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比孜里墓地出土人类遗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2 15:00
本文的研究材料为新疆和田地区比孜里墓地出土的人类遗骸。比孜里墓地,位于洛浦县山普拉乡比孜里村东南侧的二级、三级台地上。2016年34月,为配合墨玉县至和田市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40座,均为土坑竖穴墓,根据葬具可分为土坑墓、木棺墓两类。土坑墓根据形状差别,可分为刀形土坑墓、长方形土坑墓;木棺墓依据木棺差异,分为箱式木棺墓、独木棺墓;箱式木棺墓又分为四足式、翻盖式两种;独木棺墓分为原木棺、半原木棺、独木式三种。目前该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尚未出版。比孜里墓地的使用存在延续性和阶段性。其中刀形土坑墓年代最早为西汉时期;箱式墓与独木棺墓在使用年代上存在共时性,使用年代应为东汉至魏晋时期。本文拟从人体测量学、形态学、考古学、古病理学等学科视角对出土的人类遗骸样本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最新的数据和信息参考。本文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为引言。对比孜里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原理进行相关说明。第二章为颅骨测量性性状研究。将土坑墓、原木棺墓、独木棺墓分为三组,分别进行颅骨测量...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比孜里墓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3M3825-30M31A25±M30B30-35M27A40±M32A25±M30A35±M27C30±M32B25-30M33B30±M2940±M37A25-30M3940±发掘现场记录表明,M5合葬墓中至少有97例个体。因为该墓清理前已被盗扰,多数遗骸不是下葬时的初始状态。加之墓内经过焚烧,一部分遗骸已经炭化。经过整理,仅有26例个体满足性别和死亡年龄判定的形态学需求。虽然样本量过少,不能满足统计的基本需求,如果将这些样本视为随机抽样的结果,也可以从中总结出该墓内埋葬个体的几个特点:第一,这些个体的男女比例符合群体正常性比例的一般规律,基本满足一比一的平衡状态。第二、据死亡年龄的分布绘制了图1.2。该组数据表明,男女两性的死亡高峰都在25岁~30岁之间,极少个体进入了45岁区间。第三,未成年个体的出现率有19.24%。如果考虑到保存条件等因素,实际的存在率也许会更高。综合以上证据,本文推测,在此种规制的合葬墓中,可以葬入的个体,并没有经过特殊的筛选或有某种制度规定,个体与个体间具有平等性。该墓内出土的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眉笔、眉石、纺轮、木梳、镰刀、箭镞等等,各类珠饰出土也有一定数量。墓内出土的各种织物,以连缀方式和质地等判断,更可能是常服,不是丧葬专用。由此可见,该墓的埋葬方式和对遗骸的处理,似乎并没有非常强的仪式感。图1.2M5个体死亡年龄区间土坑墓、独木棺墓和箱式木棺墓中,没有发现未成年个体。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在这个时段内的丧葬习俗中,未成年个体不埋葬在该公共墓地。第二,未成年个体集中该墓地未揭露部分。本文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由于总体样本量过少,墓地使用延续时间较长,本文不就性别与死亡年龄做更多讨论。
2.2.1.2对比分析该墓葬的营造方式与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埋葬习俗,与洛浦县山普拉墓地、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的同类墓葬具有可比性。这些墓葬中多人多次埋葬的现象,表明墓葬经过一段时间的沿用,也说明该人群至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为讨论比孜里M5内埋葬的人群与这些文化相关古代居民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上述两个墓地出土颅骨的数据作为对比组。另该墓地中所出的三角唇沿的平底罐,东至青海上孙家寨汉晋墓地也有发现。陶器作为文化因素研究的重要标志物,表明二者之间或许存在文化层面的交流。故将上孙家寨墓地汉代人群数据选为对比组之一。各对比组之间的空间关系见图2.1。图2.1比孜里墓地与文化相关人群的空间关系示意图山普拉墓群,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城西南的戈壁台地上。