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1949-1966年期间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14 09:12

【摘要】 本文围绕19491966年“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的“无产阶级政治”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1949年之后中小学学校的设置、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和德育活动等都与“无产阶级政治”密切相连,针对这一主要特征本文分以下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论进行了探讨,从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到近代教育转型时期的教学机构的管理、教育宗旨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理解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发展轨迹。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中国共产党吸收了列宁主义的教育思想,老解放区和苏联的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1949以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在1962年之后教育方针开始强调为“阶级斗争”服务,1964年以后明确指出教育目标是“培养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在“左”倾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二章论述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与中小学管理体制的关系,1949年之后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小学的领导地位,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了校长负责制。1957年反右派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小学教育的领导不断加强,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不断抽调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到中小学校担任领导工作,由于一部分干部业务水平不高、教育理论不精出现了“党的领导”与“教育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三章论述了中小学学校的办学体制,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了全部的公立学校,整顿了一部分私立中小学,并新建了一批学校,到1956年接办了全部私立学校,办学体制变为单一的由国家包揽办学。1958年教育大跃进在办学体制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允许工厂、机关、街道、公社、企业办学,出现了很多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小学等学校。在促进教育普及的同时,为了能为高等院校输送“尖子生”,在中小学实行重点校制度,形成了小宝塔的结构。重点中小学的“精英主义”路线与质量低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小学的“大众主义”路线产生了矛盾,形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第四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治”对中小学教师的改造和冲击,1949年之后中小学教育的执行者教师一直是被改造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通过讲习会、政治训练班、时事政策学习以及对传统和西方教育思想的批判等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改造,目的是将中小学教师改造为具有阶级斗争观念、劳动观念并能够自觉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教育工作者。中国共产党还让中小学教师直接参加三反运动、忠诚老实运动、整风“反右”、四清运动等政治运动,以达到在运动中接受教育,转变立场的目的,在政治运动的同时进行组织清理,对教师冲击很大,特别是1957年整风运动中中小学教师关于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建议和意见都被当成了右派言论,很多教师被打成右派,1978年之后才被改正。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者与被改造者的角色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得”文化大革命”中中小学教师首先受到了学生的批斗。第五章论述了入学、升学领域的“阶级路线”,教育领域通过贯彻“阶级路线”进行了教育权利的分配,中国共产党所推行的“阶级路线”主要依据是家庭出身,在教育领域的出发点是使工人、贫下中农及其子女成为政权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干部子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特别是1957年之后对于“剥削阶级”子女教育权的限制形成了新的社会歧视,使得工人、贫下中农的社会优越感大大提升,取得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政权衷心的拥护。但是由于工人、贫下中农多数比较贫困、子女较多、农村教学质量差、升学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其子女在高端教育资源的竞争方面事实上处于劣势,使得他们对于这一教育体系有不满,为”文化大革命”中对教育领域的“修正主义”的批判积聚了情绪,而对干部子弟的培养更是通过教育形成了特权阶层,使之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出巢的第一窝黄蜂。第六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小学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中小学中专设的政治课,是“无产阶级政治”的最主要表现,并且要求在语文、历史等各学科教学中贯穿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在德育方面,一方面学生走上社会直接参与政治运动、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在学校里进行政治学习、参加学校里共产党、青年团、少先队所领导的各项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引导和教育,以使中小学生形成了符合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在1962年毛泽东强调“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后,教学和德育领域的政治化、革命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经过教学影响和德育熏陶,塑造出的一代青年人形成了与传统文化断裂,并逐渐革命化的鲜明性格。结语部分对19491966年“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做了反思,针对教育宗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权利、教育体制等问题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指出其成就在于使工农受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学生了解社会,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并且也纠正了教育中出现的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即过于强调“无产阶级政治”,给中小学生灌输了错误的观点,强化了阶级斗争等“左”的思想等。

【关键词】 无产阶级政治; 中小学教育; 办学体制; 思想改造; 德育;

第一章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论探讨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虽然是中国共产党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明确颁行的,但是关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这一定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时就已确立。毛泽东在建国前就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一定阶级的教育,总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没有什么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尽管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革命任务,教育的对象有差异,但教育必须为当时的政治服务,这是教育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教育应该为夺取政权服务,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教育的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贯彻新的意识形态,培养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总之,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和国家建设中一贯的教育方针,其中所谓"无产阶级政治"就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中国古代就有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统治者建立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并通过教育宗旨、教学内容等方面控制私学,以培养适合统治需要的人才。到了近代教育制度发生剧烈变化,受西方教育制度和思想的影响,建立起正规化、制度化的学校体系,所培养的人才对政治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党化教育"也具有明显的为政治服务的特点。所以在历史的影响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源泉列宁主义也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以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方针,"无产阶级政治"指导是1949一一 1966年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特征,对这一主要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的诸多成就和问题。

 

第一节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

 

