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北哈拉哈塘区白垩系舒善河组下降体系域沉积特征及储层意义

发布时间:2021-08-04 19:28
  哈拉哈塘坳陷位于塔北隆起中部,本论文主要针对在该研究区内白垩系舒善河组的沉积地层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岩心、测井曲线、地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展开了对研究区内整个层序地层沉积相的研究,并着重的分析了该研究区内下降体系域的沉积特征及有利区带进行预测。研究区内的白垩系巴西改组、舒善河组及亚格力木组可以看成一个区域性的二级层序,其内部根据发育的四次水进界面可划分出五个三级层序,分别为SQ1、SQ2、SQ3、SQ4和SQ5。对于研究区内整个卡普沙良群,SQ1-SQ5基本全区发育,SQ1、SQ2、SQ3和SQ4厚度差异不大,且SQ5厚度相对最大,这五个三级层序内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位域和水进域及高位域。在研究区二级层序内部中我们还可进一步将其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及下降体系域。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即为下降体系域,基本与SQ5对应。研究区内下降体系域大致可划分出3-4个四级层序,其中5-1、5-2、5-3厚度较为相似,5-4相对厚度较大。对于研究区内白垩系整体呈现是一套浅水湖盆的沉积充填,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沉积、三角洲沉积及湖泊沉积。其中白垩系早期...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塔北哈拉哈塘区白垩系舒善河组下降体系域沉积特征及储层意义


Posamentier-低位楔概念(Posamentier,1988)

海退,体系域


5wedgesystemtract)。Hunt和Tucker提出的体系域划分是基于对于边界进行重新的选择与划分后、同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速率和方向一致的划分方案,这也说明了盆地内的层序界面是随着基准面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Hunt和Tucker,1992);图1-2Hunt和Tucker-强制性海退楔系统(Hunt和Tucker,1992)1992年,Nummedal提出了对于下降海平面的概念;2000年,Plint和Nummedal进一步提出了将层序中的体系域进行四分的方案,他们认为在相对海平面下降期间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沉积单元即下降期体系域(Fallingstagesystemtract)这一概念,并且将这一概念沿用至今,图1-3Plint和Nummedal-下降期体系域(Plint和Nummedal,2000)。Plint和Nummedal认为下降期体系域是位于高位域的底部的,并且被低位体系域域所覆盖(Plint和Nummedal,2000)。

体系域,海退,海侵


Plint和Nummedal-下降期体系域(Plint和Nummedal,2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强制海退体系域识别特征及其油气意义[J]. 余烨,张昌民,朱锐,杜家元,黄俨然,王莉.  沉积学报. 2019(02)
[2]强制海退体系域的识别特征与成因分析[J]. 徐少华,王英民,何敏,杜家元,陈维涛,秦春雨,王利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3]莺歌海盆地乐东区强制海退体系域及其特征[J]. 张锐,孙作兴,王英超.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6)
[4]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 吴因业,张天舒,张志杰,崔化娟.  古地理学报. 2010(01)
[5]沉积盆地的层序和沉积充填结构及过程响应[J]. 林畅松.  沉积学报. 2009(05)
[6]强制海退沉积作用及其地质意义[J]. 沙旭光,刘健,程新民,周良勇.  海洋地质动态. 2006(11)
[7]东海丽水西次凹古新统明月峰组层序—体系域分析及沉积体系展布[J]. 刘景彦,陈志勇,林畅松,吴志轩.  沉积学报. 2004(03)
[8]塔里木盆地满西区块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模式[J]. 吴因业,顾家裕,CedricG,王招明,申银民.  石油学报. 2003(04)
[9]论陆相层序地层学四分方案的可行性[J]. 董清水,刘招君,方石,柏涛.  沉积学报. 2003(02)
[10]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白垩系层序地层与体系域特征[J]. 肖建新,林畅松,刘景颜.  地球学报. 2002(05)



本文编号:3322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22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