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矿床成因

发布时间:2017-04-20 14:16

  本文关键词:豫西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矿床成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偃(师)龙(门)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铝土矿含矿岩系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东部和东南部36个铝土矿露天采坑内含矿岩系和研究区内钻孔网度为400m×260m的110口铝土矿钻井含矿岩系岩心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岩石薄片观察、全岩地球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锆石阴极发光和同位素测年等手段对铝土矿及其含矿岩系垂向上的宏观沉积特征、岩性组合特征、矿物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底古岩溶的展布特征对豫西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含矿岩系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矿物学分析结果和矿物在表生风化作用中的产生条件以及化学风化的基本原理,认为含矿岩系的原岩可能是比表面积较大、能迅速水解的火山灰形成的。对含矿岩系垂向上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含矿岩系在垂向上经受了强烈的风化作用。根据含矿岩系沉积背景和下伏碳酸盐岩基底岩溶特征,认为这种风化作用是原岩在较好的排水条件下强烈淋滤水解的结果。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下部泥岩中的伊利石可能为火山灰在海相碱性环境中水解产生的蒙脱石在后期埋藏作用过程中经粘土矿物的转化而形成,下部泥岩为火山灰水解产生的钾质斑脱岩。上部泥岩中的高岭石则可能是在陆相或者海陆交互相的酸性沼泽环境下火山灰水解的产物,上部泥岩为火山灰蚀变粘土岩(tonstein)。含矿岩系的产生与火山灰水解的沉积环境的变化有关,对地表含矿岩系基底的古岩溶分析表明,矿体的赋存也受到同沉积期岩溶作用的控制,并且,岩溶作用受到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组共轭的张扭性裂隙的控制,成矿期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为近东西向,与成矿前近南北向的最大主应力不同,所以,推测本溪组沉积时期最大主应力的变化可能是含矿岩系产生的构造背景条件。
【关键词】:本溪组 铝土矿 成因 偃龙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4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22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1.1 目的10
  • 1.1.2 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11-18
  • 1.2.1 研究现状11-17
  • 1.2.3 存在问题17-18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8-20
  • 1.4 工作量20
  • 1.5 本文主要认识、创新点与不足之处20-22
  • 2 区域地质特征22-34
  • 2.1 区域构造背景22-28
  • 2.1.1 华北陆块晚古生代构造背景22-24
  • 2.1.2 偃龙地区构造背景24-25
  • 2.1.3 区域地层概况25-28
  • 2.2 含矿岩系地质概况28-34
  • 2.2.1 豫西铝土矿含矿岩系一般特征28-29
  • 2.2.2 偃龙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一般特征29-34
  • 3 偃龙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矿物学特征34-58
  • 3.1 偃龙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平面上的矿物学特征34-43
  • 3.1.1 下部泥岩的矿物学特征35-38
  • 3.1.2 中部铝土矿的矿物学特征38-41
  • 3.1.3 上部泥岩的矿物学特征41-43
  • 3.2 偃龙地区铝土矿ZK4704含矿岩系垂向上的矿物学特征43-53
  • 3.2.1 下部泥岩的矿物学特征44-49
  • 3.2.2 中部铝土矿的矿物学特征49-50
  • 3.2.3 上部泥岩的矿物学特征50-53
  • 3.3 偃龙地区铝土矿ZK4704含矿岩系垂向上的矿物学变化特征53-58
  • 4 偃龙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58-70
  •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58-60
  •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60-66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66-70
  • 5 偃龙地区铝土矿物质来源和成因分析70-103
  • 5.1 偃龙地区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70-91
  • 5.1.1 岩溶型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的一般认识70-71
  • 5.1.2 河南省岩溶型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的不同认识71-72
  • 5.1.3 偃龙地区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72-91
  • 5.2 偃龙地区铝土矿成因分析91-103
  • 5.2.1 铝土矿产生的基本条件91-93
  • 5.2.2 铝土矿含矿岩系成因分析93-103
  • 6 结论103-105
  • 参考文献105-113
  • 作者简历113-115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在广西百色地区又探明一特大型铝土矿床[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1年02期

