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旅游对策

发布时间:2021-02-24 00:27
  张掖地质公园的建立以保护地质遗迹和向公众传播地学科普知识为目的。地质遗迹不仅是向公众传输科普知识的重要基石,同时,对研究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关于地质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的分类、描述、评价等研究工作还有所欠缺。因此对地质遗迹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地学科普知识的认知,也可对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张掖地质公园自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来,大力发展地学旅游,积极落实地学旅游基础建设。笔者从游客感知角度出发,不仅对地质公园的整体形象进行研究,还调查了地学旅游重点设施方面的满意度。这将对张掖地质公园形象的维护、宣传、地学旅游的发展起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采取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内容主要为研究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以及地质公园的旅游设施建设现状。张掖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资源主要划分为7大类,16类,拥有世界级的地质遗迹,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美学、科普价值。地质公园内旅游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仍处于发展阶段。针对张掖地质公园整体形象的感知,本文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单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游客对地质公园形象的总体感知以及对地学科普满意度。...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张掖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旅游对策


技术路线

示意图,张掖,申请书,公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硕士学位论文9第2章张掖地质公园概况2.1自然地理2.1.1交通位置张掖地质公园的地理坐标为东经99°16′12″-100°07′37″,北纬38°40′52″-39°03′36″,占地面积1289.71平方公里。张掖地质公园所属的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的中段,扼守着西北交通,因此,张掖地质公园与周边城市的交通均十分方便。张掖甘州机场距公园六十余公里;兰新铁路、312国道自公园外围东侧贯通;213省道贯穿地质公园;通往地质公园的道路,以省道213公路为骨架,以县道209主脉,加之公园内部景点之间的观光道路,构成了畅通无阻的交通体系。图2-1张掖公园位置及交通网络示意图(据张掖地质公园申请书修改,2018)

区域图,张掖,构造位置,祁连


第2章张掖地质公园概况122.2.2构造地质公园大地构造区划属祁连山造山带,柴达木-祁连板块,北祁连早古生代褶皱带,跨玉门-酒泉地体和走廊南山地体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图2-2张掖地质公园区域构造位置图(据周振环等修改,1994)Ⅰ4-一级构造单元代号;Ⅱ7-二级构造单元代号;Ⅲ15-三级构造单元代号北祁连造山带为中祁连地块与华北板块南西缘的分界线,其向南延伸至中祁连地块北缘,而北部被龙首山断裂所截断,而在东西向上,又分别被同心-固原断裂与阿尔金断裂所限制。自北向南,北祁连造山带可以划分为河西走廊弧后盆地、北祁连岛虎海沟俯冲杂岩3个不同的构造分区(李猛,王超等,2015)。张掖地质公园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偏西部位,南方为中祁连地块,北方为阿拉善地块,属两个构造单元的过渡带。根据前人的研究,张掖地质公园的构造层次可划分为中深构造层次、浅构造层次和表构造层次(徐亚军,杜远生等,2011)。中深构造层次由古生代地层组成,其构造变形特点以高温高压背景下的深熔作用和塑性流动变形为主。浅构造层次主要受到顺层挤压形成纵弯褶皱,并伴以脆性断裂为主要特征,由古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表构造层次由第四纪陆相松散沉积物组成,由于受到地壳差异性升降的影响,其变形表现为垂向上


本文编号:3048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48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