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阻率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正则化联合反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21:17

  本文关键词:直流电阻率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正则化联合反演研究 出处:《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直流电阻率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正则化反演 联合反演


【摘要】:浅地表是人类生存与文明发展的主要空间,亦是人类工程建设、资源开采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人类各种废液排放、废料安置主要区域。然而地下区域的各种未知情况以及各种突发的地质灾害依然困扰着现在的工程建设和生产生活。直流电阻率法(DC)和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是浅层区域地下空间探索的两种主要方法,其在工程建设和资源勘查中都应用广泛。然而,直流电阻率法由于供电电流和装置展布空间的限制,使得该方法对近地表电性异常明显,所获深部信息却较少;同时,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穿透深度大,对低阻异常灵敏的特点,但却易受浅部电性不均匀而产生虚假异常。基于社会发展对浅地表地球物理勘查的客观需求,以及结合直流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查中所具有的优势和缺陷。本文以正则化理论为反演基础,结合直流电阻率和音频大地电磁数据开展了一维及二维的联合反演研究。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从正则化反演理论出发,重点分析了正则化目标函数中各组成部分的理论形式,数据误差泛函的组成,正则化因子的选取等,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选取正则化因子的方式,对具有不同反演特性的稳定因子进行了有无先验模型的反演试算分析,结合基于强Wolfe线搜索步长的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实现了正则化目标函数的快速求解。(2)在对正则化反演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直流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一维正演出发,详细论述了在联合反演中基于不同类型数据融合的数据误差泛函和偏导数矩阵的求解计算,并结合水平层状模型,探讨了不同稳定因子情况下正则化联合反演的效果。(3)以收缩网格有限单元法为二维直流电阻率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正演基础,通过对两种方法变分形式的分析,总结出常用的几种主要积分形式在单元网格内的系数矩阵,并采用LDLT分解算法实现了大型稀疏线性系统的快速求解;结合互换定理解决了联合反演中灵敏度矩阵快速计算问题。最后通过简单高、低阻模型及复杂的综合模型对比分析了联合反演处理二维模型的反演能力,验证了联合反演方法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31.3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力 ,王华;岩性约束条件下重磁数据的联合反演[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5期

2 魏宝君;;井间电磁场的一维、二维联合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3 夏吉庄,李云平,阎汉杰,林治模;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5期

4 邬世英;王延江;李莉;胡加山;冯国志;阎汉杰;;支持向量机在重震联合反演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5 于鹏;戴明刚;王家林;吴健生;;密度和速度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重力与地震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6 张朝玉;许才军;;具有自适应权比的大地测量联合反演序贯算法及其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10期

7 关小平,,黄嘉正;谈重震联合反演问题[J];物探与化探;1994年06期

8 Miguel Bosch ,陈伟;岩性约束重磁资料联合反演[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2期

9 阎汉杰;;重磁联合反演电震界面的统计建模技术[J];油气地球物理;2003年01期

10 王震;刁博;;江汉盆地应城—监利剖面重震联合反演[J];现代地质;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不同的实现方式[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2 谭海平;徐宝慈;李春华;金成志;薛维志;;人机交互联合反演及其在盆地模拟中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李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不同方式的实现与对比[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李媛媛;刘天佑;;井约束重力地震资料联合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黎益仕;殷秀华;刘占坡;;重磁对应分析和联合反演在塔里木东部剖面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陈晓;何伟;张罗磊;于鹏;王家林;吴健生;;重磁震联合反演在琼东南盆地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冯锐;陶裕录;;地震-重力联合反演[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黄锡柳;;物探异常广义逆联合反演的方法与应用[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许才军;王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资料联合反演研究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场[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家琦;傅有升;杨炜;唐永福;匡正;刘维林;;深浅三侧向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涛;磁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朴英哲;多重地球物理数据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3 张学庆;测井属性的地震测井智能联合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爽;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的模式及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过仲阳;环境演变中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于常青;鄂北地区储层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陈伟文;中等强度地震的震源参数联合反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陈晓红;基于交叉梯度函数的重震同步联合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飞;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重力、磁法和电阻率法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付少帅;基于交叉梯度的重磁和大地电磁三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朱德朋;磁法与大地电磁法数据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磊;基于岩石物性约束的MT与重力二维正则化联合反演[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5 别康;双侧向与双感应联合反演地层真电阻率算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6 高家乙;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速度与密度结构的地震波走时与重力异常联合反演[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7 吴凌根;重震联合界面反演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陈向新;基于伽马—磁共振联合反演的薄层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显娜;多属性联合反演储层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10 张昒哲;重磁电震二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09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09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