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潮间带前沿植被与泥沙沉积协同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06:15
长江口滨海湿地在海岸保护、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维持、固碳减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近五十年来,随着长江上游来沙量的持续减少,以及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可能对长江口滨海湿地造成潜在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生态学和地貌学,生物地貌学(Bio-geomophology)是通过辨识生物与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系统研究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动态的一种新理念。生物地貌学研究对于明确滨海湿地地貌和潮滩生物相互关系,以及对河口泥沙冲淤和上游来水来沙变化的响应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对于湿地的威胁因子分析、生态保育和恢复等具有一定意义。本研究以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东部偏淤泥质的E样地和南部偏粉砂质的S样地,观测了不同生长季节潮滩植被(藨草属Scirpus species)在塑造地貌形态中的作用,以及潮滩植被在潮滩不同高程梯度上的生长特征,初步分析了湿地生物地貌的相互关系。并通过遥感信息解译多年尺度植被格局变化,结合大通水文站水沙通量数据,评估了崇明东滩植被和泥沙沉积对上游来水来沙短期变化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研究区域2018-2019年滩面垂向泥沙冲淤动态观测结果所示,E样地和S样地...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江流域(a)、长江河口(b)与崇明东滩(c)研究样地图(图a引自Yangetal.,2011)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2.3研究方法2.3.1潮滩冲淤动态监测从2013年到2019年,每月或每季观测E样地和S样地的潮滩泥沙沉积动态。采用固定木杆测量法在两处样地将1.3-1.5m长的木杆以大于5m的间隔插入泥滩中,每根杆大约暴露出滩面40-50cm。最初露出的杆长作为参考值(零点),基于最初的参考值计算潮滩的沉积/侵蚀速率和绝对高程变化。2013年E样地和S样地均插入6根木杆;2014年E样地32根,S样地12根木杆;2015年E样地和S样地均为12根;2016年和2017年E样地和S样地均为6根木杆。以上各年间的测量木杆数量差异是由于潮水冲刷木杆丢失后的补充或重新设置所导致。2018年至2019年,增加了监测样点数量,由陆向海方向设置20-25根观测柱,每个监测点间距15-20m。在E样地设置了5条平行样带,S样地共设置了4条平行样带(图2-2)。此外,在2013年初、2018年(3月、5月、7月、9月、11月)和2019年(1月和3月),基于长江口吴淞基准站,使用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下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ContinuousOperationalReferenceSystem)系统的网络RTK技术(Real-timekinematic)测定了观测样地的绝对高程。图2-2研究区域样点布设示意图(·为样点;——为2018年3月滩面等高线)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图2-3中浚潮位站位置示意图Figure2-3LocationofZhongjunTidalStation(2)长江大通水文站水沙数据收集自1950年以来的长江上游径流和泥沙数据来源于中国水利部长江水资源委员会(http://www.cjw.gov.cn/zwzc/bmgb)发布的《泥沙公报》。选取其中的大通水文站(30°84′60″N,117°83′70″E)数据。大通站位于长江口的潮汐上界,距长江河口约640km,已录得长江流域约95%的流量(Yangetal.,2005,2011;Daietal.,2014,2016)。《泥沙公报》中说明,由于推移质仅为悬移质的1%以下,所以用悬沙量来表示总泥沙荷载(Yangetal.,2003)。因此,大通站每日记录的数据大致可以反映入海口的水沙总排放量(Yangetal.,2005,2011;Daietal.,2014,2016)。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大通水文站的泥沙通量历史变化。尤其在本研究野外观测的同步期间(2013-2017年),对大通水文站的逐月和逐年河流径流量和泥沙输运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4数据处理所采集/测定的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SPS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和问题及管理对策建议[J]. 张健,李佳芮,杨璐,李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5)
[2]无人机技术在潮滩地貌演变研究中的应用[J]. 戴玮琦,李欢,龚政,张长宽,周曾. 水科学进展. 2019(03)
[3]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技术应用浅析[J]. 陈坦.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9)
[4]海岸硬防护与海岸软防护综述[J]. 祝贺新,孟祥吉,于林平,刘欢. 山西建筑. 2018(15)
[5]大通水文站水沙变化特征分析[J]. 王利花,路鹏.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4)
[6]流域减沙对长江口典型河槽及邻近海域演变的影响[J]. 刘杰,程海峰,韩露,王珍珍. 水科学进展. 2017(02)
[7]基于地面激光扫描仪的潮滩地貌研究初探[J]. 常直杨,王建,李晶冰,白世彪. 海洋通报. 2016(03)
[8]典型海岛景观生态网络构建——以崇明岛为例[J]. 池源,石洪华,丰爱平. 海洋环境科学. 2015(03)
[9]淤泥质潮滩沉积周期性研究综述[J]. 龚小辉,柏春广,王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10]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 杨伟,陈沈良. 海洋科学. 2011(07)
硕士论文
