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算法的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4-27 13:12
本文关键词:基于优化算法的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由一定规律排列的亚波长结构组成,它具有自然界中媒质所不具备的电磁响应,因而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兴趣。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实现电磁隐身,即实现目标的RCS缩减。本文基于漫散射原理,通过引入额外的表面电抗,使得人工电磁表面具有不同的相位分布,入射波的能量在交界面处发生强烈散射,从而有效地将反射能量转移到其他角度,实现降低目标RCS的目的。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模型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了通过人工电磁表面实现RCS缩减的有效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不同雷达隐身技术之间的区别,探索了利用人工电磁表面缩减目标RCS的机理。分析了人工电磁表面带宽受限的原因,提出拓展单元带宽的方法。设计出由多谐振单元组成的人工电磁表面,通过全波仿真验证其缩减目标RCS的可行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漫反射原理的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方法。通过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目标RCS快速预估的方法来缩减金属平板的RCS,大大缩减了电磁仿真时间。为了拓宽人工电磁表面的带宽,我们选用风车型多谐振结构作为基本单元进行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该人工电磁表面在7GHz-14GHz内能够有效地削弱目标的RCS(最大缩减25dB),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关键词】:新型人工电磁材料 人工电磁表面 RCS缩减 粒子群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4;O4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基本概念7
- 1.2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7-11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11-13
- 第二章 隐身技术及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13-31
- 2.1 雷达散射截面简述13-16
- 2.1.1 雷达散射截面的定义13-15
- 2.1.2 雷达散射截面缩减的意义15-16
- 2.2 雷达散射截面缩减技术现状16-21
- 2.2.1 雷达吸波材料16-17
- 2.2.2 隐身外形技术17-18
- 2.2.3 光学变换18-19
- 2.2.4 散射相消19-21
- 2.3 相位随机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21-29
- 2.3.1 相位随机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理论基础21-22
- 2.3.2 相位随机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22-29
- 2.4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基于优化算法的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设计31-55
- 3.1 理论与分析31-38
- 3.1.1 阵列天线远场分析31-34
- 3.1.2 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远场分析34-38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38-40
- 3.2.1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39
- 3.2.2 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39-40
- 3.3 宽带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40-48
- 3.4 宽带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实验验证48-53
- 3.5 本章小结53-55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55-57
- 致谢57-59
- 参考文献59-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娥,邓红,樊安,任云霞,祖庸;纳米TiO_2粉体的表面有机处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建国;韩建伟;;航天器表面带电快速评估方法模型[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一鸣;汽车表面护理减少磨损[N];温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少冰;紫外线辐照对喷砂酸蚀纯钛表面生物学活性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张文华;若干表面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邬建敏;蛋白质与酶在固相表面的吸附行为对其生物活性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科;基于优化算法的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2 张新娇;水滴与表面修饰类石墨基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优化算法的低散射人工电磁表面的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