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确定学习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系统建模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确定学习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系统建模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确定学习理论 非线性动力学 系统辨识 结构稳定 Hopf分岔 倍周期分岔
【摘要】:非线性科学作为各交叉学科的核心,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中,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更是该项研究的前沿。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不仅能揭示动态环境下各类非线性现象的本质和机理,其应用更是渗透到整个自然科学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各个领域。但考虑到实际非线性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我们能直接获取的系统信息很有限,且不完备。因此,要真正将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受此启发,本文主要针对参数变化过程中非线性系统的结构稳定及失稳两种现象,以确定学习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辨识和模式识别为工具,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1、针对结构稳定系统,通过对其未知动力学建模及辨识,给出C1范数意义下的动力学度量,进而实现结构稳定的定量分析和计算。结构稳定刻画的是系统在微小参数扰动下拓扑结构的变化情况,目前对于结构稳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和应用上对其定量研究还是一个新颖且困难的问题。本文首先根据方向导数概念定义沿系统轨迹的方向导数模型,基于确定学习所获的局部动力学,进一步探究沿轨迹的偏导部分动力学建模及逼近。其次,根据结构稳定概念,定义C1范数意义下的动力学度量。该度量能定量计算参数变化前后对应系统的动力学差异,并以此判断系统在参数扰动下的稳定性态。最后,通过混沌振子的仿真研究,进一步验证建模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Hopf分岔这种结构失稳现象,通过确定学习算法对分岔前后的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及辨识,并基于辨识结果构建负指数型动力学指标,用于分析和评估当前系统的Hopf分岔现象及结构稳定性态。首先,根据Hurwitz稳定性理论给出Hopf分岔的代数判据,简化了传统方法中通过Jacobian矩阵特征根分布来寻找系统Hopf分岔点的过程。其次,针对未知参数下的非线性系统,通过确定学习算法对对象系统进行局部动力学建模及辨识,利用辨识结果构建结构稳定意义下的动力学指标,该指标是C1范数的负指数函数,通过度量当前系统与Hopf分岔点处对应系统的动力学误差分析和预测当前系统的结构稳定性态。最后,将上述算法及指标应用于肌肉细胞的Hodgkin-Huxley(HH)模型,通过度量当前参数下HH系统与Hopf分岔点处对应系统的动力学误差来监测和评估当前参数下肌肉细胞的稳定性态,试图根据生物系统动力学的改变寻找细胞病变的机理,并希望动力学指标能为细胞的健康水平提供一种可能的监测手段。3、针对倍周期分岔这种结构失稳现象,给出基于动态模式识别的分岔预测新方法。首先依据倍周期分岔的性质及非线性系统在拓扑等价意义下的自然分类机制选取对象系统,通过确定学习算法对未知参数下的对象系统进行沿轨迹的动力学建模,并利用固定权值形式存储的动力学信息构建包含正常和故障模式的动态模式库。其次,在动态模式识别机制下,通过待测模式与训练模式之间的最小动力学误差实现倍周期分岔的预测。该预测算法中,确定学习理论是基础,其对未知动力学的局部准确建模及辨识确保了算法的可行性,其泛化性能保证了所选动态模式的有效性;此外,动态模式的选取是关键,决定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大多现有的分岔预测算法相比,本文预测方案无需预先知道对象系统确定的数学模型或物理结构,直接通过系统状态获取动力学信息,对于实际非线性系统而言,实用性更强。最后,通过周期参数小扰动下二阶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仿真实研究,进一步验证算法有效性。本文针对非线性系统结构稳定及失稳现象所做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均通过相应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充分利用确定学习理论对动态环境下知识的获取、表达及再利用等问题的优势,有效结合动力系统的非线性本质特性,为分析实际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失稳或动力学故障现象提供一种新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度,张纬康,毕毅,王波;系泊海洋平台周期运动倍周期分岔的胞映射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郝柏林,张淑誉;研究强迫非线性振子中倍周期分岔和“混乱”现象的分频采样方法[J];物理学报;1983年02期
3 王运祥,和永寿,彭守礼;频率扫描法研究倍周期分岔与混沌现象[J];物理学报;1984年05期
4 刘军贤 ,陈光旨 ,陈式刚 ,王光瑞;标准映象的周期分岔及其向混沌的过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5 刘军贤 ,陈光旨 ,陈式刚 ,王光瑞;标准映象的倍周期分岔序列及其普适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6 彭志炜;;倍周期分岔及解稳定性的数值条件研究[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7 于熙令;宫述政;阎光辉;;一维映象在倍周期分岔点上的分岔行为及分岔点的确定[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8 徐云;跳跃随机性在倍周期分岔运动中的表现[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9 李宗诚;关于热的非平衡条件下原子的倍周期分岔一混沌量子假设[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10 刘洪章,周忠,王瑛;The diversities of Period-tripling Bifurcations in quartic mappings with two inequally high valleys[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卓琴;陆启韶;李莉;;无混沌簇放电的加周期簇放电序列的产生机理[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何昌荣;马胜利;;对粘滑倍周期分岔现象的实验与理论考察[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杜度;张纬康;;海洋生产平台系泊运动中的倍周期分岔与混沌响应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4 甘春标;;随机非线性振子中噪声诱发混沌的途径[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佼;王艳辉;王德真;;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倍周期分岔的时空行为的模拟[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丹凤;基于确定学习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系统建模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韩红;填隙气体对受振颗粒倍周期分岔过程影响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晏汀;固体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与分岔[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锋;空气阻力对竖直振动颗粒床倍周期分岔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运鹰;窄振动颗粒床中的运动模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郭波;器壁摩擦力对振动颗粒体系倍周期分岔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冯进钤;非光滑系统的初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田海勇;非光滑随机系统的动力学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6 王晓雪;几类多种群生物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同步[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37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130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