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及相关异常环流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07 08:39
【摘要】:本文选取1951~2010年期间的16个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个例,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从水汽输送及其相关的环流异常特征的角度,分析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形成机制。采用HYSPLIT模拟空气质点运动轨迹,结合水汽通量场确定水汽通道,分析过程期间的水汽输送特征,以及相关的环流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确认直接影响水汽输送通道建立和维持的关键系统。与此同时,依据相关分析的结果,识别出对过程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月内异常环流特征。而后结合天气分析等方法,初步揭示了这些前期异常环流特征对先前确认的关键系统的综合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过程期间来自印度洋、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水汽经由阿拉伯通道、索马里通道、孟加拉湾通道、南海通道和西太平洋通道持续到达华南地区。每条通道特征、高度、贡献率不同,但绝大部分水汽在南海汇合后向北输送到华南。对过程发生和维持起重要作用的是来自孟加拉湾地区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异常水汽输送。孟加拉湾地区的异常水汽主要来自索马里通道和孟加拉湾通道,西太平洋地区的异常水汽则来自西太平洋通道。因此,这三条通道在过程发生和维持期间起重要作用。西太平洋副高、印度季风低压和数条越赤道气流等是对水汽通道的建立和维持有重要影响的系统。这些系统的强度、位置和形态的演变均受到前期来自不同区域环流异常的影响。主要影响机制包括南北半球的相互作用,大尺度环流的调整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458.1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名;;近50年我国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J];大气科学;2007年05期

2 邱军;李江南;梁毅进;陈志芳;范绍佳;冯瑞权;;广东省持续性暴雨的气候特征[J];热带地理;2008年05期

3 姜盈;;浙江省近50年持续性暴雨事件的天气气候分析[J];科技通报;2012年03期

4 许金洪,郑文荣;0010号台风“碧利斯”导致莆田市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J];台湾海峡;2002年04期

5 张弘,孙伟;2003年陕西持续性暴雨成因分析[J];灾害学;2004年03期

6 张小玲;张建忠;;1981年7月9—14日四川持续性暴雨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6年S1期

7 胡亮;何金海;高守亭;;华南持续性暴雨的大尺度降水条件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张信华;郑琳;徐跃勤;邹夷;;多普勒雷达资料在闽北持续性暴雨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07年S1期

9 鲍名;;两次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异常作用的比较[J];热带气象学报;2008年01期

10 何编;孙照渤;;“0806”华南持续性暴雨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J];气象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阳;翟盘茂;;中国持续性暴雨特征分析[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2 刘娟;;形成持续性暴雨的三种回波系统[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晓芳;;2010年5月我国南方持续性暴雨过程多尺度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郭大梅;刘瑞芳;方建刚;;西北地区东部一次持续性暴雨环流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王晓芳;黄华丽;黄治勇;;2010年5—6月南方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A];2011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姜盈;;浙江省近50年持续性暴雨事件的天气气候分析[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7 刘国忠;黄开刚;罗建英;农孟松;;基于概念模型及配料法的持续性暴雨短期预报技术探究[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8 欧坚莲;欧进泽;徐芳;;基于“配料法”的广西桂东片持续性暴雨预报方法[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9 黄元森;郑丽英;吴木贵;;风场信息在闽北一场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梁慧;欧坚莲;;广西桂东片5~8月持续性暴雨短期预报工具的设计和实现[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吴洪;《2007年福建省气候公报》公布[N];福建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红霞;防强降雨水库必须限蓄[N];四川日报;2006年

3 记者 彭飞 编辑 邱江;福建南纺预估水灾损失4.3亿[N];上海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晶晶;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中期形成机制初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常越;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以及触发、维持机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琪波;江南地区夏季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前期信号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2 陈阳;中国持续性暴雨特征及中东部地区事件异常大尺度环流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李娟;四川盆地西部与东部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对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吴建金;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前大气低频振荡特征[D];浙江大学;2016年

5 王雪;江南地区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态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

6 陈明亚;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及相关异常环流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17年

7 孙志章;长江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与前期全球海温场的相关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8 许艳峰;我国南部夏季持续性暴雨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应的环流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9 黄丽娜;福建省前汛期典型持续性暴雨的大气低频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0 杜冠男;东北地区8月降水特征及2013年持续性暴雨个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2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532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