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海冰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20 05:09

  本文关键词: 东北亚海冰 北极 突变 大气环流 出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1979-2016年美国雪冰中心(NSIDC)海冰数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冰情等级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逐日气象数据和环流指数,分析了东北亚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了东北亚海冰异常变化的可能原因。最后揭示和讨论了鄂霍茨克海区海冰变化与北冰洋整体海冰变化之间同步变化现象及其中的影响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各海域冬春季两个季节的海冰年际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同时鄂霍茨克海海冰冬春季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白令海冬春季及日本海冬季海冰范围上升趋势和黄渤海冰情减弱趋势均不明显。同时,不同海域不同季节之间存在不同的周期信号和转折年份。(2)利用EOF方法,分解出冬季东北亚海冰的典型空间模态及时间系数。第一模态方差贡献率为40.1%,相比于第二、三模态的方差贡献较为明显。第一模态的空间特征主要体现为白令海海冰增加的同时鄂霍茨克海海冰减少的反位相变化趋势。东北亚海冰变化的主要特征为鄂霍茨克海海冰的显著减少。其中时间系数PC1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并在2004年前后发生了明显地转折,2004年以后多处于正位相,表明第一模态是近13年东北亚海冰变化的主要空间变化特征。(3)利用回归分析和合成分析,发现东北亚海冰异常通过影响海冰湍流热通量,进而影响各高度层上的温度场,具有明显局地响应。同时,海冰变化与各层大气环流场异常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从高层到低层,大气环流处于一个准正压状态,大气对海冰为优势强迫作用。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从对流层高层到中层的环流场及风场异常向下传导,影响对流层低层和近地层的环流系统,从而使得东北亚海表温度产生变化,最终使得东北亚海冰发生异常。(4)利用SVD分析、相关分析及合成差值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影响东北亚各海区海冰异常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影响东北亚各海域海冰的因子各不相同,从而使得海冰的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其中白令海海冰的影响因子主要有:北极太平扇区海冰的运输作用和冷却水作用、风场(封闭和运输)、洋流(千岛寒流、PDO)、大气环流(极涡、西伯利亚高压等)和局地气旋异常(阿留申低压);而鄂霍茨克海海冰变化与西伯利亚高压、极涡、东亚和乌拉尔大槽及前期西伯利亚和大西洋中部的温度异常存在明显联系;日本海则主要受局地冬季风控制;黄渤海海冰则主要受极涡、西伯利亚高压以及前期我国北部气温的影响。(5)通过对北极海冰与东北亚各海域海冰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发现鄂霍茨克海海冰与北极海冰存在同步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两者均与北极气温的变化存在密切联系,北极气温可以通过影响鄂霍茨克海上空的气温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鄂霍茨克海海冰的变化。另一方面,鄂霍茨克海海冰2004年突变是由于北极气温和鄂霍茨克海气温在2004年之后的异常增温造成的,而西伯利亚高压的加强北移是影响北极气温突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三者共同作用下,鄂霍茨克海的冬季海冰在突变年份之后呈持续异常偏少的趋势。
[Abstract]: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variation trend of sea ice in the northeast Asian sea ice and its influence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sea ice in the northeast Asian Sea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 ( 4 ) Based on SVD analysis ,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ynthetic difference analysis method ,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ea ice anomaly in North - East Asia sea area are discussed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731.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士青;“工程海冰”新观点,“渤海海冰”添特色──《工程海冰学概论》简评[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2期

2 康建成;海冰及海冰与海洋、大气、生物圈国际会议[J];极地研究;2000年03期

3 季顺迎,岳前进,姚征;渤海海冰动力学中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J];水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4 康建成;第17届鄂霍次克海和海冰国际研讨会[J];极地研究;2002年01期

5 ;白色灾害——海冰[J];甘肃科技纵横;2002年06期

6 康建成,孙波,孙俊英,孟广琳,GOTO-AZUMA Kumiko,张小伟;北极楚科奇海海冰特征研究——以1999年夏季为例[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7 邓冰,佟凯,张学宏,刘金芳;渤、黄海海冰的变化和预报结果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8 高振会,杨建强,费立淑;分形分析方法在海冰趋势预测中的应用[J];海洋通报;2003年04期

9 王学忠,孙照渤,胡邦辉;近年来国外海冰模式发展的回顾[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肖培弘;海冰,可怕的破坏力[J];海洋世界;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井学;李鑫;席颖;李丙瑞;;雷达技术在极地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武皓微;庞永杰;;海冰的危害及其淡化利用[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孙波;何茂兵;康建成;温家洪;李院生;;探地雷达对北冰洋海冰的探测与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帮兵;孙波;田钢;郭井学;张向培;;三维雷达方法探测北极夏季海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郭井学;孙波;;电磁感应方法在波西尼亚湾海冰厚度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刚;季顺迎;吕和祥;岳前进;;海冰的广义双剪粘弹塑性本构模型[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吴辉碇;;海冰动力学过程的数值模拟[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李彦青;苏洁;汪洋;郭晓葭;翟梦茜;;渤海海冰距离侯平均时间序列构建与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9 周琳琳;康建成;益建芳;张小伟;;被动微波遥感与南极海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凯;;基于机载多传感器系统的海冰航空遥测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洁;海冰不期而至[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记者 冯君 王晨;渤海海冰范围比常年平均偏大2.1倍[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一玲;科学利用海冰资源 淡化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海洋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郑杨;海冰预警:科技大显身手[N];经济日报;2010年

5 海贝;走近海冰[N];中国渔业报;2010年

6 记者 闫平;海冰淡化离我们还有多远[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丁雷;海冰——变害为利正当时[N];大连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大庆;我首创利用海冰水灌溉农田[N];科技日报;2005年

9 本报特派记者 陈瑜;“行走”海冰上[N];科技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谢盼 张博;河北:海冰融化影响水产养殖[N];中国气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顺迎;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2 张晰;极化SAR渤海海冰厚度探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杭州;海冰基太阳辐照度剖面自动监测及校正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樊婷婷;近30年来南极海冰增长的本质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钟文理;波弗特流涡系统下的加拿大海盆中上层海洋多年变化及其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郝光华;北极海冰密集度反演与季节性海冰双模态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季青;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北极海冰厚度时空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8 陈国栋;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极冰雪消融方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9 狄少丞;基于GPU并行算法的海洋平台及船舶结构冰荷载的离散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润玲;海冰和海水环境因子变化及其对辽东湾贝类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树刚;夏季北冰洋海冰融化过程中能量分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张蕊;北极夏季海冰表面融池形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艳平;极区油船与冰碰撞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刘立剑;基于C波段PolSAR的多特征融合的海冰厚度反演[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5 李明广;夏季南极普里兹湾海冰及其光学特征观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马珊珊;基于图像处理的GOCI卫星海冰漂移监测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7 吴青;基于GOCI卫星的渤海海冰漂移监测[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刘慧慧;超声波冰密度检测方法的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9 牛璐;中国冻雨潜在发生指数及冻雨的年代际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王传印;CICE5.0北极冰面融池覆盖率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6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446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