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胞外多糖南极微生物的筛选及其胞外多糖的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南极微生物 切入点:胞外多糖 出处:《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是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由多种单糖组成的大分子物质,具有来源广、易与菌体分离等优点。极地微生物的胞外多糖具有许多不同的生物活性和新颖的化学结构,在医药、食品加工、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醇沉法从10种不同的南极泥沙沉积物样品中共筛选到132株产不同胞外多糖量的菌株,其中(A)产量低于20 mg/L的有7株,占产EPS菌株的5.3%;(B)产量在20-60 mg/L的有25株,占产EPS菌株的18.94%;(C)产量在60-100 mg/L的有79株,占产EPS菌株的59.85%;(D)产量高于100 mg/L的有21株,占产EPS菌株的15.91%。其中来自不同筛选样品、不同筛选批次产EPS量相对较高菌株W38-8、W29-21、W32-2、W13-13、W38-16、W32-3、W14-6、W18-3 和 W20-15,产量最高的三株菌分别为 W38-8、W29-21、W32-2,对应的 EPS 产量分别为 144.22 mg/L、125.61 mg/L、109.56 mg/L。经过16Sr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这9株菌分别是 Lotanella salsilacus,Rheiimeraa soli,Shewanella frigidimarina,Planococcus halocryophilus,Marinobacter sp.,Shewanella sp.,Pseudomonas stutzeri,Planococcus halocryophilus,Flavobacterium sp.。在筛选的基础上,本论文针对培养条件较稳定的W32-2菌株(Shewanella frigidimarina,EPS 产量为 109.56 mg/L),从多糖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多糖对彩虹鲷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影响及EPS生产的发酵工艺等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采用Sevage法除蛋白后,考马斯亮蓝测定结果表明,W32-2粗多糖的蛋白含量仅为0.5%;硫酸咔唑法测得W32-2胞外多糖的糖醛酸含量为8.46%;明胶比浊法测得EPS的硫酸基含量为83.35%,为酸性多糖。DPPH和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结果显示,W32-2产生的EPS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当质量浓度为0.5mg/mL时,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的清除能力达60.43%,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达70.03%。菌株W32-2所产EPS对彩虹鲷血液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EP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彩虹鲷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实验条件为:a)EPS浓度为3 mg/mL,b)EPS浓度为5 mg/mL,c)pH7.4的1×PBS,注射剂量均为0.1mL,分别在注射后第3 d、5 d、7d、14d、21d和28d测其血清酶活。测试数据表明,注射EPS浓度为3 mg/L实验组的免疫增强效果较好。在整个实验期间,AKP活性最高是对照组的2.29倍,且在第三天达到最大;在实验第7 d时ACP酶活比对照组提高了 51.18%,且SOD活力达最大值;在第14 d时,实验组比对照酶活提高了 33.25%;在第3d时,实验组的CAT酶活比对照提高了 57.64%。该结果表明,菌株W32-2产生的EPS具有作为免疫添加剂的潜力。通过单因子变量实验,确定W32-2产EPS的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添加量为4%;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最佳添加量为2%;最佳培养基初始pH值为9;最佳发酵温度为10℃;最佳装液量为150/500 mL;最佳接种量为3%。以上的研究结果为南极产EPS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提供了研究基础,对所筛选的冷海希瓦氏菌W32-2所产EPS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探索,并对南极菌株EPS作为免疫添加剂的水产养殖应用,及小试发酵生产工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Q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思洁;吴天祥;杨祖滔;黄忠;;灰树花胞外多糖脱蛋白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6年07期
2 刘洪展;赵惠娅;郑风荣;徐琦;林学政;;南极细菌Pseudoalteromonas sp.胞外多糖提高刺参免疫力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4年04期
3 杨丽华;林楚慧;黄佳銮;姚松君;高新开;李丹;胡烨敏;孟平;焦红;陈骁熠;;天然活性多糖提取及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23期
4 胡秋实;苏忠亮;李江;;两种极端环境微生物产卡拉胶酶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4年05期
5 汪洋;陈靠山;;微生物多糖的功能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3年16期
6 赵惠娅;刘同军;郑风荣;林学政;;产胞外多糖极地微生物的筛选及其胞外多糖对大菱鲆免疫活力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7 方海霞;赵惠娅;陈发荣;王燕;林学政;;南大洋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8 李贺;林学政;刘同军;;南极适冷菌Rheinheimera sp.97产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9 彭晓峰;胡庭俊;;免疫活性多糖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J];广西畜牧兽医;2011年02期
10 张伟;沈年汉;陈秀芳;;几种微生物多糖的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欧;Paenibacillus elgii B69胞外多糖结构鉴定及生物合成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陈荫;四株不同来源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郭守东;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秦国奎;深海适冷菌Pseudoalteromonas sp. SM9913胞外多糖的结构、生态学功能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惠娅;极地微生物胞外多糖免疫活性的初步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2 赵丽;P.fluorenscens发酵生产胞外多糖的结构分析及活性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张曲;南极菌Psvchrobacter sp.B-3胞外低聚糖的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红梅;极地微生物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代谢产物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5 黄玉章;黄芪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6 欧昆鹏;枯草杆菌B_1⑥菌株胞外多糖发酵条件及免疫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李敏;油菜花粉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任播杨;热带醋杆菌对养殖水体和罗非鱼生理功能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25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72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