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二道坎银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4 23:30
二道坎银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黑宝山镇南10公里处,地处兴蒙造山带东部,是多宝山矿集区内新发现的首个以银为主的矿床。矿体赋存于泥盆纪泥鳅河组地层中,直接赋存围岩有凝灰岩、灰岩、炭质板岩和蚀变安山岩等。矿区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和中基性侵入岩,其中辉绿岩、辉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与矿体关系密切。矿区主要控矿构造为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构造,矿体与侵入岩沿北西向构造带展布。二道坎银矿床目前主要控制有Ⅰ、Ⅱ号两个矿体,为脉状、岩墙状矿体,两个矿体银平均品位分别为315.63g/t和550.71g/t。矿石类型为构造角砾岩型矿石,角砾大小在几毫米至十几厘米之间,角砾岩性多为蚀变安山岩、次火山岩及碳酸盐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深红银矿、脆银矿、辉银矿,表生矿物有锰铅矿、软锰矿、针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长石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和晶洞状构造,矿石结构以交代结构、结晶结构为主,固溶体分离结构及压碎结构次之,还可见黄铁矿的莓粒状结构、磁铁矿的环带结构。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测试,确定了...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第1章绪论9类整理。挑选出合适的样品磨制光片、薄片,在光片和薄片基础上挑选扫描电镜片、探针片和原位微量元素测试样品,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撰写论文(见图1.2)。图1.2技术路线图1.6完成工作量论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海陆图件编制更新”项目为依托展开,本人于2018年8月往黑龙江嫩江县多宝山镇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并进行野外资料采集。野外工作完成后,进行室内整理和样品处理观察及各项实验。本次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4。表1.4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工作内容工作量备注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00余篇作者野外地质调查采集80余块岩矿样品,拍摄100余张野外照片作者光片磨制及鉴定80片吉林大学地学院测试科学实验中心薄片磨制及鉴定18片吉林大学地学院测试科学实验中心显微镜下照片采集200张吉林大学地学院测试科学实验中心扫描电镜分析6点吉林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扫描电镜实验室电子探针分析37点北京核工业分析地质测试所电子探针实验室与合肥工业大学分析测试测试中心电子探针实验室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25点合肥工业大学矿床勘探中心(ODEC)原位矿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图件绘制17件作者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第3章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3.1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主要有上奥陶统裸河组(O3l)、下泥盆统泥鳅河组(D1n)和下白垩统光华组(K1gn)。裸河组在矿区内出露的岩性上部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粉砂岩、板岩,下部为凝灰砂岩夹英安岩、含铁砂岩、杂色砂岩,主要在矿区南部出露;矿区内地层主要是下泥盆统泥鳅河组(D1n),泥鳅河组地层沉积岩段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二者互层产出,还有粉砂岩、灰岩、凝灰砂岩等,岩石破碎较严重,为该银矿床直接赋存围岩(图3.1);火山岩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细碧岩、角斑岩、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下白垩统光华组(K1gn)为中酸性火山岩,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在矿区内出露的岩性主要为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英安岩、英安1.第四系河漫滩堆积层;2.下白垩统光华组3.下泥盆统泥鳅河组;4.上奥陶统裸河组;5.矿体;6.推测断层;7勘探线及编号.图3.1二道坎矿区地质简图(据徐文喜,2019修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J]. 江彪,张通,王登红,陈毓川,张大权,黄崇轲,白鸽,王成辉,黄凡. 地质学报. 2020(01)
[2]黑龙江某银多金属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J]. 鲍希波,于献章,郝福来,王艳. 黄金. 2019(11)
[3]内蒙双尖子山Pb-Zn-Ag矿床金属矿物学研究与银的富集机理[J]. 权晓莹,刘春花,孙洪军,王丰翔. 地质学报. 2019(09)
[4]黑龙江省嫩江县二道坎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鲍希波,尹国良,于献章. 黄金. 2019(07)
[5]大兴安岭东北部首个三叠纪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J]. 徐文喜,李成禄,鲍希波,袁茂文,邓昌州,杨元江,徐国战. 矿产与地质. 2019(03)
[6]银的赋存特征及其对选矿的影响[J]. 李磊,郜伟,王明燕,方明山,王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5)
[7]西天山阿希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测试及其指示意义[J]. 毛先成,潘敏,刘占坤,汪凡云,邓浩,韩建民,樊红喜,夏芳,肖飞,魏清峰,三金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8]浅谈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J]. 王忠禹,孙景贵,古阿雷,赵世峰,余日东,刘林萍. 矿产勘查. 2016(03)
[9]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初探[J]. 江彪,陈毓川,王成辉,张大权,白鸽. 矿床地质. 2015(06)
[10]中国银矿的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J]. 张大权,江彪,王登红,王成辉,陈毓川,白鸽. 地质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热成因固体沥青的形成过程及主控因素[D]. 雷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
