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区域地层格架建立及油气成藏分析
本文关键词:琼东南盆地区域地层格架建立及油气成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琼东南盆地 构造演化 地层厚度 区域地层格架 中央峡谷砂体 油气成藏分析
【摘要】:琼东南盆地历经断陷、断坳、裂后热沉降和裂后加速沉降等一系列的构造变动,沉积环境由始新世的滨海环境发展为现今的深水环境,形成了一套包括滨岸沉积、滨浅海沉积、陆架和陆坡沉积、以及半深海沉积的地层组合,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的生储盖条件,已成为当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本文以地震地质解释理论为指导,以构造环境特征和盆地构造演化为切入点,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古生物年代学和油气成藏的综合分析,系统分析了琼东南盆地的构造演化,建立了适用于盆地的区域地层格架,并进一步分析了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指出了油气资源勘探的目标地层。主要成果包括:(1)自渐新世以来,琼东南盆地沉积堆积速率分别在距今5.5Ma、11.6Ma、 16.0Ma、23.0Ma和31.5Ma时发生过突变,这在现今的陆架区和陆坡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距今约16.0Ma左右,陆架区沉积堆积速率减慢,而陆坡区变化不明显;在距今约5.5Ma前后,陆架区沉积堆积速率较陆坡区快。各组地层(按年代由新到老排列)沉积厚度与距今年代的关系呈“V”型模式,即黄流组与梅山组地层较其它组薄。区域性地层厚度的变化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作用,其次是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单元和物源供给等。区域性差异分析表明:在中新世(距今约23.03Ma)南海扩张轴跃迁使盆地崖城区和宝岛松涛区沉降速率变慢,对陵水区未产生显著的影响;发生于上新世(距今约5.5Ma)的盆地沉降中心的迁移使崖城区沉积堆积速率较宝岛松涛区快。(2)结合钻井,对盆地区域内地震剖面进行了主要地层界面(T20、T30、T40、T50、T60和T70)的识别和提取(点),继而结合连井地震剖面(线)和盆地区域过井地震剖面(面)对主要地层界面做了追踪对比分析,再依据古生物年代,建立了适用于琼东南盆地的区域地层年代格架。以T60地震反射界面(距今23.03Ma)为界,将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分为裂陷和裂后坳陷两个阶段。再根据断裂发育情况及构造事件对盆地的影响,进一步将裂陷阶段分为断陷作用期(始新世-早渐新世)和断坳活动期(晚渐新世),将裂后坳陷阶段划分为热沉降期(早-中中新世)和加速沉降期(晚中新世-上新世)。(3)在琼东南盆地浅水区主要沉积了新近系地层(T60-T20),断裂基本不发育,地层厚度变化不大,极少有明显的上超和削截,局部发育有有利于油气储集的三角洲沉积体系,表明琼东南盆地新近纪时期受构造作用影响较小。在深水区,新近系地层(T60-T20)和浅水区特征相似,仅反射特征有所不同;古近系地层(T100-T60)内部层序结构主要为楔状或近平行状,具有明显的上超和削截,地层厚度较大,断裂明显并导致地层错断,表明盆地深水区在古近纪时期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并伴随强烈的拉张和快速沉降作用,沉积环境主要为滨浅海。(4)连井地震地层剖面分析表明:在近东西向的中央峡谷内存在有三期砂体:第一期砂体(井深3528-3336 m,厚约192 m)形成于距今11.6-5.5 Ma(T40-T30)分布范围跨越中央峡谷的陵水-松南-宝岛段,沉积物构成包括浊积水道沉积、浊积席状砂、块体流沉积、深海泥质沉积、天然堤及漫溢沉积等;第二期砂体(井深4100-3900 m,厚约200 m)形成于距今5.5-4.2 Ma(T30-T29)分布范围跨越中央峡谷的乐东-陵水段,以重力流沉积为主;第三期砂体(深度3630-3400 m,厚约230 m)发育于距今4.2-3.6 Ma(T29-T28)分布于峡谷的乐东-莺东段,以浊积水道沉积为主。三期砂体在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自东向西、由老到新依次展布,构成了良好的油气储层体。(5)结合总有机碳(TOC)和二价硫(S2-)分析表明,崖城组和陵水组地层为琼东南盆地最为有利的生烃层位,梅山组地层次之。琼东南盆地发育了多套储盖组合,其中以陵水组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砂岩为储层,以陵水组二段浅海泥岩为盖层的“黄金组合”,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的崖城和松涛凸起周边、崖北和松西凹陷北缘、松东北斜坡、中部宝岛和长昌凹陷北缘以及陵南低凸起周缘,是琼东南盆地最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6)琼东南盆地不同的构造样式控制不同的油气运聚输导方式,使盆地形成了断块型成藏模式、凸起型成藏模式和峡谷型成藏模式等三种油气成藏模式。盆地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以潜山圈闭和构造圈闭为主的Ⅰ类圈闭及以披覆背斜和地层岩性圈闭为主的Ⅱ类圈闭。古近纪裂陷阶段的断层活动对古近纪油气及流体运移的控制主要体现为侧向输导。新近纪裂后坳陷阶段断层活动对油气及流体运移的控制主要体现为垂向输导。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 构造演化 地层厚度 区域地层格架 中央峡谷砂体 油气成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0 前言13-23
- 0.1 调查研究现状及主要科学问题分析13-17
- 0.1.1 油气勘探现状13-14
- 0.1.2 构造演化研究14-16
- 0.1.3 地层格架研究16-17
- 0.1.4 主要的科学问题分析17
- 0.2 选题依据与意义17-18
- 0.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18-23
- 0.3.1 研究方法18-20
- 0.3.2 主要研究内容20-21
- 0.3.3 本文主要工作21-23
- 1 区域地质概况23-30
- 1.1 地理位置与钻探23
- 1.2 沉积地层23-25
- 1.2.1 前古近系24
- 1.2.2 古近系24
- 1.2.3 新近系24-25
- 1.2.4 第四系25
- 1.3 地质构造25-28
- 1.3.1 构造背景25-26
- 1.3.2 构造单元划分26-27
- 1.3.3 断裂体系及其特征27
- 1.3.4 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27-28
- 1.4 油气地质概况28-30
- 1.4.1 烃源岩特征28-29
- 1.4.2 储盖组合29-30
- 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及盆地构造演化30-44
- 2.1 大地构造环境30-35
- 2.1.1 主要断裂30-31
- 2.1.2 主要凹陷及构造样式31-35
- 2.2 沉积地层厚度35-39
- 2.2.1 沉积地层厚度的“V”型模式35-36
- 2.2.2 深、浅水区地层厚度变化36-37
- 2.2.3 地层厚度区域性差异37-39
- 2.3 盆地构造演化39-42
- 2.3.1 区域构造事件对盆地构造特征的影响39-40
- 2.3.2 盆地构造演化期次的重新厘定40-42
- 2.4 小结42-44
- 3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层格架建立44-57
- 3.1 钻井及地震剖面44
- 3.2 古生物地层年代44-45
- 3.3 井震地层对比45-50
- 3.3.1 单井地震剖面分析45-47
- 3.3.2 深、浅水区(南北向)地层对比47-49
- 3.3.3 中央峡谷连井(东西向)地层对比49-50
- 3.4 区域地层格架50-55
- 3.4.1 主要地震界面的识别50-52
- 3.4.2 LS33a钻井古生物年代格架52-53
- 3.4.3 区域地层年代格架的建立及主要地层分布53-55
- 3.5 小结55-57
- 4 油气成藏分析57-69
- 4.1 琼东南盆地烃源岩特征57-61
