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索伦山蛇绿混杂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25-01-14 04:33
  索伦山蛇绿混杂岩位于兴蒙造山带中的索伦缝合带西端。为加深对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索伦山蛇绿混杂岩中的蛇绿岩组分和碎屑沉积岩组分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理清了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和构造背景,分析了碎屑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和沉积构造环境,探讨了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并讨论了蛇绿混杂岩对本区成矿潜力的指示意义。索伦山蛇绿岩呈近东西向展布,岩石类型较齐全,主要有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纯橄岩、玄武岩、辉长岩、辉绿岩、放射虫硅质岩。蛇绿岩具有大小不同的岩块混杂在基质中的混杂岩特征。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和辉长岩在形成时分离结晶占主导地位,很少受到地壳的混染。玄武岩起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亏损地幔5%~10%部分熔融,辉长岩为含石榴子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亏损地幔来源,熔融程度更大。二者在形成时还受到俯冲流体的交代,显示出N-MORB和岛弧岩浆岩双重地球化学特征,属洋内弧后盆地扩张环境的俯冲带上盘(SSZ)型蛇绿岩。索伦山SSZ型弧后盆地蛇绿岩代表早二叠世洋内俯冲的产物,表明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应在早二叠世之后。上石炭统本巴图组向上至中二叠统哲斯组,砂...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A)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和(B)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图

图2-1(A)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和(B)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1第2章区域地质背景2.1大地构造背景索伦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蒙造山带西部(图2-1A)。区域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较多,依据Xiaoetal.(2003)和Jianetal.(2008)的研究,本文将兴蒙造山带从北到南可划分为乌里雅斯太活动大....


图2-2研究区地质图(据李刚柱等,2016)

图2-2研究区地质图(据李刚柱等,2016)

第2章区域地质背景14群中(刘伟等,2018)。早古生代岩浆活动高峰集中于奥陶纪,形成奥陶纪岩浆唬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主要形成早二叠世的基性-超基性岩,它们构成蛇绿岩组合。早-中二叠世岛弧火山岩和岛弧侵入岩亦较发育(薛建平等,2018)。中生代岩浆活动主要为中三叠世花岗岩及侏罗纪陆相....


图3-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A)、构造纲要图(B)和研究区乌珠尔少布特地区地质图(C)

图3-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图(A)、构造纲要图(B)和研究区乌珠尔少布特地区地质图(C)

第3章蛇绿岩地质和岩相学特征16第3章蛇绿岩地质和岩相学特征3.1空间展布特征索伦山蛇绿岩分布于索伦缝合带西端(图3-1A),西起哈布塔盖,经索伦敖包到乌珠尔少布特地区,北侧进入蒙古国境内(图3-1B),南侧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混杂岩呈断层接触,向东延伸与满都拉蛇绿岩相接,在区域....


图3-2索伦山蛇绿岩野外地质特征及各组分间的接触关系

图3-2索伦山蛇绿岩野外地质特征及各组分间的接触关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17蛇绿岩以混杂岩的形式产出,具有大小岩块混杂在基质中的特征(图3-2H、I),块体由脆性的蛇绿岩组分构成,基质由塑性的沉积组分(主要为二叠纪的粉砂岩和硅泥质沉积)组成(图3-1C)。位于蛇绿岩南侧的石炭纪-二叠纪混杂岩,由各沉积岩块(灰岩、沙砾岩....



本文编号:4026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4026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