[2]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基本特征[D]. 谭成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内蒙古吉林宝力格铅锌银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D]. 杜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矿石矿物特征和金银赋存状态研究[D]. 叶吉文.东北大学 2013
[3]北喜马拉雅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床成因研究[D]. 张建芳.中国地质大学 2010
[4]豫西沙沟脉状Ag-Pb-Zn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D]. 高建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本文编号:305009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第1章绪论9类整理。挑选出合适的样品磨制光片、薄片,在光片和薄片基础上挑选扫描电镜片、探针片和原位微量元素测试样品,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撰写论文(见图1.2)。图1.2技术路线图1.6完成工作量论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海陆图件编制更新”项目为依托展开,本人于2018年8月往黑龙江嫩江县多宝山镇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并进行野外资料采集。野外工作完成后,进行室内整理和样品处理观察及各项实验。本次课题研究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4。表1.4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工作内容工作量备注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00余篇作者野外地质调查采集80余块岩矿样品,拍摄100余张野外照片作者光片磨制及鉴定80片吉林大学地学院测试科学实验中心薄片磨制及鉴定18片吉林大学地学院测试科学实验中心显微镜下照片采集200张吉林大学地学院测试科学实验中心扫描电镜分析6点吉林大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扫描电镜实验室电子探针分析37点北京核工业分析地质测试所电子探针实验室与合肥工业大学分析测试测试中心电子探针实验室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25点合肥工业大学矿床勘探中心(ODEC)原位矿物地球化学实验室图件绘制17件作者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第3章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3.1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主要有上奥陶统裸河组(O3l)、下泥盆统泥鳅河组(D1n)和下白垩统光华组(K1gn)。裸河组在矿区内出露的岩性上部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粉砂岩、板岩,下部为凝灰砂岩夹英安岩、含铁砂岩、杂色砂岩,主要在矿区南部出露;矿区内地层主要是下泥盆统泥鳅河组(D1n),泥鳅河组地层沉积岩段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砂岩,二者互层产出,还有粉砂岩、灰岩、凝灰砂岩等,岩石破碎较严重,为该银矿床直接赋存围岩(图3.1);火山岩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细碧岩、角斑岩、中酸性火山岩地层。下白垩统光华组(K1gn)为中酸性火山岩,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在矿区内出露的岩性主要为流纹岩、流纹质晶屑凝灰岩、英安岩、英安1.第四系河漫滩堆积层;2.下白垩统光华组3.下泥盆统泥鳅河组;4.上奥陶统裸河组;5.矿体;6.推测断层;7勘探线及编号.图3.1二道坎矿区地质简图(据徐文喜,2019修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J]. 江彪,张通,王登红,陈毓川,张大权,黄崇轲,白鸽,王成辉,黄凡. 地质学报. 2020(01)
[2]黑龙江某银多金属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J]. 鲍希波,于献章,郝福来,王艳. 黄金. 2019(11)
[3]内蒙双尖子山Pb-Zn-Ag矿床金属矿物学研究与银的富集机理[J]. 权晓莹,刘春花,孙洪军,王丰翔. 地质学报. 2019(09)
[4]黑龙江省嫩江县二道坎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 鲍希波,尹国良,于献章. 黄金. 2019(07)
[5]大兴安岭东北部首个三叠纪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J]. 徐文喜,李成禄,鲍希波,袁茂文,邓昌州,杨元江,徐国战. 矿产与地质. 2019(03)
[6]银的赋存特征及其对选矿的影响[J]. 李磊,郜伟,王明燕,方明山,王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05)
[7]西天山阿希金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LA-ICP-MS原位测试及其指示意义[J]. 毛先成,潘敏,刘占坤,汪凡云,邓浩,韩建民,樊红喜,夏芳,肖飞,魏清峰,三金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8]浅谈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J]. 王忠禹,孙景贵,古阿雷,赵世峰,余日东,刘林萍. 矿产勘查. 2016(03)
[9]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谱系初探[J]. 江彪,陈毓川,王成辉,张大权,白鸽. 矿床地质. 2015(06)
[10]中国银矿的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J]. 张大权,江彪,王登红,王成辉,陈毓川,白鸽. 地质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热成因固体沥青的形成过程及主控因素[D]. 雷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
[2]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基本特征[D]. 谭成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内蒙古吉林宝力格铅锌银矿床物质组成与矿床成因[D]. 杜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矿石矿物特征和金银赋存状态研究[D]. 叶吉文.东北大学 2013
[3]北喜马拉雅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床成因研究[D]. 张建芳.中国地质大学 2010
[4]豫西沙沟脉状Ag-Pb-Zn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D]. 高建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本文编号:305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5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