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尖山地区长6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块优选

发布时间:2021-04-04 23:18
  胡尖山地区地处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西部,该地区延长组共划分为十个层段,其中长6层段是该区油气勘探的重要层段。经过前人的研究,对研究区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储层和沉积相特征的认识并不明确。而且6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空间结构复杂,成岩类型复杂多样,这些特点阻碍着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为了弄清储层的分布特征,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利区块,为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本文以长6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参考K2和K4标志层,按照沉积旋回以及地层等厚原则,将长6油层组划分成五个小层。发现目的层的构造相对简单,整体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局部地区发育一些起伏不大的鼻状隆起构造。通过对沉积特征的研究,确定了长6储层段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以及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三角洲平原亚相范围自下而上有扩大趋势。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分支河道微相、分流间湾微相和河口坝在研究区内比较发育,平面上砂体沿河道发育,纵向上为多期河道重叠。通过岩心、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储层岩石学特性及孔隙特征,认为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细砂岩,主要发育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交代、溶蚀、胶结以及压实作用在研究区内普遍存在,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胡尖山地区长6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块优选


图1-1技术路线图??

曲线,标志层,地层,时差


3.2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本次研宄的目的层段为胡尖山地区长6油组,地层划分首先要对长6油组与??下部油组长7、以及与上部长4+5油组的分界线有准确的认识。??(1)标志层的选取??根据对区域标志层的认识,长6地层与上部地层长4+5地层之间的分层标志??为K4标志层,但是K4标志房在研宄区发育较差,难以作为目的层段与上部地层??的分层标志,但是通过研宄发现,在研究区内长4+5和长6之间的电性特征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生要表现为两个地层段在声波时差特性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见图2-2,具体表现为长6地层段声波时差值偏低,曲线起伏较平缓,没有非常??明显的尖峰状高值,而长4+5地层段声波时差值明显较高,经常出现尖峰状的高??值,并且局部井段呈梳状,因此依据纵向上声波时差特征的变化,来区分长4+5??与长6地层》??根据对区域标志层的认识,长7地层与长6地层之间的分层标志为K2标志??层,该标志层岩性多发育为铝土质泥岩,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特别明显的自然伽??马高值,并具向上呈漏斗状的反韵律特征,与下部长7地层呈现一个明显台阶式??变化;同时比较明显的髙声波时差以及低电阻率也是该标志层具有的电性特征,??如图2-3所示。??O?>45? ̄ ̄l?I?〇AN8SjT5STyDt?.?OAN89ISSWD1? ̄1|?I?d>^128[S5TVEft??ci?m?gp?i\7?17?ssTVD‘|Klfc.rtl?|1?mi?nna「nn?u?gp?sq?as.?5ST-/D?[i4nl?Imn?rin^r?“n?nn?s,p?:工?i;m?ni>ar?nn?jj?so?'w?ss^/Dlljfcn?I?li

井位图,标志层,地层,图片


?c.F.ni?csccgp?i"7sc^.;n|kiil|ifiiinn&r?ccni??D.QP?Gt^??M&0?1:1(}(}1}?W?2(M(}?0?&(}?GH?20(}?[H)?11&00?|_79?RT?2Q&.00?&?QQGR?2&000?110Q0?^^0.99?RT?200.00?0?(H)?GR?2QD.00?11D00?1?72?HT?2M.00??:SP58.92?_?■?iAC438.61:?Tl?:?:?\?'?^nn?^??_鍾??III!陶£??图2-3长6与长7地层之闻电性羞异(蓝色线为K2标志层>??(2)标准井的确立??为了保证研究区地层划分的准确性,在研宄区的不同位置选取了一些钻遇层??位比较多、钻探深度大弁且标志层比较明显的井位作为标准井a为了保证图片打??印的清晰度,本文仅截取了部分井段进行展示,见图2-4。??(3)骨架剖面建立??在标准井确立的基础上,把标准井作为控制井,按照点-线-面的原则,对全??区的H维立体地层格架进行建立。全区共建立18条连井骨架剖面:北东-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各9条,如图2-5所示。各方向分别选取一条骨架剖面为例作为展??示,(为了保证图片打印的清晰度,本文仅截取了部分井段进行展示)见图2-6、??图?2-7。??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致密低渗砂岩储层定量评价方法[J]. 张广权,胡向阳,陈舒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12)
[2]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致密油储层定量评价[J]. 刘凤伟,谢传礼,刘超,张航,高俊.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5)
[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充填演化模式[J]. 陈林,陆永潮,邢凤存,胡小辉,杨帅,王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4]神经网络技术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J]. 郑璇,赵军龙,许建涛,张伟,李婷,曹俊涛.  陕西煤炭. 2013(02)
[5]Q型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1储层为例[J]. 唐俊,王琪,马晓峰,廖朋,郝乐伟.  特种油气藏. 2012(06)
[6]分形几何方法在复杂裂缝系统描述中的应用[J]. 巩磊,曾联波,苗凤彬,王兆生,魏勇,李娟,祖克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7]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埋藏演化与油气成藏分析[J]. 吴保祥,何金先,张晓丽,徐丽,夏嘉,段毅.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2(06)
[8]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进展[J]. 赵振宇,郭彦如,王艳,林冬娟.  特种油气藏. 2012(05)
[9]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J]. 李运振,刘震,郭彦如,韩品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10]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演化[J]. 付金华,李士祥,刘显阳,邓秀芹.  古地理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 苏为华.厦门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姬塬地区长6储层综合评价及建产有利区预测[D]. 李珊.西北大学 2014
[2]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D]. 雷露.西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18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118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d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