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作用小分子干扰RNA基因TAS3α的功能调控元件分析及优化
本文关键词:反式作用小分子干扰RNA基因TAS3α的功能调控元件分析及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TAS3α syn-tasiRNA miR390 基因干扰 融合基因
【摘要】:人工微小RNA (artificial microRNA)和合成反式作用小分子干扰RNAs (syn-tasiRNAs)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个TAS基因可以同时产生多个tasiRNAs,因而TAS基因具有同时干扰多个靶基因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干扰效果仍不尽人意。本研究通过对拟南芥TAS3a产生tasiRNAs的限制性因子进行分析,得到了优化的TAS3a基因,且其对靶基因的干扰效果明显,此结果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基于我们建立的XVE诱导性多基因表达系统,分析了miR390, AGO7, DRB4和SGS3四个作用因子对TAS3a产生有效tasiRNA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诱导表达AGO7, DRB4和SGS3相比,只有当诱导表达miR390a时,产生于TAS3a的沉默报告子syn-tasiRNA/PDS对靶基因PDS的干扰效果明显增强。另外,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成熟miR390的表达量逐渐增加,相应地,沉默报告子syn-tasiRNA/PDS的表达量逐渐增加,而靶基因PDS mRNA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这表明了miR390是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限制性因素。 提高tasiRNAs的表达量及其生成的同步性(in-phase)是增强tasiRNAs有效性的两个重要因素。TAS3a基因产生tasiRNA的区域(两个miR390靶位点间)越长,其产生非同步性的无效tasiRNAs的几率越高,造成脱靶效应这样的负效应将越严重。为了减少非同步性tasiRNAs引起的脱靶效应,将TAS3a基因进行截短,获得截短型TAS3a基因。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发现,与全长型TAS3a基因相比,截短型TAS3a基因可以更有效地干扰靶基因PDS的表达。 基于以上研究,在截短型TAS3a基因的内含子中插入miR390a基因,得到优化的TAS3a基因-截短型TAS3a-miR390a两融合基因。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发现,诱导表达截短型TAS3a-miR390a两融合基因和截短型TAS3a时,前者产生的沉默报告子syn-tasiR/PDS对靶基因PDS的干扰效果明显好于后者。另外,超表达TAS3a-miR390a两融合基因对TCP家族的多个成员也有较理想的干扰效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TAS3a-miR390a两融合基因作为优化的TAS3a基因可以更有效地干扰单个或多个目标基因的表达。 TAS3a的两个miR390靶位点间的区域越短,特异性越好,但过短的TAS3a基因可能会影响syn-tasiRNA的产生。构建了一系列截短型TAS3a-miR390a两融合基因,对其产生有效tasiRNAs的最短间距进行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当两个miR390靶位点间的区域最短截短到可以产生一个21nt tasiRNAs时,沉默报告子对靶基因PDS没有明显的干扰效果。当两个miR390靶位点间的区域最短截短到可以产生两个21nt tasiRNAs时,沉默报告子对靶基因PDS有明显的干扰效果。这表明TAS3a基因的两个miR390靶位点间的最短间距为能容纳两个21nt tasiRNAs的长度。 为了产生更多有效的syn-tasiRNAs,尝试使用miR173靶点替代TAS3a的3'-miR390靶点,将miR390a基因和miR173基因融合并插入到TAS3a基因的内含子中,得到:TAS3a, TAS1c, miR390a和miR173四基因融合体。在四基因融合体中,TAS3a和TAS1c的syn-tasiRNAs产生区域分别位于miR390靶点与miR173靶点间和miR173靶点后面。对其进行功能验证,结果显示位于miR173靶点后面的沉默报告子对靶基因有强的干扰效果,表明TAS3a和TAS1c融合后可以按照各自的机制产生有效的syn-tasiRNAs,并且四基因融合体可用于同时干扰多个基因的表达。同时,也验证了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最短间距是两个21nt tasiRNA的长度。 总之,通过对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miR390是其限制性因素,TAS3a产生有效syn-tasiRNA的区域长度至少能够容纳2个syn-tasiRNAs。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优化的TAS3a基因,包括TAS3a-miR390a两融合基因和TAS3a-TAS1c-miR390a-miR173四基因融合体,可以为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种子萌发,以及致死的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干扰手段。
【关键词】:TAS3α syn-tasiRNA miR390 基因干扰 融合基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Q94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略词8-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30
- 1.1 小RNA参与的基因沉默12
- 1.2 miRNA和siRNA的产生及功能研究12-15
- 1.2.1 miRNA的产生与功能研究13-14
- 1.2.2 siRNA的产生与功能研究14-15
- 1.3 小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机制15-17
- 1.3.1 小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方式15-16
- 1.3.2 小RNA对目标mRNA的作用16-17
- 1.4 小RNA的基因干扰应用17-20
- 1.4.1 siRNA的基因干扰应用17-18
- 1.4.2 人工miRNA(amiRNA)的干扰应用18
- 1.4.3 基因沉默的特异性18-19
- 1.4.4 基因沉默的系统效应19-20
- 1.5 TAS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应用20-29
- 1.5.1 TAS基因的定义与分类20-21
- 1.5.2 具有单个miRNA靶位点的TAS1/2/4基因21-24
- 1.5.3 具有双miRNA靶位点的TAS3基因24-26
- 1.5.4 TAS通路中的相关蛋白质26-28
- 1.5.5 syn-tasiRNAs的基因干扰应用28-29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9-30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30-52
- 2.1 实验材料30-32
- 2.1.1 菌株与质粒30
- 2.1.2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及耗材30
- 2.1.3 植物材料30
- 2.1.4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30-31
