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膜改性及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4:45

  本文关键词:聚乳酸膜改性及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聚乳酸 改性 聚己内酯 聚乙二醇 脂肪酶 酶固定化


【摘要】:为了改善聚乳酸(PLA)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扩大PLA的应用领域,本文以PLA为材料,分别通过聚己内酯(PCL)和聚乙二醇(PEG)改性制得复合膜,研究了不同改性剂和添加量对PLA膜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PEG增塑改性制备的PLA/PEG膜由于其独特的微孔结构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脂肪酶固定化载体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PLA和PCL以8/2、6/4、5/5、4/6、2/8的添加比(w/w)共混改性,用浇铸法制膜后分别测定改性膜的表面疏水性、机械性能、表面表征、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LA/PCL共混膜均为疏水表面,由于共混膜中PCL含量增多,PLA/PCL膜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但是断裂伸长率只从2.7%增加到3.6%,远远小于纯聚己内酯(62.5%),说明二者混合后复合膜的力学强度降低但没有起到很好的增韧作用。采用PLA和PEG(分子量400、1000、4000、6000)以9/1、8/2、7/3、6/4的添加比(w/w)对PLA增塑改性。研究说明,PEG添加会提高PLA膜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PLA/PEG复合膜抗拉强度和弹模量随着PEG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断裂拉长率却增大,柔韧性获得改进;PLA/PEG复合材料的熔点下降,常温塑性增强。此外,添加PEG也可以达到制备PLA微孔膜的目的,且PEG分子量愈小,PLA/PEG膜孔隙率愈大。当聚乳酸与聚乙二醇添加比为8:2(W/W), PEG分子量为400时,最适合作为载体材料用于脂肪酶的固定化。选用PEG分子量为400、PEG/PLA添加比为8:2(W/W)制备的PLA/PEG微孔膜经活化后用于脂肪酶(Candida rugosa TypeⅦ)的共价固定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脂肪酶在PEG/PLA膜上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在该条件下能够得到酶负载量为7.41±0.24 mg/g,活性为25.11±0.95U/g膜的脂肪酶膜。评价自由脂肪酶和脂肪酶固定化酶膜稳定性可知,脂肪酶经化学固定化以后,固定化脂肪酶的pH值、热及贮存稳定性都增强。因此,PLA/PEG微孔膜是一种很有前景脂肪酶固定化的固体支持材料。
【关键词】:聚乳酸 改性 聚己内酯 聚乙二醇 脂肪酶 酶固定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383.2;Q81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20
  • 1.1 聚乳酸简介10-13
  • 1.1.1 聚乳酸研究现状11-12
  • 1.1.2 聚乳酸多孔膜的制备方法12-13
  • 1.2 酶的固定化技术13-18
  • 1.2.1 脂肪酶简介13-15
  • 1.2.2 脂肪酶的固定化方法15-17
  • 1.2.3 不同化学组成的载体材料17
  • 1.2.4 不同形态结构的载体材料17-18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18-20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18
  • 1.3.2 研究内容18-20
  • 2 材料与方法20-31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20
  • 2.2 实验仪器20-21
  • 2.3 聚乳酸溶解条件的单因素试验21-22
  • 2.4 聚乳酸及改性膜的制备22-23
  • 2.4.1 膜制备工艺流程图22
  • 2.4.2 聚乳酸膜的制备22
  • 2.4.3 聚乳酸/己内酯共混膜的制备22
  • 2.4.4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膜的制备22-23
  • 2.5 脂肪酶的化学固定化23
  • 2.5.1 间隔臂的引入23
  • 2.5.2 戊二醛活化23
  • 2.5.3 酶的固定化23
  • 2.6 PLA及PLA复合材料的性质分析23-24
  • 2.6.1 膜表面疏水性的测定23-24
  • 2.6.2 膜机械性能的测定24
  • 2.6.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24
  • 2.6.4 热特性(DSC)分析24
  • 2.6.5 热失重(TGA)分析24
  • 2.6.6 ATWFT-RI红外分析测定24
  • 2.7 脂肪酶膜的性能分析24-31
  • 2.7.1 红外分析(ATR/FT-RI)24
  • 2.7.2 脂肪酶负载量的测定24-26
  • 2.7.3 脂肪酶活性的测定26-27
  • 2.7.4 单因素实验优化脂肪酶固定化条件27-28
  • 2.7.5 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脂肪酶固定化条件28-29
  • 2.7.6 最佳提取条件验证实验29
  • 2.7.7 脂肪酶的催化性能的测定29-30
  • 2.7.8 固定化脂肪酶膜稳定性评价30-31
  • 3 结果与讨论31-61
  • 3.1 聚乳酸(PLA)溶解条件的研究31-32
  • 3.2 聚乳酸/己内酯复合材料的研究32-39
  • 3.2.1 聚己内酯含量对PLA/PCL膜表面疏水性的影响32-34
  • 3.2.2 聚己内酯添加量对聚乳酸膜机械性质的影响34-35
  • 3.2.3 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图35-36
  • 3.2.4 聚乳酸/己内酯共混材料的热特性(DSC)分析36-37
  • 3.2.5 聚乳酸/己内酯的热失重(TGA)分析37-38
  • 3.2.6 聚乳酸/己内酯的红外(ATR/FT-RI)分析38-39
  • 3.3 聚乳酸/乙二醇复合材料的研究39-45
  • 3.3.1 聚乙二醇分子量和添加量对聚乳酸/乙二醇膜表面疏水性的影响39
  • 3.3.2 聚乙二醇分子量和添加量对聚乳酸/乙二醇膜机械性质的影响39-41
  • 3.3.3 SEM的扫描观测图并分析41-43
  • 3.3.4 聚乳酸/乙二醇膜的热特性(DSC)分析43
  • 3.3.5 聚乳酸/聚二醇的热失重(TGA)分析43-44
  • 3.3.6 聚乳酸/乙二醇复合膜的ATR/FT-RI分析44-45
  • 3.4 两种改性方法的比较45-48
  • 3.4.1 不同共混材料对膜表面疏水性的影响45
  • 3.4.2 不同共混材料对膜机械性质的影响45-46
  • 3.4.3 共混膜的表面SEM观测46-47
  • 3.4.4 小结47-48
  • 3.5 脂肪酶在PLA/PEG复合膜上的固定化研究48-50
  • 3.5.1 PLA/PEG膜固定化前后SEM观察49-50
  • 3.5.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分析50
  • 3.6 脂肪酶固定化条件的研究50-56
  • 3.6.1 脂肪酶载酶量的测定50-51
  • 3.6.2 固定化条件对脂肪酶载酶量的影响51-54
  • 3.6.3 脂肪酶固定化条件正交试验结果分析54-56
  • 3.6.4 正交试验最佳提取条件验证实验56
  • 3.7 催化反应最适pH和温度的研究56-57
  • 3.8 固定化酶膜稳定性评价57-61
  • 3.8.1 热稳定性58
  • 3.8.2 重复使用稳定性58-59
  • 3.8.3 储存稳定性59
  • 3.8.4 小结59-61
  • 4 结论61-62
  • 5 展望62-63
  • 6 参考文献63-69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9-70
  • 8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军;马晓迅;王贵军;;大孔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机理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曹国民,盛梅,高广达;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J];生物技术;1997年03期

