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粘土的结合水对其次固结和长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6:38

  本文关键词:软粘土的结合水对其次固结和长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软粘土 结合水 蠕变 次固结系数 粘滞系数 长期强度


【摘要】:随着软土地区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大量大型、巨型的工程项目的兴建,软粘土的工程特性受到学者们高度重视。软粘土蠕变特性突出,这就意味着其不仅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变形,建筑物修建完成之后其变形仍在继续,加上软粘土强度随时间的衰减,无论从变形特性还是强度特性来看,软粘土的蠕变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长期稳定都存在着巨大威胁。软粘土中粘粒含量高,含有一定量氧化物及有机质,当土颗粒遇水之后,水分子在其表面静电引力作用下发生极化,吸附在土颗粒周围,形成结合水层。已有研究成果指出结合水是软粘土蠕变特性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着物质成分对软粘土蠕变特性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结合水特性与软粘土变形与强度特性之间的关系尚未真正开展起来。 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构性软土蠕变-固结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No.40572153)及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软粘土的结合水对其次固结和长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项目号:2014065),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采取试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对结合水影响下软粘土产生蠕变的过程及蠕变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结合水影响软粘土的蠕变特性的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涉及宏、细观土力学、土质学、工程地质学、数值模拟技术,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 论文由八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并对软粘土的蠕变问题、土中结合水、以及结合水对软粘土变形和强度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第二章对上海、天津、苏州软粘土的工程地质特征、矿物成分、粒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国内外知名软土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介绍了本文的试验方案;第三章进行了三个地区软粘土的压缩、固结-蠕变、剪切-蠕变试验,对其各自的蠕变变形、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从结合水角度对三个地区软粘土的蠕变变形、强度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章对三种软粘土在蠕变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了蠕变条件下软粘土微观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第五章借助容量瓶法和等温吸附法两种测试方法对三个地区软粘土中吸附结合水量及吸附结合水类型界定进行详细研究,并得到了软粘土中结合水的各种细观参数及其随结合水量的变化过程;第六章对在不同结合水类型、含量下的三个地区重塑土样进行了大量固结-蠕变试验和剪切-蠕变试验,就结合水量及其赋存状态对软粘土的蠕变变形和长期强度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七章运用PFC2D程序从细观上对结合水影响下软粘土的剪切-蠕变特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以及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本文明确了结合水行为对软粘土次固结和长期强度的影响作用与机制,建立了结合水与次固结变形和长期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对揭示软粘土变形与强度的本质、软土性质的改良、软土地基工程计算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出现错误、纰漏,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411;TU4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荣;黄宏伟;张冬梅;P.-Y.Hicher;;不同固结压力下饱和软粘土孔隙分布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2 谈炎培;叶冠林;王建华;孙德安;;苏州软土蠕变特性的参数研究及其有限元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 唐大雄;关于我国细粒土分类的探讨[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4 何俊,肖树芳;结合水对海积软土流变性质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先伟;王常明;王钢城;陈多才;马栋和;;黄石淤泥质土的剪切蠕变特性及模型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清,王凤艳,肖树芳;土微观结构特征的定量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滕军林;熊传详;;基于土结构性的软土流变试验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8 胡小平;结合水对黄土比重测定的影响[J];电力勘测;1995年03期

9 姜洪涛,王富葆,杨达源;苏州市晚第四纪古地理与工程地质条件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10 韩爱果,聂德新,任光明,韩坤立;大型滑坡滑带土剪切流变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晶;分级真空预压法加固高粘性吹填土的模拟试验与三维颗粒流数值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但汉波;天然软粘土的流变特性[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先伟;结构性软土蠕变特性及扰动状态模型[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3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153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e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