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不透水面空间结构时空变化对地表热环境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2 17:22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不透水面的不断增加是影响城市群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群不透水面空间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地表热量分配情况,加剧了大区域热环境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最快的城市群之一,因此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不透水面空间结构的时空变化对其地表热环境演变的影响,对于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和MODIS数据提取2000-2015年的不透水面信息和地表温度信息。采用各种地理空间方法分析不透水面空间结构的时空变化,包括基于缓冲区分析不透水面扩张模式与方向,基于密度梯度分析不透水面内部密度变化,基于景观指数分析不透水面景观斑块变化趋势。另外利用均值标准差法将地表温度分级分析城市群热环境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通过空间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到不透水面空间结构时空变化对其地表热环境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200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不透水面面积从1697.293平方千米增加到9754.936平方千米,主要模式为从中心向周围的“外扩性”扩张、沿海湾交通要道“带状”扩张以及“填充式”扩张。其中不透水面的扩张存在阶段性差异,2...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2章研究区概况及数据13市和城市中心,将郊区作为未受影响的参考,对热环境问题的影响会有低估[97]。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区域,了解快速城市化对区域地表热环境动态和演变的影响,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政策指导,而且为快速城市化下其他城市群地区的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矗图2.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中国的地理位置概况2.2数据来源2.2.1Landsat数据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卫星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共同管理,广泛应用于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探测和监测。自1972年发射第一颗Landsat卫星后陆续发射了8颗卫星。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数据的适用性,选取Landsat卫星影像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源,包括Landsat-5TM,Landsat-7E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本研究使用的2000年到2015年的Landsat卫星数据均从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获取(http://glovis.usgs.gov/)。每年包括7幅遥感影像,行列号分别是121/44,122/43,
广州市的精度验证影像(a)2000(b)2005(c)2010(d)20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群格局变化分析[J]. 王成港,宁晓刚,王浩,刘效江. 测绘科学. 2019(06)
[2]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 杨浩,王子羿,王婧,孟娜. 自然资源学报. 2018(11)
[3]基于不透水面的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J]. 冯珊珊,樊风雷.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4]京津冀城市群1990—2015年城区时空扩展监测与分析[J]. 宁晓刚,王浩,林祥国,曹银璇,杜军. 测绘学报. 2018(09)
[5]城市扩张过程中不透水面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周玄德,郭华东,孜比布拉·司马义. 生态学报. 2018(20)
[6]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时空分布特征[J]. 朱娟,李锟,谢丹妮,班远冲,韩振超,欧阳旸. 环境科学导刊. 2018(03)
[7]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扩展与空间关联测度[J]. 陈昕,彭建,刘焱序,陈云谦,郦天昳. 地理研究. 2018(05)
[8]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与城市用地增长及形态的关系[J]. 舒心,夏楚瑜,李艳,童菊儿,史舟. 生态学报. 2018(17)
[9]近20年京津唐地区不透水面变化的遥感监测[J]. 向超,朱翔,胡德勇,乔琨,陈姗姗.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5)
[10]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时空分布及定量评估研究[J]. 张硕,刘勇洪,黄宏涛.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7)
博士论文
[1]不同气候带城市化效应的差异和城市扩展对区域气候的影响[D]. 马新野.南京大学 2014
[2]上海市城市不透水面及其热环境效应的分形研究[D]. 聂芹.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表热环境的遥感探测及时空演化研究[D]. 张金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环渤海湾不透水面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 翟珂.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5
[2]基于MODIS的长三角城市群热岛特征分析[D]. 钟杰.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MODIS的长三角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研究[D]. 胡恒智.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京津唐城市群热环境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孟倩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
本文编号:3210439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2章研究区概况及数据13市和城市中心,将郊区作为未受影响的参考,对热环境问题的影响会有低估[97]。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区域,了解快速城市化对区域地表热环境动态和演变的影响,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政策指导,而且为快速城市化下其他城市群地区的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矗图2.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中国的地理位置概况2.2数据来源2.2.1Landsat数据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卫星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共同管理,广泛应用于地球资源与环境的探测和监测。自1972年发射第一颗Landsat卫星后陆续发射了8颗卫星。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数据的适用性,选取Landsat卫星影像作为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源,包括Landsat-5TM,Landsat-7E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本研究使用的2000年到2015年的Landsat卫星数据均从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获取(http://glovis.usgs.gov/)。每年包括7幅遥感影像,行列号分别是121/44,122/43,
广州市的精度验证影像(a)2000(b)2005(c)2010(d)20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群格局变化分析[J]. 王成港,宁晓刚,王浩,刘效江. 测绘科学. 2019(06)
[2]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 杨浩,王子羿,王婧,孟娜. 自然资源学报. 2018(11)
[3]基于不透水面的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J]. 冯珊珊,樊风雷.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9)
[4]京津冀城市群1990—2015年城区时空扩展监测与分析[J]. 宁晓刚,王浩,林祥国,曹银璇,杜军. 测绘学报. 2018(09)
[5]城市扩张过程中不透水面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 周玄德,郭华东,孜比布拉·司马义. 生态学报. 2018(20)
[6]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时空分布特征[J]. 朱娟,李锟,谢丹妮,班远冲,韩振超,欧阳旸. 环境科学导刊. 2018(03)
[7]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扩展与空间关联测度[J]. 陈昕,彭建,刘焱序,陈云谦,郦天昳. 地理研究. 2018(05)
[8]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与城市用地增长及形态的关系[J]. 舒心,夏楚瑜,李艳,童菊儿,史舟. 生态学报. 2018(17)
[9]近20年京津唐地区不透水面变化的遥感监测[J]. 向超,朱翔,胡德勇,乔琨,陈姗姗.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5)
[10]珠三角城市群热岛时空分布及定量评估研究[J]. 张硕,刘勇洪,黄宏涛.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7)
博士论文
[1]不同气候带城市化效应的差异和城市扩展对区域气候的影响[D]. 马新野.南京大学 2014
[2]上海市城市不透水面及其热环境效应的分形研究[D]. 聂芹.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表热环境的遥感探测及时空演化研究[D]. 张金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硕士论文
[1]环渤海湾不透水面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 翟珂.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5
[2]基于MODIS的长三角城市群热岛特征分析[D]. 钟杰.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MODIS的长三角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研究[D]. 胡恒智.上海师范大学 2013
[4]京津唐城市群热环境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孟倩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
本文编号:3210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21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