- 2.1.5 常用抗生素的配制31
- 2.1.6 实验溶液的配制31-32
- 2.2 实验方法32-52
- 2.2.1 载体构建方法32-37
- 2.2.2 植物多基因表达载体构建方法37-38
- 2.2.3 植物材料培养方法38-39
- 2.2.4 植物材料检测方法39-45
- 2.2.5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流程45-52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52-98
- 3.1 miR390对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影响分析52-58
- 3.2 AG07对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影响分析58-61
- 3.3 DRB4对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影响分析61-64
- 3.4 SGS3对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影响分析64-67
- 3.5 截短型TAS3a可以有效干扰目标基因的表达67-74
- 3.6 TAS3a-miR390a两融合基因的功能分析74-80
- 3.7 TAS3a-miR390a融合基因对单基因和多基因的干扰应用80-86
- 3.8 TAS3a两个miR390靶位点之间的最短间距分析86-90
- 3.9 TAS3a,TAS1c,miR390a和miR173四基因融合体可以干扰基因表达90-93
- 3.10 截短型四基因融合体可以干扰多基因93-98
- 第四章 讨论98-104
- 4.1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98
- 4.2 miR390是TAS3a超表达产生有效tasiRNAs的限制性因子98-99
- 4.3 TAS3a tasiRNAs产生区域的最短距离为产生2个21 nt tasiRNA的长度99-100
- 4.4 miR390a可以在TAS3a的内含子中进行表达100-101
- 4.5 tasiRNAs本身的序列特征对TAS3a产生有效tasiRNAs的影响101
- 4.6 TAS3a,TAS1c,miR390a和miR173四融合基因对多个靶基因有干扰效果101-104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104-106
- 附录一 Crispr/Cas9系列载体在拟南芥多基因突变体中的应用106-116
- 2.1 研究背景106
- 2.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6-107
- 2.3 实验材料107
- 2.4 实验方法107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107-114
- 2.5.1 包含Crispr-Cas9表达框的双元表达载体构建107
- 2.5.2 T1代转基因拟南芥的突变分析107-110
- 2.5.3 T2代转基因拟南芥的突变分析110-114
- 2.6 结论与讨论114-116
- 附录二 文章中所需引物序列116-122
- 参考文献122-132
- 致谢132-133
- 个人简历13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衍昶;郭t$t$;赛克;王翦;王洁;陈芙蓉;张宗平;陈忠平;;MicroRNA-181b提高U87细胞对VM-26的敏感性研究[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3年02期
2 王冬梅;洪炎国;陈雅娟;;干扰大鼠背根神经节MrgC受体mRNA的实验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3 姜兆远;任金平;刘晓梅;夏海丰;洪德志;高玮;袁媛;;稻瘟病菌胁迫下水稻miRNA的表达[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4 汪章勋;周权;孟慧敏;张军;黄勃;;金龟子绿僵菌MicroRNA在蝉蜕和蚕血淋巴诱导下的差异表达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5 Tianzhi Huang;Angel Alvarez;Bo Hu;Shi-Yuan Cheng;;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and cancer stem cells[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11期
6 Wenwen Jia;Wen Chen;Jiuhong Kang;;The Functions of MicroRNAs and Long Non-coding RNAs in Embryonic an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3年05期
7 安丽娜;董斐斐;王国坤;单冬凯;荆清;;MicroRNA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04期
8 冯楠楠;孙品;夏昭林;;凋亡相关的microRNA分子研究进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3年05期
9 陈娟娟;艾剑刚;黄世峰;曹炬;张莉萍;;HBx介导miR-221上调-ERα下调致HepG2细胞恶性增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0期
10 张世芳;魏彩虹;陆健;张小宁;周鑫磊;张淑珍;王光凯;曹家雪;赵福平;张莉;杜立新;;深度测序鉴定绵羊microRNA转录组[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蓓;A型血友病人非整合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系及其细胞疾病模型的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蒋亮;基于转基因工程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素材创新及抗性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胡伟;小麦TaASR1基因克隆及抗逆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邵耘;MicroRNA-101与环氧化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5 黄爱优;三角褐指藻miRNA筛选、作用机制及代谢流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6 佘笑梅;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Warburg效应的影响和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申晚霞;植物病毒卫星RNA干扰其辅助病毒致病性的分子机理[D];西南大学;2013年
8 党振华;阿拉善荒漠区珍稀泌盐植物长叶红砂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陈琦;慢病毒介导的FoxP2 knockdown蝙蝠模型建立与功能研究及长翼蝠小RNA转录组的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卢一鸣;基于统计建模方法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系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898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89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