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3:14

  本文关键词: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四大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密集而广泛分布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成为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尤其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该地滑坡、泥石流灾害形势更加严峻,如2010年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等,严重威胁和危害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泥石流灾害因其成灾规模大、破坏能力强、波及范围广,成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通过遥感监测和野外调查手段,获得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和发育特征资料,并结合地区基础自然环境背景,初步探讨了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的发育成因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选择适当的影响因子,采用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逻辑回归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从两种评价单元尺度出发,对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估,对比选择了训练能力和预测能力较强的信息量模型,实现了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性分级和分区,并参照该模型中各影响因子的贡献参数,对白龙江泥石流的成因条件进行定量分析。以泥石流灾害的定性、定量成因研究和易发性评估结果为指导,选择高易发的白龙江中游右侧构林坪为研究对象,设计和开展了人工模拟降雨下的斜坡产流产沙试验、人工洪流冲刷启动沟床物质试验两个主要的现场试验,在最真实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重现降雨下坡面产流、产沙、形成坡面泥石流,及沟谷汇流冲刷沟床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以此为例对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有:(1)基于多光谱和高精度遥感影像和GIS平台,通过自动解译和人工识别,获得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的初步结果,参考已有灾害历史记录和区域调查资料,对其进一步确认和补充,得到白龙江全流域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及特征,并结合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植被覆盖、特征降雨等区域基础环境背景条件,定性分析了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的成因。(2)以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资料和背景环境为基础,采用了5种灾害区域评估模型,从两种评价尺度的流域单元出发,对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的易发性进行评估分级。通过ROC曲线分析和易发、高易发泥石流发育几率的比较,认为信息量模型是评价两种尺度泥石流的最优模型,用该模型的评估分级、分区结果可指导白龙江流域泥石流防灾工作。基于信息量模型评估中所得各影响因子的信息量参数,定量比较分析各成因条件、及其内部分级,在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形成中的权重和原因。结果显示5-8mmm的10分钟降雨,10-50km2、5-10km2流域面积,相对高差1600-2000m、2000m,比降15°,NDVI值低,岩体强度低,流域平均坡度25-30°,等指标在泥石流形成过程中依次表现明显。(3)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结合径流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白龙江流域两种典型斜坡——黄土斜坡和风化千枚斜坡上产流、产沙与降雨特征的关系,探索两种斜坡的侵蚀破坏机制与机理。结果显示,斜坡坡面物质的颗粒组成决定了其渗透特性。低渗透性的黄土斜坡以坡面侵蚀破坏为主,进而通过沟蚀引起斜坡破坏,形成坡面泥石流;而渗透性高的风化千枚斜坡则以渗流为主,渗流中的细小颗粒在深处聚集形成隔水层,坡体内部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下降,坡体抗剪力衰减,形成突发性的蠕滑并演化为坡面泥石流。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斜坡上,产流、产沙方式和规律各不同,决定了不同岩性的沟谷中,斜坡对沟谷泥石流的水、砂补给方式不同,泥石流的易发性也不同。(4)通过人工模拟洪流冲刷启动沟床物质形成泥石流的模拟试验,基于孔隙水压力、综合压力、地下水运移、地表侵蚀堆积等记录结果的对比分析,重现沟谷径流启动沟床物质形成泥石流的完整过程和机理。分析认为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引起了沟床物质内部液化和有效应力的衰减,是导致沟床松散堆积物质破坏,并启动形成泥石流的重要影响因素。沟床综合压力能良好的反映地表沟床物质的搬运与堆积,孔隙水压力与沟谷径流深相关,两者可用于沟谷洪流、泥石流活动的监测,成为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的可选指标。
【关键词】:白龙江 泥石流 人工降雨 径流场试验 沟槽试验 成因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42.2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22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1-13
  • 1.1.1 论文选题依据11-12
  • 1.1.2 论文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泥石流灾害研究简史13-14
  • 1.2.2 泥石流空间预测研究14-15
  • 1.2.3 泥石流启动机理研究15-18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18-22
  • 1.3.1 研究思路18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8-19
  • 1.3.3 技术路线19-20
  • 1.3.4 论文结构20-21
  • 1.3.5 论文创新21-22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2-34
  • 2.1 研究区位置22-23
  •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背景23-34
  • 2.2.1 地形地貌23-24
  • 2.2.2 地层岩性24-27
  • 2.2.3 地质构造27-29
  • 2.2.4 工程地质29-31
  • 2.2.5 气候条件31
  • 2.2.6 植被覆盖31-32
  • 2.2.7 人类活动32-33
  • 2.2.8 社会经济概况33-34
  • 第三章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分布、类型和成因34-49
  • 3.1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空间分布34-38
  • 3.2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时间分布38-40
  • 3.3 白龙江泥石流特征40-41
  • 3.3.1 白龙江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40
  • 3.3.2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40-41
  • 3.4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成因41-47
  • 3.4.1 松散物质41-42
  • 3.4.2 岩性和构造42-43
  • 3.4.3 地形43-44
  • 3.4.4 降水44-46
  • 3.4.5 植被46-47
  • 3.5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性评估49-74
  • 4.1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性评估50-55
  • 4.1.1 泥石流影响因子选择50
  • 4.1.2 研究数据介绍及预处理50-51
  • 4.1.3 评价单元的划分与选择51-53
  • 4.1.4 因子属性提取及分级53-55
  • 4.2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模型的介绍和应用55-62
  • 4.2.1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55-56
  • 4.2.2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56-59
  • 4.2.3 基于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59-60
  • 4.2.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60-61
  • 4.2.5 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61-62
  • 4.2.6 基于ROC曲线的结果评估62
  • 4.3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易发性评估分级62-72
  • 4.3.1 基于小尺度评价单元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63-66
  • 4.3.2 基于大尺度评价单元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估66-69
  • 4.3.3 基于小尺度和大尺度的泥石流易发性结果分析69-72
  • 4.4 本章小结72-74
  • 第五章 基于现场试验的泥石流形成启动机理74-109
  • 5.1 泥石流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75-77
  • 5.1.1 坡面产流产沙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75-76
  • 5.1.2 沟谷汇流启动形成泥石流的影响因素分析76-77
  • 5.2 试验区背景介绍77-80
  • 5.3 人工模拟降雨、坡面产流产沙试验80-96
  • 5.3.1 试验方案设计80-81
  • 5.3.2 试验地概况81-86
  • 5.3.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86-91
  • 5.3.4 斜坡侵蚀破坏过程及机理分析91-94
  • 5.3.5 斜坡侵蚀破坏过程及机理分析94-96
  • 5.4 人工模拟洪流冲刷启动沟床物质形成泥石流的模拟试验96-107
  • 5.4.1 试验场地选择96-97
  • 5.4.2 试验方案设计97-98
  • 5.4.3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98-105
  • 5.4.4 沟床启动试验结果分析105-106
  • 5.4.5 沟床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及机理分析106-107
  • 5.5 总结与讨论107-10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09-111
  • 6.1 主要研究结论109-110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110-111
  • 参考文献111-116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16-118
  • 致谢118-1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昌;陕西省秦岭西部泥石流区域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年01期

