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基于中国情境的技术创新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1 13:56

  本文选题:中国情境 + 技术创新 ; 参考:《吉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通过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吸收及再创新,多数产业的技术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也有所增强。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对外出口大幅增加。然而,核心技术的缺失依然是制约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凸显了这一弊端,使得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方式获得的后发优势逐渐被削弱,并因此给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这一时期以技术发展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为特征,产业/企业面临着重要选择。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业未来的成长路径与生存状况。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是延续低成本、基于模仿的竞争战略还是加强自主创新成为创新领导者的战略困境。较弱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得我国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中国政府在转型期的巨额科技经费投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企业也应该思考如何进行研发决策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实现赶超。随着近期全球对于能源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关注,我国也亟需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大对清洁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以降低能源安全隐患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有研究意识到了转向新兴技术进而实现技术轨道的跃迁对于国家、产业及企业技术赶超的重要作用,也指出了影响后发者技术赶超的因素较多,且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推动或制约着赶超实践。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对于这些因素影响技术轨道跃迁的较全面、较系统的梳理。因此,本研究将对技术轨道跃迁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导致跃迁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希望能够为我国创新实践提供借鉴。本研究在中国技术创新现实情境下,剖析多层视角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技术轨道跃迁与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技术轨道跃迁的关键因素,并揭示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多层视角包括创新根本性与创新开放度,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包括组织学习能力、网络关系强度及环境关注,技术轨道跃迁分为创造性积累式轨道跃迁与创造性破坏式轨道跃迁两种方式。创新根本性描述的是企业研发活动中的技术新颖程度,即研发行为是基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还是脱离现有知识基础,探索全新领域。创新开放度描述的是企业在研发或商业活动中利用外部资源的程度,包括资源获取或输出的广度与深度。组织学习能力是指能够促进组织学习过程或使得组织能够学习的组织的与管理的特征或要素。网络关系强度是指不同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强弱程度。环境关注被视为对自身行为或其他人的行为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的评估或一种态度,可以指直接决定意图的一种特定态度,也可以指一种普遍态度或价值导向,包括政府环境关注与企业环境关注。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描述的是在企业现有知识库之外搜索新的能力与技术来对现有能力与技术进行补充与扩展,以实现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的过程。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描述的是通过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替代来实现一种完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的过程。本研究在对创新根本性、创新开放度、组织学习能力、网络关系强度、环境关注、创造性积累式轨道跃迁与创造性破坏式轨道跃迁等变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技术创新影响技术轨道跃迁及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揭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并提出相关假设。随后,本文结合国内外成熟的度量指标,设计出量表来测量上述变量,并应用调查问卷来获取调研数据。然后,本研究应用SPSS19.0和LISREL 8.70来处理并分析数据,以检验相关假设,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讨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20条假设中有15条通过,5条未通过。最后,本研究依据实证检验结果,结合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实践进行讨论,并提出研究的管理启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⑴创新根本性、创新开放度、组织学习能力、政府环境关注对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与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网络关系强度对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与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均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企业环境关注对创造性积累式与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均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⑵创新开放度、组织学习能力、网络关系强度、政府环境关注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创新根本性、企业环境关注对创新绩效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中,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⑶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⑷创新根本性不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也不能够通过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但能够通过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创新开放度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也能够通过创造性破坏式轨道跃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但不能够通过创造性积累式轨道跃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政府的环境关注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也能够通过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但不能够通过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企业环境关注不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也不能够通过创造性积累式技术轨道跃迁或创造性破坏式技术轨道跃迁的中介作用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影响。本研究创新点主要有如下三点:⑴本研究将技术轨道跃迁分为创造性积累式轨道跃迁与创造性破坏式轨道跃迁两种类型,并分别探究影响这两种轨道跃迁方式的因素,以及这两种轨道跃迁方式对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⑵本研究分别从多层视角与创新生态系统两个不同视角探究了技术创新对两种技术轨道跃迁方式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技术轨道跃迁的关键因素。而且,在创新生态系统下,将环境关注分为政府环境关注与企业环境关注两个不同层面,探讨其对技术轨道跃迁的不同影响。⑶本研究将双重视角下的技术创新、两种不同的技术轨道跃迁方式及创新绩效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探究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探讨了技术轨道跃迁在技术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Abstract]: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 our country ,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 absorption and re - innovation from the develope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 the technical level of most industries has been improved rapidly , and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has been enhanced . The rich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lower labor cost make our country a manufacturing plant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track , and points out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track , and also points out how to make the technological track transition to the state ,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variable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bility , network relation intensity , environmental concern , creative accumulation type orbit transition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 type track transition , the paper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track transi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wo kinds of technology track transition modes from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multi - layer visual angle and innovation ecosystem , and finds out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transition of technology track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


本文编号:2115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115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