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黄土高原农业结构变迁与农业系统战略构想

发布时间:2017-03-19 13:03

  本文关键词:黄土高原农业结构变迁与农业系统战略构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黄土高原地处我国森林—草原过渡带,曾经生态环境优良,土壤肥沃,很适于农业生产的开展。但由于历史时期持续的人为破坏,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生态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农民收入低下,三农问题突出。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具有发育多种农业结构的可能,同时也是验证不同农业结构生态与生产功能的天然试验区。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草地畜牧业与农耕这两种黄土高原主要的农业结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全过程,并研究基于农业结构改良的农业系统发展规划。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的自然生境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衍生的农业生态系统也具有明显的草地农业特征。通过考古与历史资料可见,该区农业起源顺序是草地畜牧业率先萌发,农耕随后出现。(2)草地畜牧业与农耕这两种农业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互为更替,成为黄土高原农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内容。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是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历史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与西汉时期、明清以来的时期是农耕起源、发展、壮大的历史时期;隋唐时期是黄土高原少有的农牧结合或间农间牧的历史时期。(3)农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因是文化影响。不同农业结构的嬗变体现在作物、家畜种类,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并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4)通过基于历史资料的黄土高原农业系统分析可知,在施行草地畜牧业的历史阶段,植被状况、农业灾害、水土流失量等生态环境指标要明显好于施行农耕的历史阶段。现代相关科学试验也表明草地农业相对于农耕具有更为显著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增益效果。结合两方面的结论,草地农业应作为目前黄土高原主要的农业结构。(5)从CSCS划分的黄土高原植被类型,提出了基于草地农业结构的黄土高原农业系统战略构想。共分为复合农业系统区、栽培草地农业区和放牧草地农业区三个战略发展区。复合农业系统区应农林牧结合,主要发展粮食生产与林业生产,并要注重草田轮作与林草结合;栽培草地农业区以建植栽培草地,发展成现代畜牧业基地为主;放牧草地农业区则应保护原生草原,适度放牧利用为主。
【关键词】:黄土高原 农业结构 草地畜牧业 农耕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9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9-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5-17
  • 四、本文创新点17-19
  • 第一章 研究区概述19-31
  • 第一节 地域范围19-20
  • 第二节 自然环境20-31
  • 一、黄土形成及特征20-21
  • 二、地貌21
  • 三、气候21-22
  • 四、动植物22-31
  • 第二章 史前时期的人类活动与农业起源31-42
  • 第一节 史前人类活动遗迹31-33
  • 第二节 畜牧农业的起源33-35
  • 第三节 种植业的起源35-39
  • 一、黄河中游的种植业35-38
  • 二、黄河上游的种植业38-39
  • 第四节 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分异与联系39-42
  • 第三章 历史时期的农业发展42-60
  • 第一节 夏、商、西周时期42-45
  •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45-47
  • 第三节 秦、西汉时期47-50
  • 第四节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50-52
  • 第五节 隋唐时期52-55
  • 第六节 宋元时期55-56
  • 第七节 明清以来时期56-60
  • 第四章 农业结构变迁、效应与分析60-71
  •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变迁60-62
  • 一、原生旱作作物为主时期60
  • 二、引入粮食作物结合旱作作物时期60-61
  • 三、高产粮食作物为主时期61-62
  • 第二节 畜牧业结构变迁62-64
  • 一、草食家畜为主时期62
  • 二、耗粮家畜为主时期62-64
  • 第三节 林业结构变迁64-65
  • 第四节 基于史料的农业结构效应分析65-69
  • 一、农业结构与植被状况相关性分析65-66
  • 二、农业结构与农业灾害相关性分析66-67
  • 三、农业结构与水土流失相关性分析67-69
  • 第五节 农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69-71
  • 第五章 土地利用方式及效益71-76
  • 第一节 丘陵山区放牧为主时期72-73
  • 第二节 全面垦殖时期73-74
  • 第三节 建国后的极致垦殖时期74-76
  • 第六章 农业系统评价与优化展望76-96
  • 第一节 农业系统发展有利因素分析76-83
  • 一、自然环境76
  • 二、劳动力因素76-77
  • 三、复合农业77-78
  • 四、农业技术78-82
  • 五、人文环境82-83
  • 第二节 农业系统发展制约因素分析83-87
  • 一、人地矛盾突出83-84
  • 二、水土流失严重84-85
  • 三、农业灾害频发85-86
  • 四、水热资源未能充分利用86
  • 五、农业效益较差86-87
  • 第三节 未来农业发展思路87-89
  • 第四节 草地农业建设构想89-96
  • 一、草地农业在黄土高原的比较优势89-92
  • 二、草地农业发展战略规划92-96
  • 结论与展望96-99
  • 主要结论96-97
  • 不足与展望97-99
  • 参考文献99-107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07-108
  • 致谢108-109

  本文关键词:黄土高原农业结构变迁与农业系统战略构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5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