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及邻区小震精定位与应力场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5 03:55
重庆及邻区位于四川盆地的稳定板块内,历史上强震少发,但微小地震活跃,本文从双差定位和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求解应力场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弱震区发震特征,探索地震成因,为该区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双差精定位获取研究区内震源深度和断层性状信息;二是采用P波初动数据获得该区的综合震源机制解及地壳应力场信息,并结合历史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分析本研究区的孕震环境和动力学背景。详述如下:首先,用双差定位法对北纬28.0o32.5o,东经105.0o110.5o范围内2009年1月2019年3月的地震进行重定位,数据下载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编目系统”。参与重新定位的地震事件4144个,其中P波走时个数为1517038个,S波走时个数为1752458个。重定位获得3197个定位事件,覆盖了重庆及邻近地区。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在断裂带附近成条带状,或在断裂带交汇部位丛集分布。由地震分布和区域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地震丛集区,分别为:合川—长寿地区、荣昌地区、綦江地区、石柱—武隆地区、巫山—...
【文章来源】: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盆地中东部及东南缘褶皱构造分区图(李峰等[31])
合川-长寿深地震反射测线解释深度剖面(李峰等[31])
荣昌深地震测线反射剖面解释结果图(李峰等[31])
本文编号:3323017
【文章来源】: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四川盆地中东部及东南缘褶皱构造分区图(李峰等[31])
合川-长寿深地震反射测线解释深度剖面(李峰等[31])
荣昌深地震测线反射剖面解释结果图(李峰等[31])
本文编号:3323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2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