墓葬群分东、西两区,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于面积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墓地中除出土陶器、木器等日用品外,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毛制品,图案风格多元。墓穴营造方式以土坑竖穴为主,葬具多样。木床、柳条编织的席子、原木棺和箱式木棺都有出现。墓葬中个体数量差异很大,丛葬墓中最多的埋葬个体数达到216个。该墓地是塔里木盆地南缘汉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该墓地1984年出土的人类遗骸曾有形态学研究初步结论。该结论表示:山普拉居民的人种特征呈现非常复杂的现象,兼具了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特征,“山普拉人是一个混血的民族。”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的分类结果也表明山普拉人群是一混合人群。扎滚鲁克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西绿洲边缘地带的台地上,呈东南,西北向分布。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棚架墓和刀形墓为主。丛葬、双人葬与单人葬都有一定比例。随葬品中包括陶器、木器、饰品和精美的丝毛织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论古代人群间颅骨测量性状的差异度[J]. 魏东,王永笛. 边疆考古研究. 2018(02)
[2]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地M64出土颅骨研究[J]. 付昶,王博. 吐鲁番学研究. 2018(02)
[3]山西泽州县和村遗址出土春秋时期人骨初步研究[J]. 原海兵,刘岩,张光辉. 北方文物. 2017(04)
[4]新疆洛浦县比孜里墓地考古新收获[J]. 胡兴军,阿里甫. 西域研究. 2017(01)
[5]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古代居民mtDNA遗传分析[J]. 张芃胤,徐智,许渤松,韩康信,周慧,金力,谭婧泽. 人类学学报. 2013(02)
[6]新疆哈密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创伤、病理及异常形态研究[J]. 魏东,曾雯,常喜恩,朱泓. 人类学学报. 2012(02)
[7]新疆扎滚鲁克文化初论[J]. 邵会秋. 边疆考古研究. 2008(00)
[8]新疆扎滚鲁克古代人群的线粒体DNA分析[J]. 葛斌文,王海晶,谢承志,崔银秋,朱泓,周慧.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6)
[9]新疆于田县流水墓地26号墓出土人骨的古病理学和人类学初步研究[J]. 米夏艾勒·舒勒茨,泰德·H.施米特·舒勒茨,巫新华,王睦. 考古. 2008(03)
[1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价值的判定[J]. 吴秀杰,张全超,李海军. 人类学学报. 2007(04)
本文编号:362193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比孜里墓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3M3825-30M31A25±M30B30-35M27A40±M32A25±M30A35±M27C30±M32B25-30M33B30±M2940±M37A25-30M3940±发掘现场记录表明,M5合葬墓中至少有97例个体。因为该墓清理前已被盗扰,多数遗骸不是下葬时的初始状态。加之墓内经过焚烧,一部分遗骸已经炭化。经过整理,仅有26例个体满足性别和死亡年龄判定的形态学需求。虽然样本量过少,不能满足统计的基本需求,如果将这些样本视为随机抽样的结果,也可以从中总结出该墓内埋葬个体的几个特点:第一,这些个体的男女比例符合群体正常性比例的一般规律,基本满足一比一的平衡状态。第二、据死亡年龄的分布绘制了图1.2。该组数据表明,男女两性的死亡高峰都在25岁~30岁之间,极少个体进入了45岁区间。第三,未成年个体的出现率有19.24%。如果考虑到保存条件等因素,实际的存在率也许会更高。综合以上证据,本文推测,在此种规制的合葬墓中,可以葬入的个体,并没有经过特殊的筛选或有某种制度规定,个体与个体间具有平等性。该墓内出土的随葬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眉笔、眉石、纺轮、木梳、镰刀、箭镞等等,各类珠饰出土也有一定数量。墓内出土的各种织物,以连缀方式和质地等判断,更可能是常服,不是丧葬专用。由此可见,该墓的埋葬方式和对遗骸的处理,似乎并没有非常强的仪式感。图1.2M5个体死亡年龄区间土坑墓、独木棺墓和箱式木棺墓中,没有发现未成年个体。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在这个时段内的丧葬习俗中,未成年个体不埋葬在该公共墓地。第二,未成年个体集中该墓地未揭露部分。本文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由于总体样本量过少,墓地使用延续时间较长,本文不就性别与死亡年龄做更多讨论。
