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真延时网络的相控阵系统

发布时间:2017-04-14 07: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光纤真延时网络的相控阵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光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光控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光控相控阵雷达的核心技术是光学真延时技术,本文在详细研究了光控相控阵雷达和光学真延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出了一种基于光纤真延时网络的相控阵系统。系统采用普通光纤延时线制作光纤延时线网络,其中包含8组光纤延时线对应8个不同的波束指向角,每一组包含8根长度呈等差数列的光纤延时线,通过不同长度的光纤产生不同的光学真延时,该系统中光纤切割精度达到±0.4mm。系统采用光开关控制指向角度的转换,设计了光开关控制电路,并编写了系统的操作界面,其中包含单路选通、循环扫描和往返扫描三大功能。本文为系统设计了12V/1A的直流稳压电源,用于光开关和开关控制电路的供电。在额定负载内电源纹波电压峰峰值在50mV之内,电源转换效率大于80%,输出电压稳定性较好。最后,本文使用SolidWorks设计了系统的仪器箱,将整个系统装箱成盒,并对整机进行测试和分析。分析测量结果得到系统指向角度的误差在±0.33°之内,其相位不均衡度和功率不均衡度都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10GHz频率下1dB压缩点大于10dBm。
【关键词】:光控相控阵系统 光学真延时 光纤延时线 控制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273;TN2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光控相控阵雷达8-11
  • 1.1.1 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8-9
  • 1.1.2 光控相控阵雷达的技术优势9-10
  • 1.1.3 光控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10
  • 1.1.4 光控相控阵雷达的核心技术10-11
  • 1.2 光纤真延时系统概述11-13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3-16
  • 第二章 基于光纤真延时网络的相控阵系统设计方案16-26
  •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6-17
  • 2.2 元器件的选择17-18
  • 2.3 相关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18-26
  • 2.3.1 功率不均衡因子18-23
  • 2.3.2 相位不均衡因子23-26
  • 第三章 光纤真延时网络26-32
  • 3.1 光纤真延时网络的结构26-27
  • 3.2 光纤延时线的制备方案27-28
  • 3.3 光纤延时线的制备工艺28-30
  • 3.4 光纤延时线的测量30-32
  • 第四章 光开关控制模块32-42
  • 4.1 光开关电平控制原理32-34
  • 4.2 光开关控制电路34-37
  • 4.2.1 电路的设计34-35
  • 4.2.2 原理图和PCB电路35-37
  • 4.3 光开关控制程序37-42
  • 4.3.1 编程环境简介37-38
  • 4.3.2 程序流程图与源代码38-42
  • 第五章 系统操作界面42-50
  • 5.1 系统操作界面整体设计42
  • 5.2 开发软件简介42-45
  • 5.3 操作界面程序设计45-49
  • 5.4 操作界面的使用与测试49-50
  • 第六章 供电系统50-54
  • 6.1 开关电源基本原理50-51
  • 6.2 供电系统的设计51-53
  • 6.2.1 电源电路的设计51-53
  • 6.2.2 PCB板的设计53
  • 6.3 电路的测试与分析53-54
  • 第七章 系统整机制作与测试54-62
  • 7.1 仪器箱的设计54-58
  • 7.1.1 SolidWorks图形设计软件简介54
  • 7.1.2 三维图形的设计54-57
  • 7.1.3 整机最终结构57-58
  • 7.2 系统的测试结果与分析58-62
  • 7.2.1 各通道相位差58-59
  • 7.2.2 各通道微波功率59-60
  • 7.2.3 系统1dB功率压缩点60
  • 7.2.4 系统误差分析60-62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8.1 全文总结62
  • 8.2 未来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7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向强,郑晓霞;机载相控阵雷达前视圆面阵天线的方向图的合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李正;;相控阵雷达的关键技术与物理学的波动知识[J];大学物理;2006年03期

3 孙元峰;杨毅;;综合诊断技术在相控阵雷达上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4 李均阁;;雷达技术发展综述及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未来趋势[J];甘肃科技;2012年18期

5 曹延伟;陈砚桥;贺元吉;陈朝阳;王春慧;;电磁脉冲弹对相控阵雷达毁伤能力的仿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3期

6 施京,陈淑珍,邹炼,肖柏勋;时频方法在分析相控阵探地雷达正演数据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5期

7 王晶;;相控阵雷达系统仿真[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8 张健;徐林;吴丽莹;刘翔;张进厂;;液晶光学相控阵可编程光束偏转研究[J];光子学报;2008年08期

9 尹华桥;蔡伟营;;某相控阵雷达发射校正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10 史东兴;杨军;;相控阵雷达数据率参数分析[J];科技风;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庆宇;;相控阵雷达搜索的优化方法[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王帆;赵锋;肖顺平;;防空反导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建模仿真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季明刚;张友益;;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资源综合调度算法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杨非;牛长流;臧淼;;相控阵雷达的信号识别分析[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吴在东;肖海红;;二维相控阵雷达模块化结构设计与实现[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义春;朱旗;龚晨;;锥体共形相控阵波束控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陶晓瑛;钟剑锋;;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密封设计研究[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学林;项鑫;黄广炎;冯顺山;;钨球破片对相控阵雷达典型部件的侵彻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牛岩;刘洪;吴海东;;对某相控阵雷达的脉冲卷积干扰效果分析与仿真[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10 马利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罩结构设计[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琳 刘江平 宋丽娟;现代海战防空“千里眼”:舰载相控阵雷达[N];解放军报;2005年

2 伍冀陆;“阵风”的新RBE2雷达[N];中国国防报;2011年

3 楼宏高 口述 吴天 袁强 整理;说说我掌控的“相控阵”[N];中国国防报;2011年

4 吴腾奇;漫谈相控阵雷达技术[N];中国国防报;2014年

5 本报特约撰稿 亦天;《汉和》:歼-10“雷达革命”[N];中国国防报;2012年

6 水生;为什么相控阵雷达天线不用转动?[N];中国国防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郑莹莹;电子科大打造智能“车联网”世界[N];成都日报;2014年

8 巴丁;建造信息化航母:国防科技面临的新挑战[N];学习时报;2011年

9 刘江平 刘建安;扫视海空的“神眼”[N];解放军报;2001年

10 晓金;“戈”号航母简介[N];中国船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建斌;相控阵雷达资源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周文辉;相控阵雷达及组网跟踪系统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程婷;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江朝抒;机载相控阵雷达地面低速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丁霄;基于方向图可重构技术的相控阵大角度扫描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何俊;相控阵馈电网络中的无源器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忠传;毫米波宽带相控阵数字单脉冲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伍洋;射电望远镜天线相控阵馈源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廖羽宇;统计MIMO雷达检测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何茜;MIMO雷达检测与估计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建斌;相控阵雷达搜索技术研究及其仿真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王哲;数字相控阵雷达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赵宇;相控阵雷达资源优化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闫敏;极化相控阵雷达波束形成与极化合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曾祥东;相控阵雷达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永兵;频控阵阵列参数优化设计及其目标定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安龙;二维相控阵典型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悦辰;相控阵雷达资源调度研究及干扰效能评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展红英;相控阵雷达系统实时任务负载分配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单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光纤真延时网络的相控阵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5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0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