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汾河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改造初探

发布时间:2020-11-16 06:24
   2019年2月-2020年1月,本文通过可变距离样线法对流经太原市城区长约45km的汾河段鸟类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现已初步掌握太原市湿地公园鸟类资源现状及时空变化规律,并结合已建设公园段、初步建设公园段现存的实际问题,为未建设汾河段植物综合配置及构建生态浮岛提供可参考性建议。同时,本文将本次调查数据与前几年其他研究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全球变暖对鸟类迁徙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汾河湿地公园鸟类共计19目45科154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动物9种。鸟类区系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2.调查区域内雀形目74种,非雀形目80种,非雀形目鸟类以水鸟(53种)为主体,体现了太原市汾河典型的湿地特征。水鸟中有繁殖水鸟18种,公园内3#样线分布的线性生态浮岛具有人为干扰小、且人工林成熟的特点,是众多喜营巢于树冠的水鸟的主要栖息场所;芦苇丛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的C#样线是喜营巢于芦苇丛草甸的水鸟的主要分布场所,该研究结果可为未建设汾河段生态浮岛的营造提供可参考性建议。3.鸟类居留型以旅鸟、留鸟为主,冬候鸟、夏候鸟、迷鸟成分较少。其中留鸟全年波动较为平稳,夏候鸟停留周期主要集中在5-9月份;冬候鸟停留周期主要集中在11月-翌年4月;旅鸟迁徙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10月份,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与候鸟、旅鸟的迁徙行为及冬季鸟类的集群行为有关。4.在湿地、人工林、灌丛、草地、农田、人工建筑区6种典型生境类型中,湿地生境分布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高,人类建筑区最低。鸟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湿地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农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由此得出,保护湿地对于提高鸟类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价值。5.调查区域内将不同人造程度的汾河段由高到低依次分为初步建设公园段、已建设公园段、未建设汾河段。选取3个汾河段中长度相同的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植被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已建设公园段(163种),未建设汾河段(92种),初步建设公园段(65种);鸟类种类和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未建设汾河段(113种、24875只),已建设公园段(88种、17374只),初步建设公园段(56种、6262只)。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已建设公园段的3#样线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未建设汾河段的C#样线,可能是由植物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单一种群过度占据生态位而影响了其他种群分布造成的。因此,建议未建设汾河段增加中层植被的配置以及增加乔木、草本植被的种类,以此来改变植被复层结构简单及优势种单一的现状,并切实提高鸟类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6.汾河公园187种植物中,有32种植物与鸟类关系较密切,包括乔木17种,灌木5种,草本10种。乔木中,落叶阔叶树种是多数鸟类偏好的栖息地,而旱柳是提高鸟类丰富度最有价值的落叶阔叶树种,这种偏好性与鸟类自身的的食性、营巢习性有很大关系。建议将汾河湿地植物的观赏性及经济性与鸟类食性、繁殖、筑巢等习性相结合,并根据不同人造程度的汾河段的植物资源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植物优化配置建议。7.鸟类通过改变迁徙行为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相比湿地水鸟,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鸟类更容易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雀形目鸟类。鸟类迁徙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迁徙至停歇地的停留周期变长,且存在提前抵达栖息地的趋势。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Q958.1
【部分图文】:

关系图,汾河,太原市,行政区


第二章调查区域概况7第二章调查区域概况2.1自然地理概况山西省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区,区内降雨稀少,水土流失较严重,湿地资源相对匮乏[88],湿地率仅为0.97%[89]。省内湿地类型共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4大湿地类,河流湿地构成地表水资源的主体,占全省湿地面积的63.79%[90]。全省境内以季节性河流为主,有汾河、沁河、三川河、丹河、涑水河、昕水河和滹沱河、桑干河、浊漳河、清漳河10条永久性河流,分属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91],其中汾河是全省内最大的河流[92],其流域总面积约39471km2,占山西省国土总面积的25%[93]。汾河流域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的雷鸣寺泉,流经全省9市51县[94],包括上游(汾河源头-太原北郊区上兰村汾河段)、中游(上兰村-洪洞县石滩汾河段)和下游(洪洞县石滩-汾河入黄口汾河段)3段。太原市城区汾河段属于省境内汾河流域中游段[95],太原市各行政区与汾河地理位置关系见图2.1。图2.1太原市各行政区与汾河地理位置关系图Fig.2.1ThemapofgeographicallocationrelationshipbetweenFenheandadministrativeregionsofTaiyuan太原市下辖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6个城