- 4.1.1 烃源岩分布57-59
- 4.1.2 形成烃源岩的主要地质时期59-61
- 4.2 琼东南盆地有利的储层体及储盖组合特征61-64
- 4.2.1 有利储集体的分布61-62
- 4.2.2 储盖组合62-64
- 4.3 琼东南盆地油气运聚输导系统64-67
- 4.3.1 构造特征对油气运聚输导的影响64-66
- 4.3.2 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藏的控制66-67
- 4.4 小结67-69
- 5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明;李俊良;姜涛;田姗姗;张成;解习农;;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的形态及成因[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4期
2 刘见宝;孙珍;刘彦宾;赵中贤;王章稳;;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及展望[J];海洋地质前沿;2012年04期
3 贺超;龙根元;吴世敏;;琼东南盆地地壳伸展因子计算及其伸展模式探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2年02期
4 何云龙;解习农;李俊良;张成;张建新;;琼东南盆地东西部块体流沉积内部结构特征的差异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廖静;徐海春;;气测综合曲线分析法在南海琼东南盆地的应用[J];录井工程;2013年03期
6 肖军;王华;姜华;吕学菊;岳勇;;琼东南盆地第三系低位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佟殿君;任建业;雷超;阳怀忠;尹新义;;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岩石圈伸展模式及其对裂后期沉降的控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何云龙;解习农;李俊良;张成;苏明;;琼东南盆地陆坡体系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2期
9 张恒超;张功成;王振华;何玉平;;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实践[J];海洋石油;2011年04期
10 王丽君;李强;刘爱群;严恒;;琼东南盆地井震平均速度误差分析及校正[J];地质学刊;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兵;王家林;陈冰;;南海西北部琼东南盆地基底结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树林;;四分量地震在琼东南盆地应用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叶瑛;吴能友;邬黛黛;张平萍;季珊珊;董海良;;琼东南盆地甲烷微渗漏的地质与地质微生物记录[A];海洋地质、矿产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施小斌;蒋海燕;徐行;杨军;于传海;杨小秋;;琼东南盆地的地热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地热:从地表到深部论文集[C];2014年
5 张中杰;刘一峰;张素芳;范蔚茗;陈林;;琼东南盆地地壳伸展深度依赖性及其动力学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6 于鹏;王家林;钟慧智;陈冰;;琼东南盆地基底结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李维新;邓启才;张文;秦瑞宝;;琼东南盆地西区岩石物理和地震响应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宋洋;赵长煜;张功成;宋海斌;单竞男;陈林;;南海北部珠江口与琼东南盆地构造-热模拟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9 肖军;王华;刘军;陈少平;姜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勘探方向选择[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哲;杨风丽;吴建勋;;琼东南盆地深部构造特征的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江其勤;琼东南盆地油气资源完成评价研究[N];中国石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云龙;琼东南盆地陆坡区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成因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杜同军;琼东南盆地层序地层和深水区沉积充填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康波;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沉降—热演化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4 李绪宣;琼东南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及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5 蔡佳;琼东南盆地古近系古地貌恢复及其对层序样式和沉积特征的控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翟普强;琼东南盆地泄压带特征及其与天然气成藏耦合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赵必强;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8 胡忠良;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9 朱四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低幅构造速度研究与PSDM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居云;琼东南盆地北部坳陷带构造演化及其对煤系烃源岩的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陈宏言;琼东南盆地区域地层格架建立及油气成藏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尹新义;琼东南盆地断裂组合样式及其变形机制模拟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王力;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新世早中期沉积特征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5 吴敬武;琼东南盆地南部凹陷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李娜;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渐新世以来沉积古环境及物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赵小庆;琼东南盆地目的层成岩作用研究与有利储层预测[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8 陈奎;琼东南盆地油气目标地层沉积物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王振业;琼东南盆地—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赵蒙维;琼东南盆地新生代古海洋环境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57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75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