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测器的饱和时滞广义系统的鲁棒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13;O1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万泉;王恩平;;广义系统的某些性质[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2 魏宏森;王伟;;广义系统论的基本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3年01期
3 唐万生,李光泉,刘则毅,郑丕谔;非线性广义系统的可解性[J];系统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4 程庆民;;广义系统理论的结构性定理[J];大自然探索;1986年01期
5 徐胜元,陈雪如,杨成梧;一类离散广义系统的H_∞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5期
6 杨正民,余建忠,胡红萍;关于线性单输入广义系统可控性的一点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应益荣,任晶钰,梁家荣;具滞后的离散广义系统的镇定[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赵克友;不确定广义系统鲁棒区域稳定性(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06期
9 李秀英,邢伟;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正实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张先明,吴敏,何勇;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H_∞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华;唐万生;李光泉;;3-D广义系统的实现方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雷艾玲;;广义系统特征值问题[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3 马静;高志伟;;广义系统的同时镇定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唐万生;李光泉;;广义系统的微分对策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5 唐万生;李光泉;许艳丽;;离散随机广义系统状态估计的对偶问题[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闰九喜;程兆林;;不正则广义系统二次指标问题[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高志伟;李光泉;;广义系统内部真稳性与稳定分式理论[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8 滕毓发;谢绪恺;;评注“广义系统的脉冲模与因果性”[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谭冲;张显;;一类线性时不变广义系统的完全能观性[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邓自立;许燕;;广义系统非递推状态估计的几种统一算法[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祯琴;广义连续时间系统的预见控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田卫华;一类非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鲁棒模糊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亢京力;2-D广义系统能控能观性与反馈控制[D];天津大学;2004年
4 杨帆;时滞广义系统鲁棒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崔鹏;广义系统的状态估计与不定二次控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冯毅夫;广义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相关控制的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7 高在瑞;切换广义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控制[D];江南大学;2012年
8 魏菊梅;几类广义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杨春雨;若干类非线性广义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D];东北大学;2008年
10 李琴;一类广义系统的无源性分析及相关控制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潜;广义系统的鲁棒动态阶配置[D];东北大学;2008年
2 田英明;一类非线性广义系统的状态估值器[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胡婷;非线性广义系统的镇定与稳定[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龙;不确定广义系统鲁棒分层次控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虹;分数阶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观测器设计与仿真[D];东北大学;2013年
6 王晓晨;基于环境污染的广义生物系统的分岔分析及控制[D];东北大学;2013年
7 于陆阳;具有多步随机滞后和多丢包的广义系统的分布式信息融合估计[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王进;不确定时滞切换广义系统的保成本控制[D];东北大学;2013年
9 孟新全;切换广义系统的鲁棒H_∞控制[D];东北大学;2013年
10 朱蕾;基于广义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融合估计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84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78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