[1]长江口南汇南滩近期沉积动力过程研究[D]. 王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新生潮滩湿地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技术研究[D]. 胡忠健.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长江口陆源输入变化及河口生态环境响应的初步研究[D]. 梁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4]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变化的遥感研究[D]. 路兵.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崇明东滩水沙输移及植被影响分析[D]. 吉晓强.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67970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江流域(a)、长江河口(b)与崇明东滩(c)研究样地图(图a引自Yangetal.,2011)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2.3研究方法2.3.1潮滩冲淤动态监测从2013年到2019年,每月或每季观测E样地和S样地的潮滩泥沙沉积动态。采用固定木杆测量法在两处样地将1.3-1.5m长的木杆以大于5m的间隔插入泥滩中,每根杆大约暴露出滩面40-50cm。最初露出的杆长作为参考值(零点),基于最初的参考值计算潮滩的沉积/侵蚀速率和绝对高程变化。2013年E样地和S样地均插入6根木杆;2014年E样地32根,S样地12根木杆;2015年E样地和S样地均为12根;2016年和2017年E样地和S样地均为6根木杆。以上各年间的测量木杆数量差异是由于潮水冲刷木杆丢失后的补充或重新设置所导致。2018年至2019年,增加了监测样点数量,由陆向海方向设置20-25根观测柱,每个监测点间距15-20m。在E样地设置了5条平行样带,S样地共设置了4条平行样带(图2-2)。此外,在2013年初、2018年(3月、5月、7月、9月、11月)和2019年(1月和3月),基于长江口吴淞基准站,使用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下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ContinuousOperationalReferenceSystem)系统的网络RTK技术(Real-timekinematic)测定了观测样地的绝对高程。图2-2研究区域样点布设示意图(·为样点;——为2018年3月滩面等高线)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图2-3中浚潮位站位置示意图Figure2-3LocationofZhongjunTidalStation(2)长江大通水文站水沙数据收集自1950年以来的长江上游径流和泥沙数据来源于中国水利部长江水资源委员会(http://www.cjw.gov.cn/zwzc/bmgb)发布的《泥沙公报》。选取其中的大通水文站(30°84′60″N,117°83′70″E)数据。大通站位于长江口的潮汐上界,距长江河口约640km,已录得长江流域约95%的流量(Yangetal.,2005,2011;Daietal.,2014,2016)。《泥沙公报》中说明,由于推移质仅为悬移质的1%以下,所以用悬沙量来表示总泥沙荷载(Yangetal.,2003)。因此,大通站每日记录的数据大致可以反映入海口的水沙总排放量(Yangetal.,2005,2011;Daietal.,2014,2016)。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大通水文站的泥沙通量历史变化。尤其在本研究野外观测的同步期间(2013-2017年),对大通水文站的逐月和逐年河流径流量和泥沙输运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4数据处理所采集/测定的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包(SPS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滨海湿地现状和问题及管理对策建议[J]. 张健,李佳芮,杨璐,李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05)
[2]无人机技术在潮滩地貌演变研究中的应用[J]. 戴玮琦,李欢,龚政,张长宽,周曾. 水科学进展. 2019(03)
[3]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技术应用浅析[J]. 陈坦.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9)
[4]海岸硬防护与海岸软防护综述[J]. 祝贺新,孟祥吉,于林平,刘欢. 山西建筑. 2018(15)
[5]大通水文站水沙变化特征分析[J]. 王利花,路鹏.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4)
[6]流域减沙对长江口典型河槽及邻近海域演变的影响[J]. 刘杰,程海峰,韩露,王珍珍. 水科学进展. 2017(02)
[7]基于地面激光扫描仪的潮滩地貌研究初探[J]. 常直杨,王建,李晶冰,白世彪. 海洋通报. 2016(03)
[8]典型海岛景观生态网络构建——以崇明岛为例[J]. 池源,石洪华,丰爱平. 海洋环境科学. 2015(03)
[9]淤泥质潮滩沉积周期性研究综述[J]. 龚小辉,柏春广,王建.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10]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 杨伟,陈沈良. 海洋科学. 2011(07)
硕士论文
[1]长江口南汇南滩近期沉积动力过程研究[D]. 王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新生潮滩湿地海三棱藨草种群恢复技术研究[D]. 胡忠健.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长江口陆源输入变化及河口生态环境响应的初步研究[D]. 梁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4]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变化的遥感研究[D]. 路兵.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崇明东滩水沙输移及植被影响分析[D]. 吉晓强.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67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6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