2 Г.Р.Кирпаль;张汉英;;铝土矿床的预测和普查(18)[J];轻金属;1984年03期

3 ;铝土矿床评价学术讨论会在京郊召开[J];地质技术经济研究动态;1984年34期

4 周强;;陕县发现一中型隐伏铝土矿床[J];河南国土资源;2006年06期

5 刘平;;贵州铝土矿伴生镓的分布特征及综合利用前景——九论贵州之铝土矿[J];贵州地质;2007年02期

6 李中明;赵建敏;王庆飞;马瑞申;焦赞超;刘学飞;史春睿;;豫西郁山铝土矿床沉积环境分析[J];现代地质;2009年03期

7 杨明坤;谢江涛;罗荣杰;田维红;;贵州清镇猫场铝土矿可溶性试验结果引发的思考[J];贵州地质;2009年02期

8 丛源;赵鹏大;陈建平;董庆吉;;中国铝土矿床品位吨位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6期

9 ;贵州探明大型铝土矿床[J];矿山机械;2010年22期

10 杨中华;孙思磊;孟建寅;;山西铝土矿分散金属元素镓富集特征[J];资源与产业;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探明大型铝土矿床[A];2009年度十大地质找矿进展和十大地质科技成果[C];2009年

2 刘永春;郗国增;;华北铝土矿床成因及河南省铝土矿找矿方向[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廖士范;;我国铝土矿床的发现及其研究现状[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9)[C];1987年

4 张起钻;;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勘查技术方法示范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5 蒋溶;杨殿发;古鸿信;伍桂芳;;中国铝土矿的层位、成因、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9)[C];1987年

6 韦立凡;;试论堆积型铝土矿采剥计划[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邢尚鑫;张林;;段村铝土矿床放射性特征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8 瓮纪昌;李文智;汪慧军;李战明;;支建矿区铝土矿沉积特征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9 ;广西龙州县响水镇铝土矿普查[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潘思贵;;平果铝土矿残矿成因及残矿回收实践[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强邋姚维利;河南西北部探明铝土矿上亿吨[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记者 傅岩;再次探获超大型亿吨铝土矿[N];经济信息时报;2013年

3 于德福;海南总结出铝土矿找矿规律[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4 记者 高长岭 通讯员 张毅;地层深处探出2362万吨铝土矿[N];河南日报;2011年

5 记者 于德福;四川:总结铝土矿五大成矿规律[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记者 于德福;广西五年探获铝土矿4.28亿吨[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记者 丁德福;广西5年探获铝土矿4.28亿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8 记者 张金萍 通讯员 王国甫;贵州铝土矿八区块整装勘查全部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金萍;仡佬山乡探出超大型铝土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10 铁钰;交口探明一个中型铝土矿[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起钻;桂西铝土矿成矿模式与勘查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陈旺;豫西石炭纪铝土矿成矿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崔滔;黔北地区铝土矿成矿环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杨珊;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系统开采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邓传宏;堆积型铝土矿选择性解离—浮选脱硅理论与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程宝成;露天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恢复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8 于蕾;滇东南地区晚二叠世沉积型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焦扬;云南文山天生桥矿区晚二叠世铝土矿沉积古地理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杨中华;山西省铝(粘)土矿综合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龙省;贵州道真县新民铝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麻杰磊;渑池铝土矿物质组成与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韩一杰;镓在铝土矿中赋存形态的分子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江露露;豫西铝土矿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张松;豫西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矿床成因[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宁;山东省铝土矿综合信息矿产预测[D];吉林大学;2012年

7 冯跃文;河南三门峡铝土矿成矿带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白朝益;遵义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闫石;河南省三门峡市小龙庙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韩景敏;鲁西地区二叠系铝土矿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豫西偃龙地区本溪组铝土矿矿床成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18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