工更加精细。左侧额下回的激活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可能是由于随着阅读能力的提升,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字义选择。其次,研究了不同任务下阅读加工的神经机制,我们对31个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其中17个字形任务的研究,14个字音任务的研究,15个字义任务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有的脑网络,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梭状回,右侧枕中回以及双侧顶上小叶。这一网络是中文阅读加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字音、字义与字形任务的脑激活做比较,发现了一个存在功能分离的脑区,即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下回的后部更多参与字音的加工,而前部更多参与字义的加工。左侧额中回被认为是参与中文加工的重要脑区,但其功能一直都没有统一的结论。我们发现,左侧额中回在不同任务下都有激活,且在对比分析中,并未出现分离现象,因此,该区域可能参与字形、字音以及字义信息的整合。最后,研究了年龄对拼音文字阅读神经机制的影响,我们对42个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其中23个以成人为被试的研究,21个以儿童为被试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两组间共有的激活网络:左侧额下回(BA 9),左侧梭状回(BA 37),左侧角回(BA 39)以及左侧额上回(BA 6)。这一网络,覆盖了绝大多数语言加工脑区,是拼音文字阅读的基础脑网络。更进一步做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右侧小脑在成人组中激活更强,表明该区域可能与前额叶的连接更为紧密,参与字音、字义的加工。总之,本文通过比较中文阅读在不同年龄、不同任务下的脑功能差异,以及两种语言在阅读发展中的异同,发现,(1)左侧额中回不受年龄和任务因素的影响,表明该区域从阅读开始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对字形、字音以及字义信息的整合发挥重要作用;(2)右侧额中回、双侧顶上小叶以及右侧颞枕区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可能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字形加工的依赖增强;(3)左侧额下回同时受年龄和任务因素的影响,表明该区域可能出现了功能分离现象。(4)相比于拼音文字,中文在大脑右侧有更多的激活,表明中文需要更多的视空加工。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峰;俞诗源;张葵明;;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与进展[J];甘肃科技;2006年05期
2 周平艳;王凯;李琦;刘勋;;情绪影响记忆的神经机制[J];科学通报;2012年35期
3 梅镇彤;;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第三十届国际生理科学大会情况介绍[J];生理科学进展;1987年01期
4 高航;周路平;;数序认知的特征及神经机制[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5 尹华站;李丹;苏琴;;特定与非特定计时的认知和神经机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修代明;薛红莉;;学习与记忆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13年08期
7 朱芙蓉;;记忆是想象之母吗[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8年04期
8 陈巍;汪寅;丁峻;张均华;;灵长类动作理解的镜像神经机制研究进展[J];人类学学报;2008年03期
9 毛永军,邬爱武,汤慈美;记忆的神经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10 高航;周路平;;数序认知的特征及神经机制[J];科技导报;2007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蔚;韩世辉;;观点采择影响痛觉共情的神经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贝;于庆宝;张武田;沈钧贤;唐一源;;汉字字型处理的神经机制初探[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小潞;李恒威;;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吴燕;周晓林;;感受着你的感受:共情的神经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冯廷勇;翁旭初;李红;;不确定情境中归纳信心评估的神经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武晓菲;张浩;;基于数字表征的类比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王非;隋洁;彭凯平;;辩证自我加工的神经机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齐新玉;王慧;冯廷勇;;经济决策中“接受还是放弃?”式决策的神经机制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吴燕;周晓林;;不患失而患不均:损益情境下不公平厌恶的神经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杨亦鸣;张东平;;小脑的语言神经机制初探[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罗俊;遵守社会规范的神经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孙梦云;文化差异会影响大脑功能吗?[N];科技日报;2008年
3 汪雯;青春期为什么易情绪波动[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4 通讯员赵如江 记者胡德荣;大脑如何处理复杂图像[N];健康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付丽丽;镜像神经元让“天使”变“恶魔”?[N];科技日报;2014年
6 王小海;“视觉”,让机器人聪明起来[N];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勇;双语语言控制的神经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2 罗扬眉;幸福感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3 罗俊龙;创造性思维中原型启发促发顿悟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孔繁昌;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陈红;短时关联性错误记忆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洁敏;主客体因素对疼痛共情的影响及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3年
7 袁加锦;情绪效价强度效应及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蔡雪丽;类别归纳中不变性探测及分类不确定性的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15年
9 田e,
本文编号:1303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0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