2 王协康,敖汝庄,方铎;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形态的非线性特征[J];四川水力发电;2000年S1期

3 祁龙;泥石流沟活跃程度的评价方法[J];山地学报;2000年04期

4 袁万钟;论泥石流流动过程中的失水现象[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03期

5 徐世光,李长才,王明珠;云南小江泥石流与泥石流滩地开发[J];地学前缘;2001年02期

6 王自成,白立新,王孝明,王海港;库池法治理泥石流的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1年S1期

7 魏建功;浅谈我国山地环境与泥石流[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年04期

8 ;泥石流[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1年04期

9 李吉顺;滑坡、泥石流防灾常识[J];中国减灾;2002年03期

10 ;泥石流与滑坡[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璧玉;;成昆铁路北段峡谷区潜在型泥石流[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2 田孝诚;徐勤;;对我国北方山区铁路泥石流的初步认识与选线体会[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3 杨俊杰;;泥石流地区隧道位置选择[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4 王宇丰;;遥感技术在成昆铁路沙湾至泸沽泥石流普查与动态研究中的效果[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5 周陈生;杨晓莉;白金玉;郭会川;;近坝区泥石流(群)沟的危险性及其对电站的影响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崔鹏;庄建琦;陈兴长;张建强;周小军;;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泳;陈晓清;胡凯衡;;泥石流活动与流域特征曲线[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重存;;国道212线泥石流、滑坡的分类与分级[A];中国公路学会’2001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1年

9 崔鹏;韦方强;谢洪;钟敦伦;杨坤;何易平;胡凯衡;;西部开发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其减灾[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C];2002年

10 刘希林;苏鹏程;李秀珍;;四川德昌县纸房沟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萍;“减轻泥石流的灾害,,重在防预!”[N];四川科技报;2007年

2 黄星高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 周金星;多措并举 预警为先 科学防治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9年

3 彭丽 顾华宁;要为泥石流留下一定空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4 水电顾问集团 范俊喜;水电工程如何避免泥石流影响?[N];中国能源报;2013年

5 靳怀成;北京科学防治泥石流[N];中国水利报;2003年

6 徐连欣;泥石流瞬间暴发的灾难[N];兰州日报;2006年

7 刘谨;我国约7400万人受泥石流威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安集;发生泥石流怎么办?[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安集;泥石流的时间周期规律和预报方法[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10 实习记者 李霞;一看二听识别泥石流 专家教你紧急避险[N];成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容;泥石流堵塞大河判据及沿河线减灾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单广宁;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程思;都江堰市龙溪河流域震后多沟同发泥石流危险性及易损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汉辉;泥石流预报预警先进技术及其在示范区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郭鹏;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陈中学;粘土颗粒含量对蒋家沟泥石流启动影响及成灾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7 樊峗峗;泥石流动力过程模拟及特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张晨;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苏志满;泥石流灾变控制与模型化分析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韦方强;城镇泥石流减灾决策支持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庆丰;山坡泥石流的风险性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马宗源;泥石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钟盈;特大型泥石流淤埋路段公路快速修复技术[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4 苟印祥;泥石流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吴雨夫;地震对泥石流暴发的临界降雨条件影响的初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宁;泥石流发生降雨条件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华伟;太原西山虎峪沟泥石流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解琛;泥石流远程监测系统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9 李果;基于GIS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刘丽娜;芦山地震区泥石流易发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关键词: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268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