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12-23 08:14
植被是连接土壤、水和大气的纽带,在全球变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变暖,极端气候频发,强度增强,对植被的生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植被覆盖状况的剧变。本文基于1982—1999年黄土高原GIMMS NDVI数据和2000-2017年MODIS NDVI数据与87个气象站日降雨、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数等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黄土高原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1982-2017年黄土高原NDVI以每年0.37%的幅度增加(p<0.01)。黄土高原各月植被NDVI季节变化明显,呈单峰模式变化,从4月开始生长,8月达到峰值,在8月后,NDVI值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上,该地区植被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与1982年相比,2017年黄土高原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状况明显改善,且分布在高值区的东南部植被覆盖状况也呈增长趋势。(2)极端气候指数变化中,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显著,而极端降水指数显著性检验不明显。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表征极端高温事件的指数(SU25、TMAXmean、TMINmean、...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9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2.1研究区概况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中西部(100o54’-114o33’,33o43’-41o16’),包括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区域,海拔800-2000m,面积约为62.4万km2(图2.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3-14.3℃,气温年日较差大,东西部温度变化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秋季,而冬春季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50-750mm,陕北、晋西以及内蒙古准格尔一带极易产生暴雨天气。蒸发量普遍高于降水量,年蒸发量为1400-200mm,大风和沙尘暴天数多。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波状的下降趋势。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西、中三个部分,其中,六盘山以西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由此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植被类型从东南到西北呈带状分布,依次为森林植被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植被带、荒漠草原植被带、草原化荒漠带。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低、人类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原因,使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图2.1黄土高原地区气象站分布及地形图Fig.2.1Distributionandtopographicmapofmeteorologicalstationsintheloessplateau
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9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2.1研究区概况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中西部(100o54’-114o33’,33o43’-41o16’),包括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区域,海拔800-2000m,面积约为62.4万km2(图2.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3-14.3℃,气温年日较差大,东西部温度变化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秋季,而冬春季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50-750mm,陕北、晋西以及内蒙古准格尔一带极易产生暴雨天气。蒸发量普遍高于降水量,年蒸发量为1400-200mm,大风和沙尘暴天数多。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波状的下降趋势。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西、中三个部分,其中,六盘山以西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由此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植被类型从东南到西北呈带状分布,依次为森林植被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植被带、荒漠草原植被带、草原化荒漠带。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低、人类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原因,使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图2.1黄土高原地区气象站分布及地形图Fig.2.1Distributionandtopographicmapofmeteorologicalstationsintheloessplatea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 王晓利,侯西勇. 地理研究. 2019(04)
[2]基于MODISNDVI数据的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 赵安周,张安兵,赵延旭,范倩倩,赵玉玲.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3]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周金霖,马明国,肖青,闻建光.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7(05)
[4]松花江流域极端降雨变化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J]. 钟科元,郑粉莉,吴红艳,覃超.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8)
[5]北疆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气候特征分析[J]. 高婧,井立红,井立军,杨霰,努尔兰·木西亚. 陕西气象. 2017(03)
[6]岩溶区德保县极端降雨事件时空演变趋势分析[J]. 李彤彤,王欣,曾家俊,黄国如.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3)
[7]1961-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旱涝特征及极端和持续性分析[J]. 刘宇峰,原志华,李文正,孔伟,张莉,吴林. 地理研究. 2017(02)
[8]1965—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J]. 赵安周,朱秀芳,潘耀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9]九万山近14年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J]. 张艺成,王光军,朱玉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7)
[10]海口市极端降雨事件演变趋势分析[J]. 陈成豪,李彤彤,冯杰,李龙兵,邢李桃,黄国如.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3)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河川径流及土壤水文的影响[D]. 穆兴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深圳市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D]. 王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对极端气温和降水过程的响应[D]. 祝稳.西北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NDVI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定量分析[D]. 郭敏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
[4]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D]. 姚雪茹.内蒙古大学 2012
[5]内蒙古地区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及其与NDVI的相关性[D]. 杨方兴.长安大学 2012
[6]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控制效果研究[D]. 栾勇.北京林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8123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9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2.1研究区概况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中西部(100o54’-114o33’,33o43’-41o16’),包括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区域,海拔800-2000m,面积约为62.4万km2(图2.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3-14.3℃,气温年日较差大,东西部温度变化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秋季,而冬春季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50-750mm,陕北、晋西以及内蒙古准格尔一带极易产生暴雨天气。蒸发量普遍高于降水量,年蒸发量为1400-200mm,大风和沙尘暴天数多。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波状的下降趋势。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西、中三个部分,其中,六盘山以西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由此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植被类型从东南到西北呈带状分布,依次为森林植被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植被带、荒漠草原植被带、草原化荒漠带。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低、人类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原因,使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图2.1黄土高原地区气象站分布及地形图Fig.2.1Distributionandtopographicmapofmeteorologicalstationsintheloessplateau
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9第2章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2.1研究区概况黄土高原地区位于中国中西部(100o54’-114o33’,33o43’-41o16’),包括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区域,海拔800-2000m,面积约为62.4万km2(图2.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3-14.3℃,气温年日较差大,东西部温度变化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秋季,而冬春季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50-750mm,陕北、晋西以及内蒙古准格尔一带极易产生暴雨天气。蒸发量普遍高于降水量,年蒸发量为1400-200mm,大风和沙尘暴天数多。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波状的下降趋势。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西、中三个部分,其中,六盘山以西是黄土高原地势最高的地区。由此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植被类型从东南到西北呈带状分布,依次为森林植被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植被带、荒漠草原植被带、草原化荒漠带。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低、人类活动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原因,使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图2.1黄土高原地区气象站分布及地形图Fig.2.1Distributionandtopographicmapofmeteorologicalstationsintheloessplatea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 王晓利,侯西勇. 地理研究. 2019(04)
[2]基于MODISNDVI数据的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 赵安周,张安兵,赵延旭,范倩倩,赵玉玲.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3]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周金霖,马明国,肖青,闻建光.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7(05)
[4]松花江流域极端降雨变化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J]. 钟科元,郑粉莉,吴红艳,覃超.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8)
[5]北疆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气候特征分析[J]. 高婧,井立红,井立军,杨霰,努尔兰·木西亚. 陕西气象. 2017(03)
[6]岩溶区德保县极端降雨事件时空演变趋势分析[J]. 李彤彤,王欣,曾家俊,黄国如.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3)
[7]1961-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旱涝特征及极端和持续性分析[J]. 刘宇峰,原志华,李文正,孔伟,张莉,吴林. 地理研究. 2017(02)
[8]1965—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J]. 赵安周,朱秀芳,潘耀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9]九万山近14年植被变化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J]. 张艺成,王光军,朱玉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7)
[10]海口市极端降雨事件演变趋势分析[J]. 陈成豪,李彤彤,冯杰,李龙兵,邢李桃,黄国如.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3)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河川径流及土壤水文的影响[D]. 穆兴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深圳市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D]. 王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西北干旱区植被覆盖动态及其对极端气温和降水过程的响应[D]. 祝稳.西北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NDVI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定量分析[D]. 郭敏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4
[4]鄂尔多斯高原植被变化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D]. 姚雪茹.内蒙古大学 2012
[5]内蒙古地区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及其与NDVI的相关性[D]. 杨方兴.长安大学 2012
[6]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控制效果研究[D]. 栾勇.北京林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8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54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