3 徐岩,赵成明,章克昌;固定化脂肪酶有机相中催化己酸乙酯反应动力学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4 朱洁,许建和,冯仰婕,邹文樵,胡英;有机相中吸附态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月桂酸与2—辛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J];生物技术;1993年01期

5 李刚锐;李林俐;范翔;孟延发;;溶胶凝胶法固定化黑曲霉脂肪酶的性质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年04期

6 刘新喜,彭立凤;棉纤维膜上高碘酸钠法固定化脂肪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寇秀芬,徐家立;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的合成[J];生物工程学报;1996年S1期

8 廖朝晖;在有机介质中固定化脂肪酶反应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0年04期

9 寇秀芬,夏嘉宁,徐家立;固定化脂肪酶合成二元酸酯[J];生物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10 寇秀芬,徐家立;在无溶剂系统中固定化脂肪酶合成聚乙二醇_(400)月桂酸酯[J];生物工程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坚;王玉军;骆广生;戴猷元;;吸附法制备固定化脂肪酶膜[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2 余旭亚;游金坤;唐湘华;李俊俊;黄遵锡;;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进展[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欣;曾虹燕;冯波;;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曾义勇;陈洪;;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脂肪酶稳定性及香茅酯的合成[A];2006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凯;改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生物酶及其控制造纸白水中DCS物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姚鹏;非水相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酯合成反应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0年

3 邱树毅;非水相酶催化有机硅化合物的生物转化[D];华南理工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昕宇;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催化布洛芬手性拆分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李尚谦;硅烷凝胶改性及应用于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丽颖;细菌纤维素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4 申桂贤;酶选择性催化合成蔗糖-6-乙酯[D];东南大学;2015年

5 秦德怀;不同方法的固定化脂肪酶在天然VE提纯的酶法预处理中的酯化性能[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6 柴溢;酶法制取重构脂质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7 潘崇双;聚乳酸膜改性及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满凤;纤维素硫酸酯/壳聚糖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美凤;冰胶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催化合成脂肪酸甲酯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杜凯;固定化催化剂催化植物油转酯化[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1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821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