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迭部城区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工程设计
发布时间:2021-11-18 05:49
迭部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受不良地质环境条件控制、极端天气和加剧的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迭部县地质灾害频繁,每年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着迭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仍有大量地质灾害隐患,尤以不稳定的黄土斜坡最为突出。本文以迭部城区5段已有不同程度变形的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地质勘查和定性分析基础上,进行斜坡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斜坡防治工程设计方案。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定量评价了不同工况下的斜坡稳定性。结果显示:五段斜坡现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将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地震工况处于不稳定状态。分析发现,除了暴雨外界因素外,地震扰动和人类工程活动因素也是诱发斜坡发生滑塌在外界因素。根据斜坡现状条件和工程地质特征经验,对5段斜坡防治工程设计布置了坡形改变+框架护坡+锚杆(索)+挡土墙(板)+排水工程综合防治工程设计方案。加固后的斜坡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均大于安全系数,将达到防治目的,对保护迭部县城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迭部县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气象水文与地质环境背景10第2章气象水文与地质环境背景甘肃省迭部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西延岷、迭山山系之间的高山峡谷之中,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川交界处。北靠迭山主峰,和卓尼县相依为邻;东与舟曲县相连;东北与定西及陇南地区的岷县、宕昌县毗邻;西、南两面与四川省若尔盖县、南坪县接壤。东径102°55′~104°05′,北纬33°39′~34°20′之间。省道313线东通舟曲县,西跨四川省部分地界进入碌曲县境内,省道210线出迭部县北东与岷县相通,县、乡、村之间均有公路相连,已形成以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主干,通村公路为网络的三级公路交通体系,交通较为便利(图2-1)。图2-1迭部县交通位置图迭部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有藏、汉、回、蒙等民族,总人口5.4万人,藏族3.6万人。迭部县辖1个10乡,52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小组,系藏民族聚居区。东西长110km,南北宽75km,总土地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3称岷山。岷、迭山系主要山峰基岩裸露,山体阳坡多为草坡和少量农田,阴坡多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沟谷江河纵横,山涧泉涌细流。天然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曹伯勋(1995)和张茂省等(2011)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划分为山地地貌、河流地貌、黄土地貌和重力地貌迥然不同的自然地貌单元。(1)山地地貌迭部县北部迭山主脉(西延称光盖山)。海拔高度3600以上,最高峰海拔4920m,相对高差1000—1900m,是白龙江水系与洮河水系的分水岭。迭山山系主峰迭山,岷山山系主峰青山梁,山坡呈现阳坡陡峻,阴坡稍缓的特征,平均坡度在30°~45°之间,也有大于60°的悬崖陡壁,山顶多呈峰状、梁背状。图2-3扎尕那等山地地貌景观图(2)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呈现密集树枝状沟谷,谷地时宽时窄,开阔地段发育一、二、三、四级阶地,阶地不对称,阶面宽一般在50~3000m之间,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2~5m,二、三、四级阶地分布不均。在河流交汇处一般发育有扇形、锥形泥石流堆积体,河谷陡峻,侵蚀切割强烈,多级阶地是本县种植业发展基地。(3)黄土地貌黄土地貌一般分布在中山、中低山的梁面、沟坡等,构成黄土梁、斜坡台地,主要是风积黄土,多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下,厚度小于40m。黄土梁较宽缓,坡度在10°~20°之间,大部分被开垦为耕地,也是泥石流细粒物质的重要来源。黄土台地分布在白龙江及其较大支流的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层,黄土台面较平坦,多见冲沟发育,易被侵蚀。(4)重力地貌
本文编号:3502332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气象水文与地质环境背景10第2章气象水文与地质环境背景甘肃省迭部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岭西延岷、迭山山系之间的高山峡谷之中,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川交界处。北靠迭山主峰,和卓尼县相依为邻;东与舟曲县相连;东北与定西及陇南地区的岷县、宕昌县毗邻;西、南两面与四川省若尔盖县、南坪县接壤。东径102°55′~104°05′,北纬33°39′~34°20′之间。省道313线东通舟曲县,西跨四川省部分地界进入碌曲县境内,省道210线出迭部县北东与岷县相通,县、乡、村之间均有公路相连,已形成以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主干,通村公路为网络的三级公路交通体系,交通较为便利(图2-1)。图2-1迭部县交通位置图迭部县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有藏、汉、回、蒙等民族,总人口5.4万人,藏族3.6万人。迭部县辖1个10乡,52个行政村和2个居民委员会,233个村民小组,系藏民族聚居区。东西长110km,南北宽75km,总土地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3称岷山。岷、迭山系主要山峰基岩裸露,山体阳坡多为草坡和少量农田,阴坡多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沟谷江河纵横,山涧泉涌细流。天然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曹伯勋(1995)和张茂省等(2011)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划分为山地地貌、河流地貌、黄土地貌和重力地貌迥然不同的自然地貌单元。(1)山地地貌迭部县北部迭山主脉(西延称光盖山)。海拔高度3600以上,最高峰海拔4920m,相对高差1000—1900m,是白龙江水系与洮河水系的分水岭。迭山山系主峰迭山,岷山山系主峰青山梁,山坡呈现阳坡陡峻,阴坡稍缓的特征,平均坡度在30°~45°之间,也有大于60°的悬崖陡壁,山顶多呈峰状、梁背状。图2-3扎尕那等山地地貌景观图(2)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呈现密集树枝状沟谷,谷地时宽时窄,开阔地段发育一、二、三、四级阶地,阶地不对称,阶面宽一般在50~3000m之间,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2~5m,二、三、四级阶地分布不均。在河流交汇处一般发育有扇形、锥形泥石流堆积体,河谷陡峻,侵蚀切割强烈,多级阶地是本县种植业发展基地。(3)黄土地貌黄土地貌一般分布在中山、中低山的梁面、沟坡等,构成黄土梁、斜坡台地,主要是风积黄土,多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下,厚度小于40m。黄土梁较宽缓,坡度在10°~20°之间,大部分被开垦为耕地,也是泥石流细粒物质的重要来源。黄土台地分布在白龙江及其较大支流的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层,黄土台面较平坦,多见冲沟发育,易被侵蚀。(4)重力地貌
本文编号:3502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50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