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16:46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单个企业受到自身资源的短缺性、创新对技术复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其创新能力日益受到挑战。企业只有通过与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分享构成协同创新网络来提高创新绩效。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并且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企业之一,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对协同创新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强化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提高我国的高科技创新产出,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协同创新网络为切入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研究过程具体如下,首先引入了协同创新网络、知识管理和创新绩效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探究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关系假设。其次,根据关系假设来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借助SPSS、AMO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小样本测试,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题项。再次,检验收集到的数据是否符合信度和效度标准,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拟合检验等来验证关系假设是否成立,最终得到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上与粒子群算法结合建立PSO-SVM智能评...
【文章来源】: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测量模型的模型示意图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5-1)式中,为外在潜变量,为内在潜变量,为外生显变量的误差,为内生显变量的误差,为内生潜变量的误差,外生潜变量无误差。与不相关,与也不相关。为外生变量,为内生变量指标变量即显变量,为对应的因子载荷矩阵。图5-1测量模型的模型示意图Fig.5-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measurementmodel结构模型是描绘潜在变量因果关系的模型,在模型示意图中表现在两个或者多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5-2所示,其方程式可以写为:(5-2)其中,为内在潜变量的系数矩阵,为外在潜变量的协方差矩阵,为方程模型中无法预测或者解释的误差值,也可称之为残差。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图5-2结构模型的模型示意图Fig.5-2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structuralmodel通常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包含有多个测量模型和一个结构模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在于其优点有:(1)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变量,而回归分析只能分析一个;(2)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误差项;(3)可以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即,不仅可以考虑因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考虑因子与指标之间的关系;(4)估计模型的拟合度;XYXY、、、、XYXY、=BB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8图5-4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模型Fig.5-4Structuralmodel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由图5-4可知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2/df1.666;GFI0.994;AGFI0.969;NFI0.993;RMSEA0.051,CJ1、CJ2、CJ3、CJ4对CJ的解释度即路径系数分别为0.90、0.73、0.75和0.70均大于0.71,因此CJ的这四个维度能合理反应CJ,符合要求。将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的数据导入模型2协同创新网络开放性模型,模型图如图5-5所示图5-5协同创新网络开放性模型Fig.5-5Openmodel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由图5-5可知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2/df2.630;GFI0.995;AGFI0.974;NFI0.995;RMSEA0.035,CO1、CO2、CO3、CO4对CO的解释度即路径系数分别为0.92、0.77、0.76和0.74均大于0.71,因此CO的这四个维度能合理反应CO,符合要求。协同创新强度和协同创新网络机制同样也满足单一维度的模型拟合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能力、知识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创业者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J]. 杨刚,谢懿,宋建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15)
[2]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联盟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 吴兴宇,王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03)
[3]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J]. 王骏飞,姜颖,付明. 商业经济研究. 2020(01)
[4]产业融合、技术转移与协同创新绩效[J]. 宾厚,马全成,王欢芳,张伟康. 统计与决策. 2020(01)
[5]技术邻近性、研发投入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J]. 王宛秋,马红君. 管理评论. 2020(06)
[6]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及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断点回归方法[J]. 徐晔,蔡奇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7]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国防创新绩效[J]. 杨晓昕,陈波,张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09)
[8]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沟通行为对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J]. 李金生,乔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11)
[9]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知识协同演化的机制研究[J]. 许倩,曹兴. 中国科技论坛. 2019(11)
[10]科技政策组合的技术创新协同效应研究——供给侧—需求侧视角[J]. 豆士婷,刘佳,庞守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22)
博士论文
[1]企业网络对航天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侯光文.西安理工大学 2019
[2]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 刘畅.吉林大学 2019
[3]科技园区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D]. 刘汉文.中国矿业大学 2015
[4]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 张方华.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武加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49365
【文章来源】: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测量模型的模型示意图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5-1)式中,为外在潜变量,为内在潜变量,为外生显变量的误差,为内生显变量的误差,为内生潜变量的误差,外生潜变量无误差。与不相关,与也不相关。为外生变量,为内生变量指标变量即显变量,为对应的因子载荷矩阵。图5-1测量模型的模型示意图Fig.5-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measurementmodel结构模型是描绘潜在变量因果关系的模型,在模型示意图中表现在两个或者多个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5-2所示,其方程式可以写为:(5-2)其中,为内在潜变量的系数矩阵,为外在潜变量的协方差矩阵,为方程模型中无法预测或者解释的误差值,也可称之为残差。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图5-2结构模型的模型示意图Fig.5-2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thestructuralmodel通常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包含有多个测量模型和一个结构模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结构方程模型在于其优点有:(1)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变量,而回归分析只能分析一个;(2)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误差项;(3)可以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即,不仅可以考虑因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考虑因子与指标之间的关系;(4)估计模型的拟合度;XYXY、、、、XYXY、=BB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8图5-4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模型Fig.5-4Structuralmodel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由图5-4可知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2/df1.666;GFI0.994;AGFI0.969;NFI0.993;RMSEA0.051,CJ1、CJ2、CJ3、CJ4对CJ的解释度即路径系数分别为0.90、0.73、0.75和0.70均大于0.71,因此CJ的这四个维度能合理反应CJ,符合要求。将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的数据导入模型2协同创新网络开放性模型,模型图如图5-5所示图5-5协同创新网络开放性模型Fig.5-5Openmodel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由图5-5可知该模型的拟合度良好:2/df2.630;GFI0.995;AGFI0.974;NFI0.995;RMSEA0.035,CO1、CO2、CO3、CO4对CO的解释度即路径系数分别为0.92、0.77、0.76和0.74均大于0.71,因此CO的这四个维度能合理反应CO,符合要求。协同创新强度和协同创新网络机制同样也满足单一维度的模型拟合检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能力、知识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创业者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J]. 杨刚,谢懿,宋建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15)
[2]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联盟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 吴兴宇,王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03)
[3]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J]. 王骏飞,姜颖,付明. 商业经济研究. 2020(01)
[4]产业融合、技术转移与协同创新绩效[J]. 宾厚,马全成,王欢芳,张伟康. 统计与决策. 2020(01)
[5]技术邻近性、研发投入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J]. 王宛秋,马红君. 管理评论. 2020(06)
[6]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及财务绩效的影响——基于断点回归方法[J]. 徐晔,蔡奇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7]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国防创新绩效[J]. 杨晓昕,陈波,张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09)
[8]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沟通行为对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J]. 李金生,乔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11)
[9]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知识协同演化的机制研究[J]. 许倩,曹兴. 中国科技论坛. 2019(11)
[10]科技政策组合的技术创新协同效应研究——供给侧—需求侧视角[J]. 豆士婷,刘佳,庞守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22)
博士论文
[1]企业网络对航天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侯光文.西安理工大学 2019
[2]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 刘畅.吉林大学 2019
[3]科技园区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D]. 刘汉文.中国矿业大学 2015
[4]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 张方华.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武加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49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44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