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白洋淀地区全新世河湖相地层的气候记录

发布时间:2021-08-05 09:38
  为了解决华北平原现有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在精确度、分辨率以及气候指标种类较少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我们选取了华北平原中部一套连续的河湖相地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气候替代指标,对研究区全新世气候进行了高分辨率的重建工作。基于华北平原中部霸州BZ剖面沉积物样品的多气候指标分析,包括沉积物粒度、磁化率、TOC、TN、C/N比、δ13C、δ15N、碳酸盐含量、色度,并结合AMS14C数据,重建了研究区10 kyr BP以来的气候变化:10.06.5 kyr BP,研究区的气候较较为潮湿,降水逐渐增加,同时白洋淀水位逐渐上升,湖面在8.4 kyr BP左右内扩展到采样点,但此次湖泊扩张仅持续了很短的时间。然而,6.5 kyr BP一次显著的弱季风事件使得研究区降水大幅降低,白洋淀湖面大幅收缩并退出采样点。研究区在6.52.9 kyr BP进入全新世最适宜期(the Holocene Optimum,HO),该阶段对应地层以连续的深色调粘土沉积为主,地层中富含螺;此时地层中连续的湖相沉积表明...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华北平原白洋淀地区全新世河湖相地层的气候记录


技术路线

华北平原,白洋淀,温度,数据


第2章研究区概况6第2章研究区概况研究剖面(霸州BZ剖面)(39°08′14.8″N,116°15′21.9″E,8mamsl)位于河北省霸州市郊区、白洋淀东北处约20km处的一处人工基坑,前人研究表明此地在中全新世被处于鼎盛时期的白洋淀所覆盖(王会昌,1983)。白洋淀(38°N,116°E,3.6mamsl)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低洼地带,是一个中等规模(表面积108.8km2)的淡水湖,平均水深为6m。现代白洋淀水体的各项物理化学特征如表1所示(Wang,2014)。白洋淀形成于新近纪晚期到第四纪初期,一些学者认为其是华北北部古盆地的残留部分,是全新世中期海侵作用的遗迹,后经过淡化作用成为今天的淡水湖,即沉降作用形成了白洋淀的低洼基矗周边水系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沉积,使得冲积扇和三角洲在该区域不断扩张,华北平原由此开始逐步形成;此时的三角洲平原区水系发育,并向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区汇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面积较小的湖洼,包括今天的白洋淀。白洋淀主体由源自于太行山的滹沱河与永定河两大河流冲积扇汇聚集水而形成,研究区河湖相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西部的太行山及北部的燕山山脉。广义的白洋淀由一系列湖泊湿地所组成,这些湖泊之间通过狭窄水道彼此相连,或在丰水期彼此相连。图2-1华北平原中部多年平均降水与多年平均温度(2018年数据)表2-1夏季白洋淀现代水体主要理化指标pHT(℃)EC(μs/cm)Na+(mg/L)K+Ca2+Mg2+Cl-NO3-SO4-HCO3-SiAlMnFe8.528.311291427.5524512841742831.130.080.080.12

水系分布,白洋淀,水系分布,地理位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7剖面所在地华北平原位于温带季性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入图2-1所示。该地区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研究区域的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2.6°C,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09.2mm。白洋淀位于中国河北省中北部地区(图2-2),现今其主体部分位于保定市安新县内,其平均海拔介于5到8米之间,属于华北平原中部的低洼地带。入淀河流河水均不外泄,故该湖群属于内陆湖群。白洋淀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深受EASM强度的影响,湖泊的水量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与蒸发量。图2-2白洋淀流域地理位置及水系分布(根据谷歌地球底图改绘,水系分布修改自石超艺,20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华北平原末次冰盛期以来典型时段古环境格局[J]. 李曼玥,张生瑞,许清海,肖举乐,温锐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8)
[2]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J]. 徐军,石学法,刘升发,刘建兴,单新,董智.  海洋科学进展. 2018(02)
[3]河北省文安洼湿地晚全新世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J]. 阳小兰,张茹春,王瑞君,毛欣,孟赫男,陈利江.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1)
[4]白洋淀ZK-1钻孔晚更新世以来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J]. 陈亭亭,杨振京,刘荣访,王利康,毕志伟,杨庆华.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06)
[5]中更新世以来华北平原植被演化及其气候响应[J]. 杨吉龙,胥勤勉,胡云壮,袁海帆,肖国桥,周新郢.  地质通报. 2016(10)
[6]Climatic Classification over Asia during the Middle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Based on PMIP Models[J]. Hyuntaik Oh,Ho-Jeong Shi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6(01)
[7]河北白洋淀全新统沉积特征与地层划分[J]. 王永,闵隆瑞,董进,姚培毅,迟振卿.  地球学报. 2015(05)
[8]Holocene vegetational and climatic variation in westerly-dominated areas of Central Asia inferred from the Sayram Lake in northern Xinjiang,China[J]. JIANG QingFeng,JI JunFeng,SHEN Ji,Ryo MATSUMOTO,TONG GuoBang,QIAN Peng,REN XueMei,YAN DeZhi.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3(03)
[9]内蒙古嘎顺诺尔湖泊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古环境意义[J]. 王君兰,李晖,邓伟,郭小燕,李双,张家武.  中国沙漠. 2012(03)
[10]历史时期大清河南系的变迁研究——兼谈与白洋淀湖群的演变关系[J]. 石超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02)



本文编号:3323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23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