"政教合一"制度是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和教育制度,统治者一方面为政治首领,一方面为教育长官,通过对知识的垄断,设定教育目的,获得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塑造的权利,他们以特殊的地位决定教育,以政治的力量推行教育。统治者控制教育,主要表现在国家严格控制官学和私学,制定教育的宗旨,通过选官制度来确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且逐步统一教学内容,以培养忠顺于朝廷的人才,将教育作为维系统治的工具。

一、官学私学的严格控制

中国古代学校就其性质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类,政府一方面通过兴办官学,控制了教育的主体,另一方面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以仕途为导向,政府通过选官制度,控制私学。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教育对社稷稳定所起的作用,着重教育的政治功能,所以都对教育活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官学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西周时期开始建立了完备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体系,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把持,官府在教育上享有垄断地位,政教合一,官师不分。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设于王城及诸侯国郡,专为贵族子弟服务,国之三公也是学之三老,乡学为地方学校,大司徒以下各职官掌管教治,以化民成俗为大务。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成为社会普遍现象,教育格局由原来的官学一统转变为私学兴起。私学发展推动了教育的独立,产生了专门的教师,这一时期的私学大都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变革,如孔门"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的教育目标,就凸显出私学立足于教育而积极干政的办学特点,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的教育传统的形成。战国时期时期由齐国官方出资创办了稷下学宫,由私家学术大师主持,成为文化、学术和教育的中心,开创了中国古代将私学纳入官学体系的办学形式。

由于私学有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管理民主的特点,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专制主义国家之后,就禁立私学,在教育领域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吏师制"的做法实质上是以政治行为代替教育行为,秦朝统治的十五年,不仅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学校制度,甚至难以见到一处专门、独立的教育设施。王朝所必须的教育活动,是在政治机构或者附属于政治机构的场所内进行的,严格受到政权的控制。

汉代以后私学发展迅速,古代私学分三种类型,一为蒙学性质的,主要担负官学所不承担的基础教育的职能,以习字、识字为旨归;二是基础专业教育性质的,是为巩固蒙学成果和为进入高级学习阶段做准备的;三是专门研习性质的,多以研习学问和治术为目的。蒙养阶段私学的出现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特定形式,弥补了古代官学没有基础教育的缺陷,使整个教育体系在私学和官学的互补下完善起来。

 

第二节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

 

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语),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教育开始从传统向近代转型,教育变革与政治变革息息相关,始终与捍卫国家主权、政治救亡和国内战争等紧密相连,随着近代学校系统的逐歩建立,出现了教育机构正规化、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趋势,所培养的人才对政治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教育的功能仍然是以为政治服务为主。

 

一、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经历了办门学校到建立大学、中学、小学完整的教育体制的过程。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的要求息息相关,对外服务于抵御强敌的需要,对内服务于培养新式人才的要求。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有识之士认识到不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不足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西方教育的影响下,洋务派最早开始教育近代化的努力,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这一阶段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外语学堂、军事技术学堂、军事学堂、实业学堂等。新式学堂几乎都由地方大吏创办,经费也由官方筹措,管理带有官僚习气,官员的任免需经清政府的人事程序,主要是适应当时外交、军事和制造的需要,为巩固清朝统治服务的。这些新式学堂没有统一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小学、中学到大学相互衔接的学校系统,都是个别的、不相统属的专门学校。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梁启超主张:"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积极倡导新学,开展维新教育。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法令,推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废除了八股取士,改试实务策论,设经济特科,倡西学,设报馆,奖励留学,设各种专门学堂,动摇了传统教育的根基,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最为著名的就是建立京师大学堂。1898年7月光绪帝令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官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京师大学堂不但是当时新式学堂的最高学府,而且是当时新式学堂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各省学堂当归大学堂统辖。"2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确立的阶段,在中央设置专职教育行政官吏也从此开始。在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同时,将各省、府、厅、州、县的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校,以省会的大书院为高等学堂,郡城的书院为中等学堂,州县的书院为小学堂。地方自行捐款举办的义学、社学也一律兼学西学。

清末进行的"新政"教育改革是最具成效的,进一步促进了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902年8月清政府公布了张百熙主持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和学校教育系统,该学制幵始提出国民义务教育,并且在实业教育方面系统地设立简易、中等和高等实业学堂,比较注重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但由于缺少广泛论证和多方参与决策并未实施。1904年由张百熙、张之洞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该章程规定了学校系统,各级各类学堂章程,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由法令正式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校体系。该学制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第二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三年,分科大学堂三年到四年,通儒院五年。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公立教育体制的确立,使中国教育纳入了近代教育的范畴。"癸卯学制"颁布前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但是新教育体系的建立还是受到了科举制的阻碍,1905年袁世凯等人上奏指出:"其他文明之邦,强盛之源,亦孰不基于学校。而我国独相形见绌者,则以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基于形势,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终结,新的近代教育体制得以建立起来,中央设立了学部,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县设劝学所,劝学所为地方行政长官的附属机构。

 

第二章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与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体制



本文编号: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8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2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