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厄尔尼诺对东亚大气环流年际变化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两类厄尔尼诺对东亚大气环流年际变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厄尔尼诺 年际变化 东亚季风 沿岸波列 NAO
【摘要】:本文将1950-2012年间的厄尔尼诺事件及其大气影响根据其不同的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空间分布型分为两类进行初步讨论。一类为东太平洋(EP)型厄尔尼诺,也被称作传统型厄尔尼诺,其特征是最强的暖海温异常分布在nino-3区(5°S-5°N,150°-90°W)。另一类是中太平洋(CP)型厄尔尼诺,在其它研究中也被称为暖池型厄尔尼诺、El Nino Modoki等,其特征是最强暖海温异常区位于日界线附近(5°S-5°N,160°E-150°W)。主要结论如下:(1)将两类厄尔尼诺按海温指数的峰值是否在冬季(CP型分为峰值在秋、冬、春)进行分类比较,峰值在不同季节的厄尔尼诺其海温异常、向外长波辐射(OLR)、大气环流场的分布和演变都有很明显的不同。峰值在冬季的EP型厄尔尼诺的海温异常更强,同时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从IOD型向海盆模式转变的过程也更明显,热带地区对流活动和OLR异常的分布和演变基本与海温变化相吻合,赤道上空的西风异常和菲律宾海反气旋也更加明显。CP型的情况比较复杂,尤其是峰值在发展年秋季时,不但海温异常是最强的,热带印度洋的中部区域也出现了比峰值在其它季节时明显的海温异常。(2)波作用通量显示,在冬季EP型厄尔尼诺年中高纬度Rossby波的能量传播比CP型更加强盛,尤其是在太平洋上的能量活动中心比CP型更加明显;在夏季无论是EP还是CP型厄尔尼诺年波作用通量的强度都比在冬季时弱得多,Rossby波频散强烈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风带附近,但EP型仍然比CP型要强。(3)将两类厄尔尼诺年11-3月和5-9月的NAO指数分别进行合成,结果表明冬季12月和2月EP型NAO指数为正CP型为负,其中最明显的是12月;夏季5月、7月和9月EP型NAO指数为负CP型为正,其中最明显的是7月。(4)本文利用美国NOAA地球流体动力学实验室开发的AM2.1大气模式模拟了两类厄尔尼诺大气环流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模式模拟的大气环流异常基本上与再分析数据吻合,这表明大气对两类厄尔尼诺非绝热加热的响应可以很好的解释观测中两类环流场异常的区别。
【关键词】:厄尔尼诺 年际变化 东亚季风 沿岸波列 NAO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732;P43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9
- 1.1 引言10-11
- 1.2 两类厄尔尼诺的提出11-12
- 1.3 两类厄尔尼诺的研究进展12-17
- 1.4 本文拟研究的问题和论文内容安排17-19
- 2. 资料和方法19-23
- 2.1 资料说明19-20
- 2.1.1 再分析资料19
- 2.1.2 大气环流模式及试验19-20
- 2.2 文中所用的指数和物理量20-22
- 2.2.1 海温指数20-21
- 2.2.2 Takaya and Nakamura波作用通量21-22
- 2.3 方法介绍22-23
- 2.3.1 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22
- 2.3.2 EOF分析22-23
- 3. 两类厄尔尼诺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演变和特征23-57
- 3.1 大气环流的逐月演变23-36
- 3.1.1 海温异常23-25
- 3.1.2 对流层低层25-30
- 3.1.3 对流层中层30-33
- 3.1.4 对流层高层33-36
- 3.2 海温的演变对环流场的滞后影响36-44
- 3.3 两类厄尔尼诺年冬季和衰退期夏季的能量传播特征44-48
- 3.4 两类厄尔尼诺与NAO正负位相的关系48-49
- 3.5 峰值不同的两类厄尔尼诺对大气环流的影响49-55
- 3.6 本章小结与讨论55-57
- 4. 模式数据结果与再分析数据结果的比较57-63
- 4.1 AM2.1大气模式结果57-62
- 4.1.1 海温异常57-58
- 4.1.2 环流场异常58-62
- 4.2 本章小结与讨论62-63
- 5. 总结与展望63-66
- 5.1 全文主要结论63-65
- 5.2 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72
- 致谢72-73
- 个人简历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立生;陆维松;;热带海温异常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机制研究[J];干旱气象;2006年02期
2 林爱兰;郑彬;谷德军;李春晖;梁建茵;;与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有关的两类海温异常型[J];高原气象;2009年05期
3 李刚;李崇银;谭言科;白涛;;南太平洋海温异常及其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年04期
4 葛孝贞;余志豪;葛明;;中纬度海温异常与环流变化的数值模拟[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5 陈佩燕,倪允琪,殷永红;近50年来全球海温异常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温度异常影响的诊断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1年04期
6 郭裕福 ,赵 彦 ,王 嘉;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与海温异常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3期
7 梁建茵,吴尚森;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南海西南季风建立早晚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3年01期
8 冯瑞权,吴池胜,王安宇,古志明,侯尔滨,唐天毅;南海海温异常对华南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01期
9 刘少锋;陈红;林朝晖;;海温异常对2008年1月中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年04期
10 段美成;海温异常对季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进退的数值模拟[J];海洋预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爱兰;郑彬;谷德军;李春晖;梁建茵;;与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有关的两类海温异常型[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梁建茵;杨菘;;南海西沙观测资料揭示的海温异常及海气相互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曾鼎文;;北大西洋风暴轴对“三核型”海温异常响应的数值模拟[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4年
4 况雪源;张耀存;黄丹青;黄樱;;南海海温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诊断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5 钱永甫;梁姗姗;黄丹青;;江淮梅雨期降水与尼诺区海温异常的多尺度联系[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李超;韩桂荣;孙燕;;副热带气象发展及生态环境影响副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8副热带气象发展及生态环境影响[C];2013年
7 杨辉;李崇银;;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综合模及其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杨静;钱永甫;;江淮流域入梅与全球海温异常关系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张震宇;王志刚;李万里;程哲;;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及对东亚环流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蕾;张人禾;;不同区域海温异常对中国夏季旱涝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璇;海洋与干旱[N];中国海洋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磊;热带不同海域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与降水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谭桂容;夏季亚洲中纬度大陆高压活动特征及其异常的机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杨明珠;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主要降水区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迪;两类厄尔尼诺对东亚大气环流年际变化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冯娟;热带太平洋三极型和偶极型海温异常对中国夏季气候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徐同;中国气温的非线性特征及气温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李琰;前期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6月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的影响[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魏东;日本东部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对初夏鄂霍次克海高压的影响[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周建玮;高原积雪和海温异常影响西北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李慧;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6-7月降水异常的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李秀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时间变率与东亚夏季风潜在可预报性关系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王钦;热带海温异常影响2010和1998年夏季降水的对比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
10 钱代丽;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变动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5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78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