关系图,汾河,太原市,关系图


第二章调查区域概况92.3调查区域范围及建设现状本次调查范围涉及太原市汾河湿地规划区以内的汾河区段及部分鸟类多样性较为丰富的未建设汾河段,调查范围为北起中北大学老龙头景区,南至监军庄村汾河段。汾河湿地按功能规划自北向南可分为严格保护区、湿地景观区和生态治理区三个区域。按照生境改造程度来划分汾河段,严格保护区属于未建设汾河段,湿地景观区属于已建设公园段,生态治理区属于初步建设公园段。太原市汾河湿地调查区域的不同建设程度的汾河段位置关系见图2.2。图2.2太原市汾河调查区域内的不同建设程度的汾河段位置关系图Fig.2.2ThelocationrelationshipdiagramofFenhesectionwithdifferentconstructiondegreesinsurveyarea,Taiyuancity未建设汾河段位于太原汾河湿地规划区内的汾河上游区段,水质较好,对下游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区生境类型复杂多样,广泛分布有草地、人工林、农田、湿地、人类居住区5种生境类型。农田主要种植玉米(Zeamays)、谷子(Setariaitalica)、高粱(Sorghumbicolor)等农作物和葡萄(Vitisvinifera)、杏(Armeniaca

分布图,太原,汾河,湿地


第三章调查方法15图3.1太原汾河湿地调查区域各样线分布图Fig.3.1ThedistributionoflinetransectsinFenhewetlandsurveyarea,Taiyua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长君;秦姝冕;殷亚杰;李国富;;扰动因子对龙凤湿地鸟类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26期

2 蔺雨阳;张帆;雍小华;兰海;和献锋;杨涛;高亚平;陈安全;严玉华;;四川二滩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栖息生境分析及保护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20年02期

3 杨涛;张玉铭;李鹏飞;周承志;蔡家奇;;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湿地鸟类多样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年06期

4 刘波;;安阳市重点湿地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16年02期

5 方钰嘉;;不要让它们成为过去——读《我的湿地鸟类朋友》有感[J];少男少女;2020年08期

6 李法玲;;文山洲湿地鸟类调查与保护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12年02期

7 雷颖虎;肖红;于晓平;王伟锋;;陕西省湿地鸟类特征与分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8 陈金华;张立敏;;湿地鸟类旅游开发研究——以泉州湾为例[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年04期

9 何定富,刘家武,刘胜祥,吴法清,戴宗兴,杨其仁;湖北省湿地鸟类初步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李海涛;;邛海湖冬季湿地鸟类数量变动及保护建议[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胜永;城市湿地公园分类与营建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陈颖;城市湿地公园资源评价及其生态旅游设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3 李晓京;北京山区森林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唐强;基于生境保护的辽河三角洲绿道布局[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弓慧琼;太原市汾河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生境改造初探[D];山西大学;2020年

2 张风姣;重金属对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3 平磊;采煤沉陷和天然湿地鸟类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4 郭磊;上海湿地鸟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玉洁;三峡运行后东洞庭湖湿地鸟类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邢在秀;潍坊城市绿地、湿地鸟类群落生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敏;向海湿地鸟类多样性的时空动态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8 潘艳秋;乌梁素海湿地鸟类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邱观华;甘肃敦煌西湖湿地鸟类调查及其栖息地重要性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王刚;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群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5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2885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