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朱日和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与盆地性质

发布时间:2021-08-30 00:19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北部苏尼特右旗朱日和地区,大地构造背景隶属于古生代白乃庙-包尔汉图岛弧带及温都尔庙缝合带,地质背景复杂。本文运用剖面测制、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地球化学、碎屑组分物源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二叠系进行厘定划分、喷发或沉积环境与相模式以及构造背景分析,从而对该区二叠纪盆地性质进行探讨。论文重新梳理、厘定了朱日和地区二叠系层序及其时代,并分析了其沉积环境和物源。其中,下二叠统三面井组发育冲积扇、滨浅海相、浊积扇相沉积;中-下二叠统额里图组为层状火山喷发相堆积,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279.2±1.2Ma;中二叠统于家北沟组为扇三角洲相和孤立台地相沉积,碎屑锆石U-Pb最年青的年龄为274.49±2.86Ma。锆石年龄物源和碎屑组分分析反映出三面井组和于家北沟组物源来源于华北克拉通。论文初步总结了额里图组火山岩堆积序列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额里图组安山岩为一套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推断为双峰式火山岩,产出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综合分析,推断研究区二叠纪为裂谷性质盆地,整个沉积过程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之下,沉积环境由动荡到逐渐趋于稳定,沉积盆地经历了由陆内裂谷→被...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内蒙古朱日和地区二叠系层序地层与盆地性质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

技术路线图,岩石,地球化学,沉积体系


第1章前言81.5研究思路本文主要运用地面地质调查和剖面研究,结合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实验测试分析及综合研究等手段,以板块构造理论、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大地构造学等理论为指导,总结前人研究理论方法,开展朱日和地区二叠系沉积体系研究,其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下(见图1-2)。(1)收集阅读前人研究资料,初步了解研究区,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对典型地层开展剖面测制工作,初步确定地层岩性岩相组合以及接触关系等。(2)野外工作中结合论文需要,采集样品,送样切片,将不同类别样品归类,并分别送实验室测试分析。(3)镜下鉴定岩石薄片,配合手标本特征,分析岩石矿物组成及含量,进行岩石定名。(4)通过同位素年代学及古生物化石研究,确定地层时代。(5)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确定岩石分类、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物源等信息。(6)结合上述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地层序列,恢复沉积相和沉积体系,探讨盆地类型。图1-2技术路线图

地质构造图,造山带,地质构造,区域


第2章区域地质概况10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2.1大地构造位置及其属性研究区位于二连浩特-镶黄旗构造分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部,中亚造山带中东段,北邻南蒙地块,东至嫩江八里罕断裂带。研究对象为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南缘二叠系。以西拉木伦断裂带为界,北部为温都尔庙蛇绿岩带,南部为白乃庙岛弧,经历了繁复的增生造山过程和多期构造变形事件,按构造单元划分位于松辽—浑善达克地块,其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十分复杂。大地构造背景图如图2-1所示。图2-1兴蒙造山带区域地质构造简图(Xiao,200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地区早古生代火成岩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唐建洲,张志诚,陈彦,姬泽佳,杨金福.  岩石学报. 2018(10)
[2]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白乃庙地区徐尼乌苏组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 张金凤,刘正宏,关庆彬,徐仲元,王兴安,朱凯.  岩石学报. 2017(10)
[3]兴蒙造山带南缘早—中二叠世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构造意义[J]. 朱俊宾,和政军.  地质通报. 2017(Z1)
[4]内蒙古赤峰地区二叠纪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彭斌,王国祺,刘乐,杨勇,刘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06)
[5]华北克拉通北缘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来自燕辽裂陷槽中部长城系碱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J]. 张健,田辉,李怀坤,苏文博,周红英,相振群,耿建珍,杨立功.  岩石学报. 2015(10)
[6]用SHRIMP测定锆石U-Pb年龄的工作方法[J]. 宋彪.  地质通报. 2015(10)
[7]华北板块北缘中二叠统于家北沟组植物化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孙跃武,丁海生,刘欢,张德军,公繁浩,郑月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5)
[8]内蒙古白乃庙金矿含金石英脉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 冯晓曦,姚书振,段明,王佳营,曲凯,魏佳林,李光耀,朱强.  地质通报. 2014(10)
[9]兴蒙造山带前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初探[J]. 徐备,赵盼,鲍庆中,周永恒,王炎阳,罗志文.  岩石学报. 2014(07)
[10]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J]. 柳长峰,刘文灿,周志广.  地质学报. 2014(06)

博士论文
[1]内蒙古温都尔庙—白乃庙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演化[D]. 张金凤.吉林大学 2018
[2]内蒙古东南部上石炭统—下三叠统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D]. 朱俊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3]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温都尔庙—集宁火成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的制约[D]. 王挽琼.吉林大学 2014
[4]内蒙古林西—东乌旗地区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D]. 刘建峰.吉林大学 2009
[5]内蒙古苏左旗地区花岗质岩类地球化学及SHRIMP年代学研究[D]. 石玉若.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5
[6]燕山构造带内蒙古隆起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D]. 张拴宏.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兴蒙造山带中段上石炭统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林婷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华北板块北缘中、晚二叠世植物化石[D]. 丁海生.吉林大学 2015
[3]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地区白乃庙群的岩石组合、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张超.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71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371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