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背景噪声和远震面波研究九嶷山及邻近地区地壳及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

发布时间:2021-11-23 18:50
  地震学是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地震台阵的增加和多种地震学成像方法的发展,我们可以有效地了解地球内部结构信息。这对与我们理解地球各圈层的形成、演化和深部动力学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和双台法,利用连续的三分量地震波数据,分别获取研究区域的Rayleigh波和Love波面波信息,进一步反演出SV波和SH波的速度结构,获得研究区域地壳及整个岩石圈精细的速度结构信息。华南块体由北西方的扬子块体和东南方的华夏块体在新元古代早期拼合形成,并同时形成位于扬子块体东南边缘的江南造山带。华南块体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在总体组成成分和结构存在差异。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在江山-绍兴-萍乡断裂为两个块体之间在北方的具体分界位置,但是对于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在南部的分界及构造属性仍存在较大争议。由于华南地区构造历史复杂,研究其地壳及岩石圈的速度结构对于揭示研究区域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历史及深部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华南块体的地壳及整个岩石圈的速度结构及构造属性,我们于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华南地区九嶷山地区布设了17台宽频流动地震仪。我们利...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利用地震背景噪声和远震面波研究九嶷山及邻近地区地壳及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


华南克拉通地质构造图

利用地震背景噪声和远震面波研究九嶷山及邻近地区地壳及岩石圈S波速度结构


华南地区中生代花岗质火山岩分布图

波形,事件,分量,波形


第2章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方法与双台站互相关法15图2.1一个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波形记录。引用自Campilloetal.,(2003)。Figure2.1Anexampleofarecordofoneofseismicevents(verticalcomponent).QuotefromCampilloetal.,(2003).Yao等人提出了从经验格林函数中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的方法(Yaoetal.,2006)。Bensen等人详细地整理和描述了地震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的数据处理步骤(Bensenetal.,2007)。Lin等人在其基础上整理和描述了利用水平分量的数据提取Love波的数据处理步骤(Linetal.,2008)。随后,地震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ensenetal.,2008;Bensenetal.,2009;Linetal.,2009;Sunetal.,2010;Yangetal.,2007)。随着固定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布设的发展,地震背景噪声的成像精度得到提高,研究区域及成像深度可以往更小更浅的方向发展,研究深度可达近十千米(Huangetal.,2010;Lietal.,2016b)或千米尺度以内(Linetal.,2013)。2.1.2地震背景噪声成像基本原理地震背景噪声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对两个地震台站之间记录到的同一时间段内的连续地震波信号进行互相关和叠加计算,从而获得两个台站之间的经验格林函数,并从中提取出该台站对之间的面波频散信息。图2.2展示了从地震背景噪声信号中提取经验格林函数的物理原理:在各向同性的散射波场中,同一条射线先后穿过两个接收点,其震相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噪声信号是互相关的。对这两个台站分别记录到的相同时间段的地震背景噪声信号做互相关计算可以获得这两个台站之间的互相关函数(Weaver,2005),其与两个台站间的格林函数仅在振幅上存在差异(LobkisandWeaver,2001)。许多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种理论进行解释:模式均分理论(Lo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igh-resolution 3D crustal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deep geodynamic setting[J]. Song LUO,Huajian YAO,Qiusheng LI,Weitao WANG,Kesong WAN,Yafeng MENG,Bin LIU.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9(09)
[2]利用Rayleigh波相速度和群速度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北缘S波速度结构[J]. 余大新,李永华,吴庆举,潘佳铁,张风雪,何静.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3]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J]. 张国伟,郭安林,王岳军,李三忠,董云鹏,刘少峰,何登发,程顺有,鲁如魁,姚安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10)
[4]多地震叠加提取双台间面波频散信息[J]. 陈浩朋,朱良保,叶庆东,王清东.  地震学报. 2012(06)
[5]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舒良树.  地质通报. 2012(07)
[6]幔源岩浆在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形成中的作用:锆石原位Hf-O同位素制约[J]. 李献华,李武显,王选策,李秋立,刘宇,唐国强.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7)
[7]用面波方法研究上扬子克拉通壳幔速度结构[J]. 李永华,吴庆举,张瑞青,潘佳铁,张风雪,曾融生.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7)
[8]华北东北部的面波相速度层析成像研究[J]. 何正勤,叶太兰,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5)
[9]“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及其对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数据支撑[J]. 郑秀芬,欧阳飚,张东宁,姚志祥,梁建宏,郑洁.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5)
[10]南岭中西段燕山早期北东向含锡钨A型花岗岩带[J]. 朱金初,陈骏,王汝成,陆建军,谢磊.  高校地质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华北地区瑞利面波噪声层析成像研究[D]. 房立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9

硕士论文
[1]地震背景噪声方法的理论与实践[D]. 詹中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4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514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