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43敲除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和心脏神经嵴的变化规律

发布时间:2021-03-03 17:12
  目的:探讨敲除Cx43后心脏发育缺陷以及第二生心区和心脏神经嵴前体细胞的迁移分化是否异常。方法:取胚龄10d13d的Cx43基因敲除纯合(Cx43-/-)小鼠和Cx43野生型(Cx43+/+)小鼠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显色以及心脏的三维重建。结果:1.Cx43基因敲除后的小鼠在胚龄10d11d,Isl1阳性第二生心区细胞仍由前肠腹侧经弓动脉延续至心包腔背侧壁,以及经鳃弓核心间充质、心包腔背侧壁延续至流出道远端。至胚龄13d,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形成后,其管壁以及心室左、右流出道壁均可见Isl1阳性细胞的分布,但Isl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2.Cx43基因敲除后的小鼠在胚龄10d11d,Ap2α阳性神经嵴细胞仍可见于弓动脉壁以及动脉囊背侧与腹侧壁,但其数量少于野生型小鼠胚胎(P<0.01)。结论:1.Cx43基因敲除后第二生心区Isl1阳性细胞和Ap2α阳性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路径和分布模式未发生异常,只是表现为迁移细胞数量的减少。2...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x43敲除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和心脏神经嵴的变化规律


胚龄10dCx43-/-小鼠横切面免疫组化染色A示Cx43;B~D示Isl1;E,F分别示SMA、MHC免疫组化染色;Cx43-/-小鼠胚胎未见Cx43阳性(A),前肠腹侧内胚层的正中部仍表达Isl1,相邻间充质内也可见Isl1阳性细胞密集分布

前肠,内胚层,荧光,星号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图3胚龄11dCx43+/+小鼠横切面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染色A,B示Isl1;B为A的放大图;C,D分别示SMA、MHC免疫组化染色;E示Isl1、Cx43荧光双染;Cx43+/+小鼠胚胎前肠内胚层腹侧Isl1阳性细胞形成锥形结构(A,B星号),经两侧弓动脉之间延伸至流出道远端壁(B箭头),该部位为α-SMA、MHC阳性(C,D箭头)。前肠腹侧Isl1、Cx43双阳性间充质细胞较胚龄10d增多(E)。A:Bar=500μm;B~D:Bar=200μm;E:Bar=100μm。fg:前肠;oft:流出道;aa:弓动脉图4胚龄11dCx43-/-小鼠横切面免疫组化染色A示Isl1;B,C分别示SMA、MHC免疫组化染色;Cx43-/-小鼠胚胎前肠内胚层腹侧的间充质(A星号)、心包腔背侧壁(A箭头)可见isl1阳性细胞,但前肠腹侧未能形成典型的锥形结构(A星号)。相邻切片染色显示Isl1阳性的流出道远端可见α-SMA,MHC的阳性表达(B,C箭头)。A~C:Bar=200μm。fg:前肠;oft:流出道

前肠,锥形,星号,结构体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5胚龄11.5dCx43+/+小鼠横切面免疫组化染色A,B示Isl1;C,D分别示MHC、SMA免疫组化染色;B为A的放大图;Cx43+/+小鼠胚胎前肠腹侧Isl1阳性的锥形结构体积增大(A,B星号)。动脉囊进入心包腔,MHC染色阴性(C箭头),锥形结构的尖端Isl1阳性细胞向流出道非心肌部延伸(B箭头),该部位α-SMA阳性(D细箭头),流出道心内膜垫也可见α-SMA强阳性表达(D粗箭头)。A,C,D:Bar=500μm;B:Bar=200μm。fg:前肠;oft:流出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鼠胚呼吸内胚层相关第二生心区发育中的上皮-间充质转化[J]. 师亮,李慧超,景雅,谢建山,陈浩,蔡玉瑾,杨艳萍.  解剖学报. 2018(04)
[2]连接蛋白43在小鼠胚胎心的时空表达规律[J]. 乔爱秀,景雅,蔡玉瑾,冯雅琴,杨艳萍,李海荣,师亮.  解剖学杂志. 2012 (04)
[3]Bmpr2在Cx43基因敲除胎鼠心脏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的表达[J]. 张颖,陈伟呈,黄国英.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31)
[4]Cx43基因剔除小鼠心脏锥干部的异常发育[J]. 赵晓晴,黄国英,谢利剑,彭涛,周国民.  中华医学杂志. 2005(38)



本文编号:3061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061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