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考虑碳排放的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源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03:03

  本文关键词:考虑碳排放的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源效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业 能源效率 全生命周期评价 DEA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建筑业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行业,建筑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给环境带来了大量的碳排放。因此研究我国建筑业的能源效率以及在二氧化碳排放约束下的能源环境效率,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建筑业节能降耗的现实问题,将全生命周期理论(LCA)与数据包络分析理论(DEA)相结合,以建筑业能源效率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Super Efficiency-SBM和Super Efficiency-SBM(Undesirable output)模型,计算了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层面上来看,东部地区是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CO_2排放量的最主要来源。从全生命周期阶段上来看,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CO_2排放量的主要来自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而从能源使用情况来看,原煤仍是我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低,转变能源消费结构的任务依旧严峻。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源效率静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源环境效率要低于能源经济效率。从区域层面上看,能源环境效率和能源经济效率都由东向西递减,而二氧化碳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率则是由西向东递减。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源效率动态分析的结果显示,总体上来看,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市的建筑业MI经济和MI环境均值大于1。能源经济效率Malmquist指数和能源环境效率Malmquist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但能源环境效率Malmquist指数略大于能源经济效率Malmquist指数。技术变化对Malmquist指数的贡献大于技术效率变化,这说明2004-2013年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进步。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的Malmquist指数以及二氧化碳的对能源效率Malmquist指数的影响率都由西部向东递减。本文的研究为建筑业能源效率的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并为相关部门设置差异化的建筑业节能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实现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426.92;X1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伟;周德群;;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年07期

2 徐士元;陈军;姚西龙;;研发投入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3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转型时期的中国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4 刘战伟;;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及其收敛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姜磊;刘婧;;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中国市场化与能源效率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张智祥;;英国的能源效率咨询公司[J];国际科技交流;1989年05期

7 潘国刚;贾江涛;;信息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北京市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1期

8 莫恭佑;;英国的能源效率办公室[J];国际科技交流;1990年12期

9 徐国泉;刘则渊;;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7期

10 李晓婧;荣丹萍;;简评《能源宪章条约》中有关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条款[J];今日科苑;200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物理能源效率[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叶甜;张宏武;;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比较及变化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荣斌;乔敏;;能源效率对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新春;;中国浮法玻璃行业能源效率初步调查报告[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舒;;能源效率标准的市场准入发展趋势分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娅;;中国能源效率、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史康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生命周期[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焕斌;南非将出台能源效率战略[N];科技日报;2004年

2 王英斌;英国公布能源效率战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记者陈特安;加颁发能源效率奖[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黄勇;“亚洲工业能源效率指南”发布[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楚新 编译;德国企业每年提高能源效率3%[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凌林;提高能源效率需三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罗佐县;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性思考[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崔茉邋周晓倩;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罗伯特·艾尔斯 本杰明·瓦尔;提升能源效率就是为经济引擎加油[N];中国商报;2009年

10 孟华;发达国家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值得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铮燕;考虑碳排放的我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2 王晓岭;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追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4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张清华;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时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10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奇斌(Zhu Delon);工业节能:食品、饮料和牛奶行业中新业务评估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2 巩芯仪;环境约束下的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高秀革;河北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4 谢秀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比较[D];暨南大学;2015年

5 刘昌林;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佳妮;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文雪;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潘哲;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2015年

9 孙靖;中国区域建筑业能源效率测度与评价[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10 韦文雪;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98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98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