2.2.1.2对比分析该墓葬的营造方式与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埋葬习俗,与洛浦县山普拉墓地、且末县扎滚鲁克墓地的同类墓葬具有可比性。这些墓葬中多人多次埋葬的现象,表明墓葬经过一段时间的沿用,也说明该人群至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为讨论比孜里M5内埋葬的人群与这些文化相关古代居民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上述两个墓地出土颅骨的数据作为对比组。另该墓地中所出的三角唇沿的平底罐,东至青海上孙家寨汉晋墓地也有发现。陶器作为文化因素研究的重要标志物,表明二者之间或许存在文化层面的交流。故将上孙家寨墓地汉代人群数据选为对比组之一。各对比组之间的空间关系见图2.1。图2.1比孜里墓地与文化相关人群的空间关系示意图山普拉墓群,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城西南的戈壁台地上。墓葬群分东、西两区,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于面积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墓地中除出土陶器、木器等日用品外,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丝毛制品,图案风格多元。墓穴营造方式以土坑竖穴为主,葬具多样。木床、柳条编织的席子、原木棺和箱式木棺都有出现。墓葬中个体数量差异很大,丛葬墓中最多的埋葬个体数达到216个。该墓地是塔里木盆地南缘汉晋时期颇具代表性的重要考古发现之一。该墓地1984年出土的人类遗骸曾有形态学研究初步结论。该结论表示:山普拉居民的人种特征呈现非常复杂的现象,兼具了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特征,“山普拉人是一个混血的民族。”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的分类结果也表明山普拉人群是一混合人群。扎滚鲁克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西绿洲边缘地带的台地上,呈东南,西北向分布。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棚架墓和刀形墓为主。丛葬、双人葬与单人葬都有一定比例。随葬品中包括陶器、木器、饰品和精美的丝毛织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论古代人群间颅骨测量性状的差异度[J]. 魏东,王永笛. 边疆考古研究. 2018(02)
[2]且末县扎滚鲁克一号墓地M64出土颅骨研究[J]. 付昶,王博. 吐鲁番学研究. 2018(02)
[3]山西泽州县和村遗址出土春秋时期人骨初步研究[J]. 原海兵,刘岩,张光辉. 北方文物. 2017(04)
[4]新疆洛浦县比孜里墓地考古新收获[J]. 胡兴军,阿里甫. 西域研究. 2017(01)
[5]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古代居民mtDNA遗传分析[J]. 张芃胤,徐智,许渤松,韩康信,周慧,金力,谭婧泽. 人类学学报. 2013(02)
[6]新疆哈密黑沟梁墓地出土人骨的创伤、病理及异常形态研究[J]. 魏东,曾雯,常喜恩,朱泓. 人类学学报. 2012(02)
[7]新疆扎滚鲁克文化初论[J]. 邵会秋. 边疆考古研究. 2008(00)
[8]新疆扎滚鲁克古代人群的线粒体DNA分析[J]. 葛斌文,王海晶,谢承志,崔银秋,朱泓,周慧.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6)
[9]新疆于田县流水墓地26号墓出土人骨的古病理学和人类学初步研究[J]. 米夏艾勒·舒勒茨,泰德·H.施米特·舒勒茨,巫新华,王睦. 考古. 2008(03)
[10]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在人类学研究中价值的判定[J]. 吴秀杰,张全超,李海军. 人类学学报. 2007(04)
本文编号:3621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62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